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第一章  金钿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金钿娇》 1、第一章(第1/2页)

    过了立春,日头亮得便早些了,只是天气还有些凉,兰君怕冷,穿上了夹衫。

    这夹衫用得上好的料子,内里是细细的棉,外头用嫩黄的缎子包着两层,衣角处用天蚕丝绣了柳叶和蜻蜓,丝线绵密,看不出一点针脚破绽,一走动起来,更显得栩栩如生。

    这是二妹妹从宫里送来的,去年腊八节的时候,知道她畏寒,特意送了新制的袄子和上好的皮料来。

    二妹妹,唉,想到二妹妹海棠,兰君不由得叹了口气。

    二妹妹那样的性子,在宫里只怕也是日夜煎熬,如今谁不知道帝后交恶,颐妃独宠,她即便有心襄助,也是无能为力。

    知道那长信宫不是好去处,颐妃和皇帝年少相识,是皇帝迎娶的第一个妃子,她温文尔雅,知书达理,极得皇帝宠爱,又是宣平侯府长女,门楣光耀。

    虽为贵族出身,待人却向来亲和,宫内宫外无不交口称赞,身为宫妃,又一贯勤俭朴素,很得平民出身的章太后赏识。

    她的贤名如雷贯耳,在宫中地位稳固,与皇帝感情深厚,据说原是定她为皇后的,章太后也十分满意。

    谁料后来因为前朝波折,这皇后改从她宇文家选了,颐妃自知前朝后宫息息相关,不忍让皇帝太后为难,自请为妃,让出皇后之位,这番深明大义,让人如何不感念。

    皇后,这长信宫的凤位轮到她宇文家的女儿坐了。

    看似母仪天下,贵不可及,实则是个深坑。

    她是家中长女,这坑本该她去填,可是爹爹不舍得,推了二妹妹进火坑,而她被许配给了定国公府的世子徐威,提前预订好了国公夫人的位置。

    徐威与她年岁相仿,也算相貌堂堂,青年才俊,又是承袭爵位的世子,这门婚事算来她并不吃亏,徐家三朝元老,一向中立,就算门阀党争,这把火也烧不到徐家身上,待她将来嫁过去,再生个一子半女,安然度过此生便算圆满。

    想到这里,宇文兰君又是一声叹息,她与二妹妹自小感情深厚,二妹妹那个歇斯底里的性子,她是一万个放不下心。

    去年六月帝后大婚,至今不过九个月,听闻帝后已经到了你不见我,我不见你的地步了。

    大婚之日二人便发生争执,皇帝撇下中宫与颐妃共度一夜,又传新后善妒,屡屡为难颐妃,奢靡无度,不服太后管教,顶撞皇帝,摔碗砸向御前近侍。

    种种罪名加身,不知废后之日何时。

    颐妃聪慧,二妹妹海棠也并非傻子,不知她为何要四处树敌,也许实在是心中怨气难消吧。

    兰君之前去过宫里几次,海棠对她并无怨言,只一味埋怨父亲,恨父亲拿她一生幸福做筹码。

    谁说不是呢,女儿家,都是一样的命运,零落成泥碾作尘,即便出身宇文氏,也不例外。

    *

    周王朝传世三百年,如今正值诸侯割据,皇权动乱之际。

    当朝皇帝年号开平,十岁登基,迄今已十四年。

    皇帝少时为君,先帝命章太后与辅政四臣教育辅佐,宇文家位列其首,兰君的父亲宇文宏都历经两朝,兼太子太师、大相国之职,权倾朝野,门生遍地。

    曾经皇帝还是颇为尊重这位相国兼帝师的,只是年岁渐长,孩童变青年,如何能再事事听从?

    章太后平民出身,走到今天,亦不是简单人物,母子俩齐心合力,力求肃清朝野,重揽皇权。

    确实在这些年的努力之下,从前的辅政四臣,河西侯靳弘已经病故,现由其子靳桓继承其河西侯之位,靳桓此人颇有能力,刚刚被加封为大司马,但靳家势力已离开京都,靳桓驻守河西地界,常居陵邑,甚少回京。

    江东侯王历也病死数年,现由其子王璟继承,书生一个,也是常居建安,不在京都。

    大将军彭亭早已年迈体弱,不堪征战,只顾着安享晚年了。

    唯有宇文家,仍然势力庞大,宇文宏都位至相国,门生众多,其子宇文靖霆拜车骑将军,战功赫赫。

    只是这几年皇帝与宇文家生了嫌隙,多有不满、不信之意,转而宠信起身边的后起之秀,尚书令卜瀚文等人。

    那卜瀚文统领枢密院一众文官,舌灿莲花跪舔皇帝和章太后,深得皇帝宠信,从通政院参议一路加封至尚书令。

    宇文宏都本已无意朝廷党争,他明白皇帝人大了,心也大了,既然管不住,自己又无谋权篡位之心,何必与之争锋相对,可这卜瀚文偏要出个馊主意把他们宇文家拉下水。

    去年巴蜀两次动乱,皇帝有意收拢兵权,下令各地诸侯拥兵不得过三千,屯兵超数者,三月之内需尽数遣散。

    这一下子事可大了,不许地方拥兵,那从此各地诸侯便任由朝廷宰割了,今年收你税三成,明年收你税五成,你胆敢不从?

    兵器和人马在人家手里,只能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况且这兵权一旦丢了,便是再也拣不回来了,各地诸侯早已当土皇帝当惯了,岂能愿意,今日你收我兵权,明日你再收我地盘,后日连这侯爷也不让我当了,我该怎么办?

    诸侯们纷纷不满,屡生事端,皇帝文治武镇,远安近攘,忙得焦头烂额,对于地少人稀的郡县,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劝服了不少归顺朝廷,对于势力庞大的郡县,皇帝势必要挑几个枪打出头鸟。

    这平乱自然需要人选,宇文靖霆是不二人选,前朝也是议论纷纷,褒贬不一,皇帝终究太心急了,这次地方动乱闹得京都心也乱,赞成者少反对者多,皇帝发了几次怒,深感独木难支,还是需要一颗大树来平定人心。

    思来想去,宇文宏都,这位两朝元老,托孤重臣,大相国,他曾经的帝师,实乃最佳人选。

    可是这几年与宇文家离心,闹得十分不愉快,这时候如何能让他们向着自己呢?这个向着,得是真心向着,不能表面向着。

    若是表面臣服,背后再给你来一刀,这不是更完蛋了吗!

    皇帝正在发愁,卜瀚文便送上馊主意一计。

   &nb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