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00-210  帝妻[重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跪在蒲团上局促不安的小姑娘。

    二人对望,燕姒见她沉默不语片刻,心里已火急火燎,她定是有话没说尽的。

    不出燕姒所料,片刻过后,杨昭整了整铺垫坠下的广袖,再次对她开了口。

    杨昭说:“小丫头,若是本宫没记错的话,你没回椋都之前,是被荀家小娘子,养在响水郡的吧。”

    燕姒目光闪烁不定:“母妃没记错。”

    杨昭便道:“从鹭州响水郡回到椋都,你可曾横渡陵江?”

    燕姒对答道:“逆流北上,从庆州渤淮府码头登岸,再往南入椋都。”

    这婆媳两个难得说上如此多的话,燕姒早已把拘谨忘在九霄云外,迫切的目光追寻着杨昭后话。

    杨昭动唇,逐步推敲下去,声音轻柔缓慢传开。

    “唐国开国女帝是一位经世之才,她治下民生和乐,但她主张固守领地,量力而为之,所以在更早的时候,唐国领土并不同如今这般广阔。主张东征西讨的,是后来几代君王,直到前朝先帝年轻时期最盛,阿绮的爷爷为何被后世称为武皇帝,皆因其终身征战,一寸一尺,将唐国领土扩至最大,有了空前盛景,成为当世泱泱大国之一。”

    尽管燕姒心急如焚,在杨昭讲述唐国历史时,仍旧按捺住性子,摒心静气乖顺听着。

    因为她有一种怪异的预感,她觉着,杨昭接下来的话,是道清这前因后果的重中之重。

    杨昭静默少顷,往下道:“前朝先帝所执政的崇武年间,鼎盛之时百国朝拜,比邻小国纷纷投诚,直到他的晚年,跟随他左右那些昔日猛将,逐渐身先士卒命归尘土,首先举族尽亡的便是我杨门,接下来流民战火不断,辽东大漠各部崛起,鸿儒大家荀万森站了出来辅佐君王,一手培养起于家,又靠智谋收服征西侯陈九轲和远北侯杜平沙,这才逐渐稳定朝野内外。”

    年深月久,日积月累,这一代又一代,延展到今时今日,饱经风霜,端的是来之不易。

    燕姒来不及感慨,杨昭已又接着同她絮叨起来。

    “再之后,前朝先帝就犯了蠢……”

    “这……”燕姒刚才正准备充裕的感慨,在杨昭毫不留情的大不敬言论中飞灰湮灭。

    杨昭乜眼说:“有何好大惊小怪的,他老了,上了年纪犯糊涂,不足为奇。奚国你知晓吧?南地小国,盛行蛊、医两道,那时候还是个弹丸之地,前朝先帝几次想要他们俯首称臣,都被他们君王给回绝,就因他们那里出了个会练什么长生不老药的奇女子,如此鬼扯之事,前朝先帝他老人家,竟然信了,不仅不再兵指南地,还对奚国使者礼待有加,敬畏得很。总而言之,后来外戚之势渐成,他死在阴谋里。若不是听信谗言,岂会受周氏诓哄乱吃什么灵丹妙药,老来糊涂,丢下这么大一个烂摊子,最后留给唐兴收拾……”

    听昭太妃越说越不敬,燕姒忍不住侧首往外瞄了瞄,就怕有走动的人给听了去。

    杨昭对此不以为意,她道:“别瞧了,船行湖上,孤舟无依,此刻尚早。接着方才的说,本宫说到哪儿了?”

    燕姒畏畏缩缩:“说到前朝先帝晚年死在阴谋之中……”

    “哦对。”杨昭道:“到了成兴帝这一代,枕戈待旦应对的不再是来敌,毕竟有了各方诸侯,还有你爷爷这位活阎罗,手握虎符,能号令天下六十万兵马,大柱国在都中一日,皇室稳坐高台,你来说,于家长房长子,叱咤风云大半生的忠义侯活阎罗,能走出椋都么?”

    燕姒目中一片清明:“走不出。”

    杨昭道:“但是打江山守住国土的能人志士都老了,前朝先帝皇陵草长数尺之高,荀大家满门抄斩,于延霆卸甲空握兵权,杜平沙被远北风沙磨平棱角,陈九轲成了一介马夫混吃度日,本宫的夫君这碌碌大半生,全用去应对外戚之祸了,再到眼下九五之尊,朝堂之上,不管是唐峻这个毛头小子,还是当朝文臣武将,你瞧着,有几个是爱惜唐国领土的?”

    燕姒点头称是:“臣媳愚钝。”

    杨昭直白道:“景国又打过来了,可是那又如何?椋都富贵蒙蔽人心,酒坛子里泡大的勋贵高官,早失血性,他们最看重的,无外乎眼前利益。本宫这般抽丝剥茧,你可听得明白?”

    这一朝一代论过来,燕姒已窥见风云几变,思绪也逐渐清晰。

    她张口哑然,竟不知该说点什么。

    杨昭一甩流云袖,叹道:“时至今日,哪怕阿绮赶在唐峻之前截住此船,若唐峻吃了秤砣铁了心,弃了阿绮,亦可退守陵江以北,将鹭州七郡割让于景国,达成止戈合谈,这是最坏的结果。”

    燕姒瞪大双目:“他不怕受千古骂名么?!”

    “骂名?”杨昭干笑几声后,道:“成者为王败者寇,好听的名声或不好听的名声,皆是活下来那个手握大权的人才能决定的,否则你以为,前朝先帝在史书中,为何只有英明神武没有老糊涂?”

    燕姒彻底失声了。

    她在杨昭面前,显得是那么地稚嫩又笨拙。

    烛火燃过了一大半,光芒变得薄弱不堪,杨昭的视线顺着光透过来,眸中带着些许温和。

    “说了这么多,你可还记得,方才本宫已同你讲起先帝毕生所愿?”

    燕姒答:“臣媳记得。”

    杨昭起了身,负手走近两步,垂眸看着燕姒的眼睛:“那么,你可知,阿绮所愿?”

    话及此处,燕姒心中思绪急速翻滚如浪。

    她怎么能够不知呢?

    第206章 所思

    ◎“儿女情长,英雄气短。”◎

    在很早以前,燕姒还没嫁给唐绮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了唐绮所愿。

    彼时,唐绮还是二公主,而非什么安顺长公主。

    燕姒初回椋都,认祖归宗后,于红英给出的第一道考题,是让燕姒去找到孔太保,想办法为前太子翻案脱罪,为荀家沉冤昭雪。

    在国子监破庙中那为数不多的几个夜晚,燕姒便看到唐绮身上的坚毅和眼底的壮志。

   &nbs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