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他们一起休息一天,那就只能是周四开自己的小店了。
    卖了两□□服,她对大学生们的消费规律有了大概的了解,主要客户群还是女生,尤其是大一到大三的女生,大四女生要工作了,不可能穿着牛仔短裤和T恤去上班,如果是更正式的衣服,她们宁愿花多点钱去商场而不是街边小店买。
    而大一到大三的女生在买衣服上的预算天花板不是很高,夏季的衣服单价最好不超过五十,如果是连衣裙可能更高一点,夏季可能还买的频繁些,因为要天天换,秋冬衣服单品预算高一些,但是一季可能只买一次。最多两次。
    这样一算,还真应该搞小妹说的“饥饿营销”。
    虽然营业一周只有一天,但“营销”可以不止一天啊!
    时不时搞点促销噱头,送小礼品,做宣传,现在有了单独的隔间,当初她和小妹商量的“一次性消费满100送一次化妆体验”也可以搞起来了,还可以像贝斯塔曼书友会那样搞会员制,会员有积分,享受优惠,还可以专门定制搭配……
    嗯,先帮大姐把店开起来,再和小妹慢慢商量这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一个招娣的重生》 50-60(第6/16页)
    发完传单回到家,四个人又各自忙碌起来。
    宋诗远和余自新把店面最后清扫一遍,桌椅全擦得光可鉴人,门前几个种上花花草草的水磨石水池再调整下位置,让芭蕉叶子对着街道,营业证、健康证昨天就放在相框里挂在店堂墙上了,再调整一下角度,务必要整齐好看!
    宋秋凤和徐山平又去了趟菜市场购买原料。
    两人骑着电动三轮,这心也跟三轮似的蹦蹦蹦个不停,徐山平隔一会儿就问,“明天会不会没人来啊?”然后自问自答,“肯定不会!今天试吃的学生都说好吃!咱们用心做的吃食,不怕卖不出去!”
    一会儿他又问,“要是卖不完可怎么办?”宋秋凤答:“没事,咱有冰柜呢!”
    高汤够不够用?碗筷呢?要是提前卖完了可怎么办?去圣诞市场摆摊的时候不就闹过这一出?
    两人算是把能想到的问题都问了一遍,齐齐舒了口气,徐山平回过头,和秋凤一起笑了。
    买完菜,经过一家卖糕饼点心的店时,宋秋凤突然停住,拉拉徐山平,“你看!”
    “谁要过生日了?诗远么?”
    “唉,我让你看那个——”宋秋凤悄悄指店里做蛋糕的师傅,这家店卖的酥皮鸡蛋糕,现做现卖,玻璃橱窗后面,师傅正往一个大锅里打鸡蛋,一边打蛋一边搅拌一点不耽误,因为人家用来搅拌面粉的是机器!
    一个吊扇去掉风叶,换上一个两根铁丝捆的罩子,就像个特大号打蛋器!
    徐山平会意。
    他们搅拌食材也很用得上这东西!
    “你不是怕做的慢么?咱也搞这么个帮手!”宋秋凤把手里的肉菜塞给徐山平,走到橱窗前跟蛋糕师傅搭话。
    她打听出来了,这个搅拌机是人家自己改制的,倒是不难改,吊扇和钢丝在旧货市场都能买到。
    两人匆匆跑回家,又急冲冲去了旧货市场。本想着就买两个旧吊扇呢,结果还买了两个台扇,一台只剩下内筒的单缸洗衣机。台扇正好给宋诗远的小隔间还有徐山平的厨房改造卧室用,单缸洗衣机再配个大塑料桶,又能洗衣服,又能洗菜!
    余自新感叹,“哇,这下产能翻倍了!”
    第55章 开业大吉   充完电,人更精神了,做什么……
    周五这天四个人起了个大早, 再把各项准备检查一遍。
    正忙着呢,花店的人来了,林通求真买了两个花篮送来, 这边花篮刚摆好, 又有人送花篮来, 黄阿姨、刘阿姨一人送了一个。
    花篮摆在店门外, 一看就气派热闹了许多。
    入乡随俗, 他们开店也请了吉时,十点一刻。优惠券上写的开业时间是十点,这时已经来了不少学生, 人气也有了,到了吉时鞭炮一放, 余自新和宋诗远在人群里率先鼓掌,宋秋凤和徐山平挑起蒙在招牌上的红布,众人欢呼着进店点菜。
    林通求来的正巧,揭幕时他走到店面前面,看见大大的“姐妹”两个字,下面是“串串香”, 还有几个串串型的霓虹灯, 想必晚上亮起来十分惹眼。
    虽然早有准备,迎接第一波生意时宋秋凤还是有点紧张,徐山平就更不用说了,幸好有两个妹妹全力相助,不至于手忙脚乱。
    林通求用一根中华烟跟一个男生换了张优惠券,抬抬眉,这法子真狡猾,一张传单上有五张券, 复印有效,这还省了印刷钱了。
    他排着队,打量店面,窗明几净,雪白的墙,柜台上放着玻璃柜,里面是一串串丸子,墙角放着煤气灶,大锅里煮着汤,香气四溢,宋诗远的姐夫就站在那里煮面煮米粉,另一边放着电饭锅,配饭吃也送一碗汤。不过,他一看就知道,煮面的汤不是真的高汤,真的应该是在后厨,用来煮丸子啦!
    柜台玻璃柜上方挂着一排绿竹牌,写着各种丸子的名字,有六种之多,另一边的竹牌上写着红字,是四种甜食丸子。每样丸子的价钱也写在竹牌上。最贵的丸子一串也就两元。
    他前面排队的学生拿的是张没撕开的优惠券,正在跟同伴算怎么买才划算。林通求一眼扫过去,就知道这些优惠组合是店家精心计算好了搭配的,无论怎么买,只要用两张卷,卖家的赚头就有七八块。
    这门生意最棒的是丸子很方便打包带走,虽说是小本生意,但容易走量,只要一天能有一百个客人,赚上三四百块问题不大。
    林通求排到柜台前面,宋诗远才发现他,“多谢你来捧场!花篮也很漂亮。”
    林通求每样丸子都要了两份,“你们生意好,我打包带走了,要是好吃,明天再来捧场!”
  &nb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