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50-160  帝妻[重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帝妻[重生]》 150-160(第1/15页)

    第151章 竹哨

    ◎“像是暴雨。”◎

    自长巷一事过去第三日,朝中言官弹劾御林军的折子一道接一道,就没有消停过。

    成兴帝靠在榻上养神,曹大德给他念折子内容,念到后边,忽然卡了壳。

    “不识字了?”成兴帝睁眼问道。

    曹大德面色作难,硬着头皮说:“这道是大殿下递来的,瞧他的意思,是要陛下严办御林军。”

    成兴帝点点头,让曹大德把唐峻写的折子逐字逐句念了整整三遍,而后道:“马上便是做储君的人了,折子写得还算有所长进,顺他的意思吧,让大理寺给当日当值的御林军大小官员论过量罪。”

    勤政殿里没有放冰盆,怕成兴帝受凉咳疾加重,曹大德出了许多汗,拿巾帕擦了额头和手,才要去握笔。

    成兴帝在这空档里又想许多,见他要动笔,叫住他说:“等等,这事儿不给大理寺办,给刑部。”

    曹大德听得手一抖,笔尖的墨汁滴脏了展开的折子。

    “陛下恕罪。”

    成兴帝问:“你慌什么?”

    曹大德答说:“交给刑部量罪,只怕二殿下提拔起来的人,就都赔进去了。二公主她也曾……”

    “哈哈。”成兴帝心情颇好,笑了两声后,斜眼看向这胖子,“你这么大个脑袋,里头装的是豆腐渣吗?朕要的就是她的臂膀朝外伸展,批吧。”

    曹大德笑得贼,夸说:“陛下对二公主用心良苦。”

    成兴帝朝他招招手,胖太监就凑近听吩咐,成兴帝等他的脸伸过来了,抬手掐起他脸颊肉,说:“给你能的。”

    曹大德没有喊痛,马屁拍得响亮。

    “奴婢大幸,都是得陛下教诲!”

    成兴帝收了手,指着御案上的折子示意他批红,兀自说道:“你这个人,也就是嘴甜和衷心还算优点。”

    曹大德专心批红,成兴帝托腮盯着殿门口,过了一会儿,叹道:“曹大德,你帮朕办件事儿吧。”

    毛笔刚搁下,曹大德又凑回成兴帝跟前。

    成兴帝与他耳语一阵,他那双眼睛就使劲瞪大了。

    “陛下……这……奴婢哪能成啊这……”

    成兴帝猛然间正色,抓着他厚实肩膀,沉声道:“你跟在朕身边从个小内宦做起,都三十多年了吧,朕养你何用?”

    曹大德最怕他不高兴,一张大饼脸皱皱巴巴,期期艾艾地说:“奴婢,奴婢遵万岁爷口谕。”

    这夜。

    长盛大街,忠义侯府。

    于红英转动轮椅,在晚星之下赏庭景。

    于延霆刚沐浴更衣,半白的头发还有湿意,就坐在她旁边的木阶上,拿一根帕子搓着头。

    “阿爹想好了么?皇帝让刑部给御林军量罪,此事至多五日便要出结果,御林军统领副统领若都被吊牌子,这只椋都军可就要落他人手里头了。”

    “那又怎么着!”于延霆难得有些暴躁,“你前头几个兄弟姐妹,五个啊!”

    他空出一只手伸展五指,朝于红英气愤地比了比。

    于红英无奈叹气,道:“阿爹,柳阁老说得对。姒儿同公主大婚那阵子,您也见过徵儿,她如今已是个大姑娘了,放在辽东,就是三伯家里娇惯出来的浪子,为人正直单纯,难经得住事,还不如放到椋都里头来磨砺……”

    “放屁!”于延霆扔了帕子,腾地站起来,更加暴躁地道:“有你的兄弟姐妹被分散各地边陲英年早逝在前头,又有老夫唯一的宝贝孙女儿嫁帝姬在后头,现在怎么着!还要把你三伯家的徵儿送来给皇帝当看门狗?门儿都没有!咱们于家,已为唐国皇室尽忠尽义了!”

    外头刮起清爽凉风,于红英抬手理被吹乱的一小缕细发。她也不看于延霆,在老爷子的倔脾气里静了声。

    父女两个,一个坐在轮椅上,一个负手端立着,两相对望,一时间都沉默下来。

    南风拂面本该生出惬意,此刻却搅得两人都心绪不宁。

    片刻后,于红英转动轮椅,要回菡萏院。

    于延霆见她面色木然,就知晓她是在同自己这个当父亲的置气,当下急了,忙叫住她说:“你走个什么,再容爹想想不成吗?”

    于红英背对于延霆,勾动一边唇角。

    “晚了,姒儿差人回来传话那天,我便做主应下此事,快马加鞭,最多不出五日,三伯就该收到我的家书,安排徵儿入都。”

    于延霆脑子嗡嗡响,愣了少倾,反应过来后又是拍脑门,又是跺脚,气得不轻,但也知晓他这个女儿就是这个性子,决定下来的事儿,十匹辽东最悍的马也拉她不回。

    还能怎么着?

    次日酉时,一道密旨送往忠义侯府,要将老侯爷和于六小姐一并接入宫中见驾。

    临要出府之前,于红英叫住了锦衣卫指挥同知王路远。

    “同知大人,官家可有说是因何事宣的臣女么?”

    王路远彬彬有礼道:“六小姐太抬举在下了,锦衣卫按官家吩咐办差,官家若有交代,在下岂敢闭口不言。”

    于红英当然知晓他不会闭口不言,只是心中有所揣测,故而问问他,留心观察他的神情,以此来推断此行吉凶。

    只是可惜,她细看之下,也没瞧出任何端倪。

    王路远就像一粒油盐不进的四季豆,想要诈他,获悉内情的可能性不大。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