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分卷阅读113  女帝,从招聘诸葛亮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这松阳县,怕不是要变成跨朝代皇家幼儿园了。

    那丞相岂不是成了幼师?

    姜戈侧身看向诸葛亮,羽扇纶巾的丞相正含笑望着三个小娃娃,目光温和得如同三月的春风:“丞相,您看这......”

    还是要问过丞相的意见,看丞相愿不愿意。

    诸葛亮轻摇羽扇,从容道:“殿下们都很懂事,不怎么费心力,不碍事的。”他眼角含笑地看了眼奶娃娃们。

    这话说得实在。

    毕竟教过刘禅那样令人操碎心的学生,如今遇到小刘据这般天资聪颖又勤勉好学的孩子,简直如同老农遇上了沃土,教书先生捡到了神童。更别说李承乾小小年纪便显露出过人的悟性,连最贪嘴的李泰在学问上也从不马虎。

    “哼。”

    一声清冷的嗤笑从窗边传来。周瑜一袭白衣斜倚窗棂,凤眸中带着几分戏谑:“莫不是年岁已高无力处理公务,只好带几个奶娃娃消遣?”

    诸葛亮执羽扇的手微微一顿,抬眼时眸中含笑:“公瑾此言,倒让亮想起当年在江东...”他故意拖长了声调,“似乎有人连自家主公的幼弟都照看不好呢。”

    周瑜的心猛地一颤。当年孙翊遇刺之事,始终是他心中隐痛。

    此事实乃周瑜毕生遗憾。

    小刘据敏锐地察觉到气氛不对,抱着竹简悄悄往诸葛亮身边挪了挪。李承乾则睁大了眼睛,目光在两位当世奇才之间来回转动。

    “咳咳。”姜戈适时轻咳一声,“二位...”

    “姜县令不必忧心。”诸葛亮从容不迫地抱起扑过来的李泰,“公瑾不过是嫉妒亮的学生更乖巧些。”他捏了捏小胖墩的脸蛋,“毕竟某些人教的学生...”

    周瑜俊美的脸上闪过一丝恼意。他当然知道诸葛亮在暗指孙权年少时的顽劣,真是的,诸葛亮老了老了还是如此牙尖嘴利。

    这话直接把周瑜堵了半晌。

    就在周瑜与诸葛亮言语交锋之际,郑和早已伏案疾书,将后世历史一一誊录。待二人唇枪舌战稍歇,他默默起身,将几页墨迹未干的纸张递到诸葛亮面前。

    “丞相,”郑和低声道,“这是你要的史料已整理妥当。”

    诸葛亮接过纸张,羽扇轻摇间目光已扫过字句。起初神色如常,待看到司马氏篡魏、晋统天下之时,执扇的手忽地一滞。

    “竟至于此......”

    他声音极轻,却让满室骤然安静。周瑜的动作戛然而止,秦叔宝的手顿了顿,连三个小娃娃都察觉异样,仰头望着突然沉默的丞相。

    纸页在诸葛亮指尖微微颤动。他看到自己呕心沥血北伐的成果——那个三兴汉室的梦想,终究湮灭在司马懿祖孙三代人的野心里。他看到自己亲手培养的姜维"九伐中原",最终与钟会同死于乱军;看到成都城头竖起降旗时,后主刘禅那声‘此间乐,不思蜀’......

    “好一个司马仲达。”

    诸葛亮忽然轻笑,眼中却无半分温度。羽扇唰地合拢,点在高平陵之变那行字上:“亮早知此人有狼顾之相,却不想...”他仰头望去,“竟真让他得了天下。”

    -----------------------

    作者有话说:诸葛亮:和我斗嘴你是必输无一败涂!

    第64章 五胡乱华

    诸葛亮的手指微微发颤,泛黄的纸页在他指尖簌簌作响。吏房内骤然安静,连三个小娃娃都屏住了呼

    吸。

    “司马昭...当街弑君?”

    这声轻语如同惊雷炸响。尉迟敬德和秦叔宝相互看了几眼,这历史果然还是瞒不住的,三个孩子睁大了眼睛,小刘据不自觉地往诸葛亮腿边靠了靠。

    纸页上的墨字仿佛在跳动。诸葛亮看到那个年仅二十岁的魏帝曹髦,披甲执剑,率领数百僮仆冲向司马府邸。少年天子的怒吼似乎穿透纸背:“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而后是成济的长矛,寒光一闪。

    矛尖穿透锦袍的声音仿佛在耳边响起,诸葛亮眼前浮现出洛阳御道上那滩刺目的鲜血,年轻帝王的尸体像破布般被拖行,在青石板上划出长长的血痕。

    “泰始元年,司马炎篡魏自立...”

    诸葛亮看到那个在酒池肉林间醉生梦死的晋武帝,看到他用沉香木铺就的御道,看到他为选妃而禁天下婚嫁的荒唐诏令。羊车望幸的軲辘声里,是西北羌胡的铁骑正在集结。

    “太康之治?”诸葛亮突然冷笑出声,羽扇"啪"地合拢,“好一个太康之治!”

    他读到那个"何不食肉糜"的晋惠帝司马衷,读到贾南风秽乱宫闱的丑闻,,读到石崇与王恺斗富时打碎的珊瑚树——那些碎片仿佛扎进了诸葛亮的眼底。而此刻,北方的并州大旱,易子而食的惨剧正在上演。

    皇帝不爱惜名声,也不爱惜百姓,得了天下却不治天下,迟早天下大乱。

    八王之乱...

    纸页上的墨迹突然变得猩红。诸葛亮仿佛看到司马家的王爷们驱使胡骑在中原大地厮杀,看到成都王司马颖将长沙王司马乂活活烤死,看到东海王司马越带着晋惠帝的亲征变成一场闹剧。最讽刺的是,最终结束这场内乱的,竟是匈奴人刘渊的弯刀。

    真是可笑。

    “永嘉五年,汉赵大军攻破洛阳...”

    诸葛亮的手突然剧烈颤抖起来。他看到匈奴骑兵在太学遗址上纵马,看到那些承载着圣贤教诲的竹简被投入火中,看到王公大臣们的头颅被挂在洛阳十二城门上。最令他肝胆俱裂的,是那个被俘虏的晋怀帝司马炽——这位西晋的第三位皇帝,最终在平阳被刘聪当做斟酒的奴仆。

    何等的耻辱。

    “建兴四年,长安陷落...”

   &nbs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