返回分卷阅读119  女帝,从招聘诸葛亮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不过是从左手倒到右手,说不定经过这一道官府的手,洗得更加干净,最后落到他手里的还能更多些。想到近来朝野都在传颂松阳县出了几员能征善战的猛将,大皇子不禁抚掌大笑——好啊,好啊,原来都是他的囊中之物!

    说起这姜远山,原本不过是个不入流的商贾,连大皇子府的门槛都摸不着。也是机缘巧合,去年朝廷遴选皇商时,这厮不知使了多少银钱开路,竟搭上了他的门路。

    自那以后,姜远山就像块狗皮膏药似的黏了上来,今日送奇珍,明日献异宝,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

    此刻,姜远山正佝偻着身子在大皇子的书房里,满脸堆笑地奉上一对西域来的胡姬。这两个美人肤若凝脂,眼似秋水,腰间缀着的金铃随着莲步轻移叮当作响。

    “殿下,这是小民特意从敦煌寻来的,据说还是贵族后裔呢......”姜远山搓着手,眼睛眯成了一条缝。

    大皇子漫不经心地扫了一眼,心思却全在另一件事上。派去松阳县的暗探早就回报说密信已送到姜戈手中,可这都过去那么久了,那边竟杳无音信。姜戈既没有按约定将黑风寨的财物暗中转运,也没有任何其他表示,简直像是石沉大海。

    难不成想私吞?

    “姜掌柜,”大皇子突然冷笑一声,手指轻轻敲打着案几,“你那个儿子,莫不是翅膀硬了?”

    姜远山闻言,腰弯得更低了,低垂着头,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此刻全天下只有他一个人知晓这个要命的秘密——他那个在松阳县当县令的“儿子”姜戈,实际上是个女儿身。

    虽然已经投靠了大皇子,但这个秘密现在绝对不能

    吐露半分。

    时机未到啊......

    他弓着腰,脸上的褶子里堆满谄媚的笑容:“大皇子您消消气。若是那小子当真不知天高地厚,我明日亲自去松阳县走一趟,保管叫他服服帖帖的。”

    其实去松阳县这个念头,在姜远山心里已经盘桓多时。

    当年把姜戈赶出家门时做得太过绝情,现在想来确实令人心寒。那丫头心里憋着气也是人之常情。不过到底是血脉相连,只要当面把话说开,把利害关系讲明白,她总会想通的——毕竟一笔写不出两个姜字。

    想到这里,姜远山浑浊的眼珠里闪过一丝精光。

    女扮男装本就是欺君之罪,要掉脑袋的。

    等将来大皇子登基,他打算求个恩典,让姜戈恢复女儿身嫁人。人选他都物色好了——大皇子身边的徐幕僚就很合适。虽说年纪大了些,膝下还有几个孩子,但若是能把姜戈许配过去,对儿子耀祖未来的仕途必定大有裨益。

    大皇子漫不经心地摩挲着手中的玉扳指,斜睨着眼前这个点头哈腰的老商人。既然是他自己要跑这一趟,倒也无妨。

    “准了。”大皇子懒洋洋地吐出两个字,转头把玩起案上那对胡姬献上的金铃铛。清脆的铃声在书房里回荡,掩盖了姜远山如释重负的呼气声。

    退出书房时,姜远山擦了擦额头的冷汗。他望着宫墙上方的四角天空,突然想起多年前那个雨夜,接生婆抱着刚出生的姜戈时他失望的眼神。当时念着和夫人的感情,他咬牙做出了那个决定。 W?a?n?g?址?f?a?b?u?页?ì??????????n?????????5????????

    如今想来,这个女儿倒成了他手中最重要的一枚棋子。

    “备轿,回府。”他对候在宫门外的小厮吩咐道。

    跟了大皇子,虽在大皇子面前低声下气了些。可在这京城内,没人不敬他三分。

    姜远山坐在四抬大轿中,随着轿夫稳健的步伐微微摇晃。他半阖着眼皮,布满皱纹的脸上写满疲惫。这些日子既要打理自家生意,又要替大皇子暗中筹措银两,还得应付各路官员的刁难,着实让他这把老骨头吃不消。

    轿帘外传来熟悉的市井喧闹声,他知道这是快到姜府了。想到即将见到的心头肉,他强打起精神,整了整衣冠。

    “老爷回府——”

    随着门房一声吆喝,轿子稳稳落在姜府大门前。姜远山刚掀开轿帘,一个穿着锦缎褂子的身影就像只花蝴蝶般扑了过来。

    ? 如?您?访?问?的?网?阯?f?a?布?y?e?不?是?ì?????????n?????????5?????????则?为????寨?站?点

    “爹爹!”六岁的姜耀祖仰着粉雕玉琢的小脸,黑葡萄似的大眼睛里盛满欢喜,“您可算回来了!孩儿背会了《三字经》,就等着背给您听呢!”

    姜远山顿时眉开眼笑,弯下腰一把将儿子抱起来:“哎哟,我的小祖宗,让爹爹好好瞧瞧。”他在儿子白嫩的脸蛋上亲了一口,闻到一股甜甜的奶香味,“这几日可有好好吃饭?”

    “吃了吃了!”姜耀祖搂着父亲的脖子撒娇,“娘亲天天给我炖燕窝粥,我都吃腻了!”

    正说着,一阵香风袭来。姜远山的夫人柳氏扭着水蛇腰迎上来,葱白似的玉手接过老爷的披风:“老爷辛苦了,妾身备了参汤,就等着您回来呢。”

    这柳氏年方二十三,生得杏眼桃腮,是姜远山当年花重金从扬州买来的。她最会伺候人,此刻正用那双柔若无骨的手为姜远山揉着肩膀。

    “还是我的娇娇贴心。”姜远山捏了捏柳氏的柔荑,转头对儿子说,“走,咱们去书房,让爹爹听听耀祖背得如何。”

    一家三口其乐融融地往后院走去。夕阳将三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姜耀祖蹦蹦跳跳地走在中间,一手牵着父亲,一手拉着娘,嘴里已经开始奶声奶气地背诵:“人之初,性本善...”

    柳氏在一旁掩嘴轻笑:“小少爷背得真好,将来定能考取功名,光宗耀祖呢!“

    姜远山听得心花怒放,摸着儿子的脑袋说:“那是自然!我儿天资聪颖,将来必定金榜题名,给咱们姜家挣个诰命回来!”

    要不是有这个天资聪颖的儿子,他也不会想尽办法巴结大皇子。

    走进书房,柳氏亲自伺候父子二人净手,又端来参汤。姜远山一边喝着参汤,一边听儿子背书,时不时出题考校。看着儿子对答如流的样子,他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了。

    “老爷,听说您准备去松阳县?”柳氏突然轻声问道。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