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80-85  文薰的民国日常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    如此,便有了宝淑和年年两个孩子在军营中生活的一段时光。

    霞章于当天傍晚醒来,医生给他看过后,说是伤势不重,休养几天便好。

    一行人总算放了心。

    郭瑞还拉着文薰小声问:“我怎么看你们和这位长官,像是认识?”

    文薰一时无言,她的眼睛飘忽着,仿佛又回到了那座许久未至的金陵城。

    如今已经是九月,中秋即将来到,栖霞山的枫叶红了吗?

    秦淮河的水至今还在流淌,她会不会记得曾经接待过一位气性涨满胸膛的年轻人?

    汉觉寺的钟声长鸣,那里的日出,又有谁见过?

    文薰仿佛听到了一阵悦耳的评弹声。

    其实,抛开莫太太和霞章之间的矛盾,文薰在莫家的生活是过得很愉快的。

    她喜欢金陵大学,喜欢那些先生,还有个性十足的学生。

    她也喜欢快言快语,泼辣简单的锦姝。

    她更喜欢为人老道,和气包容的瑞芬。

    她还喜欢豪爽直率,自有一番骨气的琼玉。

    记得那一年的中秋,霞章不得假期没有回家,中午一家人吃了团圆饭,公婆不愿叨扰她们,下午便放了她们这群儿媳自由活动。

    文薰和嫂子们打牌,打了几圈,厨房端来螃蟹,说请她们当成零嘴吃。

    那时候她才新婚,任谁见了都喜欢打趣她,更别说一个家里住着的妯娌了。

    大家亲亲热热地围坐成一圈,看下人们拆着螃蟹,不知怎么又说到霞章身上去了。

    她仍旧清楚地记得,那天瑞芬穿了一身绯色起牡丹纹的旗袍。

    “要我说,真论拆蟹的手艺,还得是咱们霞章。他的本事,便是不当先生,也是能去酒楼里做个剥蟹公混饭吃的。”

    琼玉也凑热闹似的加入进来,“那可苦了咱们文薰了。剥蟹公只有中秋节前后才有活计,寻常时候,小两口该怎么生活?”

    锦姝一甩帕子说:“自然是让朗先生拿稿费养了。”

    说罢,几人哄堂大笑。

    那个时候,正好是她的第一本译作《伯莱恩小姐》出版前后。文薰至今仍记得自己是如何脸红讨饶:“好姐姐,你们就别打趣我了。”

    “是啊,”瑞芬明明是开头的那个,偏生喊停的也是她,她还振振有词,“咱们这样打趣家里的宝贝,待会儿太太来了可不得教训咱们。”

    琼玉可不怕,又对锦姝说:“怕什么?说起来,这男人虽然不能没出息地让女人养,可天底下,也没有不许妻子养家的规矩。既然成了夫妻,那就是一家人,何必分什么你的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文薰的民国日常》 80-85(第7/14页)

    任我的义务。我想,霞章应该也不是这样肤浅的人。”

    是啊,后来刚到北平的那大半年,霞章可不就安心地在家被她“养”嘛。

    往事历历在目,让文薰生出不少感慨。不仅是记忆里螃蟹的味道在舌尖萦绕,耳边仿佛也听到了嫂子们笑谈的那些热闹。

    这些年来,文薰出版了不少译作,可或许是习惯了,不新鲜了,她再也没有当时那种整日盼着,想看看自己有多少成绩的,紧张又期待的心情了。

    她也没再被人当小孩子打趣过。

    她更是少有接到嫂子们的下落。

    如今国家破败,回想起往事,哪怕是再些微的小事,哪怕是想起和裴炳诚的冲突,文薰都能会心一笑。

    那个时候的平静日常,短时间再也难以回去了。

    人近中年,受到触动,居然还想起往事来了。文薰不愿让自己沉迷于过去,便在整理好心绪后,想法子将精力抽出来做其他的事。触目之处,都是往日难得能近距离地接触士兵。文薰思来想后,借来纸笔,采访起那些愿意开口的军士。

    当卸下武装,背靠黄土,其实大家都只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普通人。这几天里,文薰和很多人有过对话。

    “我老家是贵省的,贵省山地很多,大家没办法生存,只能种大yn。”

    当时,无事可做的宝淑和年年也蹲在文薰身边跟着旁听。当她听到这句话的最后一个词语,她下意识地皱眉,表达出反对的态度:“可那是害人的东西。”

    周围的士兵们对待孩子都很友善,因为这句话是从一个小姑娘口中说出,便不约而同笑了起来。

    还有人逗弄她,“哟,小丫头懂得还挺多,想来你也是读过书的。”

    宝淑没有跟着发笑,她绷着小脸,用严肃的态度批评道:“我可没有说笑。我婶娘给我说过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还说,洋人就是靠鸦pin轰开了我们的国门,腐蚀我们的国民,掠夺我们的财产。”

    她转过头,对着所有人说:“要想为国打仗,是绝对不能抽大yn的,而且,我们也应该长久地禁止d烟。”

    那个贵省出身的年轻人感受到她的情绪,安慰说:“你放心,咱们部队里没那种玩意儿。”

    宝淑便追问:“那能让你老家也不要种了吗?”

    年轻人对于宝淑的天真没有生气,而是反问她:“如果不种那些东西,我们靠什么生活?靠种地,耕土稀少,根本没办法维持一家人的家用。我也是因为没有钱,才来当兵的。我们连自己都活不下去了,为什么还要照顾他人的死活?”

    这句话触动了不少人,大家的脸色都变得凝重而悲伤。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