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刺绣繁复,却丝毫压不住小豆丁眉宇间的神采奕奕,丝毫没有小孩偷穿大人衣服的感觉,袍子反而像长在他身上一样。
再看他软糯如奶糕般的面皮,清亮乌莹的大眼睛,几乎所有人都要暗叹一声:好可爱啊。不愧是“可爱”科举中也能夺得状元的人。
扶苏丝毫不知国子监与太学学子的信息交换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更看不出台下诸人心中的想法。他微不可查又满意地点头:看来自己出场的效果很不错,果然震住大家了嘛~
他眨巴了两下眼睛:“前些日子,梅先生邀请我邀请来参加文会。但我因别的缘故在郊外耽搁了一阵,今日方腾出空闲。实在让诸位久等了,是我的不是。”
在郊外耽搁?
今日方腾出空闲?
消息灵通、知晓最近官场动静的人无不沉默了。你是说,朝堂上的兖兖诸公为你口诛笔伐,近乎开战,你一个人却去了郊外,当作什么也没发生?
他们看向小扶苏的目光不觉添上一丝恻然。
此子,恐怖如斯!
扶苏自然察觉了那些目光,只当没看到,继续背着他的寒暄套词:知道要自己主持文会时何其惶恐,但能和诸君共同探讨、共同进步又是幸事一件……直到该客套的,该吹捧的话都说完了,台下人开始蠢蠢欲动了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扶苏穿成宋仁宗太子》 90-100(第2/15页)
。
扶苏抿嘴一笑,从善如流:“不知诸君有什么话想问我的么?”
此话一出,学子们举起的手如竹笋般。
他们的心态也十分好理解:曹丕说过的,文人相轻自古有之。一个年方四岁的小豆丁坐上三元宝座。除了长相确实无比可爱外,大家也都想知道,他的葫芦里究竟卖的是什么药。万一,万一一个问题问倒了三元,扶苏过往积累的好名声,不都到了自己的身上么?
扶苏看着下方林立的手,每一只手,都代表着一次对他的刁难。但是他脸上殊无惧色,今天的主角,根本不是他。
他使了个眼色给杨安国。后者颔首,接过了主持的工作,表示举手的人数太多,难以抉择,不如效仿古法曲水流觞,流到谁便是谁。
杨安国是祭酒,说的话极有分量,他定的方案一般人不敢反驳。但问题摆在眼前,他们现在所处的屋子是一片旱地,哪来的曲水,又该如何流觞呢?
杨安国便扬起手来:“用此物即可。穿在手上再脱掉,方能递给下一位。由赵小郎背对着诸位,喊停时此物在谁手上,谁就来问问题,如何?”
虽然有些玩闹,但不失趣味与公平。
众学子纷纷点头。
扶苏看着棉花手套由第一个人戴上后,狡黠地背过身去。杨安国一声令下,他就捂住双眼开始心中默数。
一,二,三……
数到几时,他们能发现端倪呢?
每个学子都期盼自己抽到提问机会,所以尽可能延长手套在手上的时间,就是当选的关窍。他们发誓,他们从未如此缓慢、仔细地端详过自己的手,让手套尽可能地穿在手上,然后在下一位催促的目光中,恋恋不舍将之摘掉。
……不对啊。
摘掉前后的温度差,是错觉吗?
几乎每个人摘掉手套之后,都露出了惊疑不定的神色。他们的手掌张开又闭上,反复几次,又和邻座相同经历的人交换了感受,确定了自己并非错觉。
然后,他们脸上惊疑的神色更深了。
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
手套继续传递着,几个交头接耳的人已然哗然,正在和前后左右的人交流起来。
二十五,二十六……
扶苏:“停。”
他转过身来,对着拿着手套满脸纠结踌躇的人问道:“请问这位师兄,你有什么问题想问我的吗?”
“我,我……”
那人顿了一下,然后在周围人催促的目光中吞掉了自己原来的问题:“敢问小状元,这附在手上的织物究竟是何物?”
扶苏:bingo!
这就是我想听的问题!
恭喜你们,发现文会的真正主角啦!——
作者有话说:好消息:明天日五
坏消息:我的指头要不好了[裂开]
第92章 第 92 章 “三元,连‘红袖添香’……
提出问题的学子捏着棉花手套, 嘴唇颤抖,眉宇之间激动无比。他在进京游学之前常住西北之地。那是冬日里比汴京严寒数倍之处,冻毙之人年年居高不下。苦寒的天气还让西夏在大宋边境时常劫掠, 边境住民不堪其扰。
这副保温力度十足的手套一出现, 他就被狠狠地摄住了心神,不惜放弃自己原本精心准备的问题也要一探究竟:“关于此物的来历, 可否请赵三元、杨祭酒告知一二?它, 它或许是件能救千万人命的东西!”
此话一出,满座哗然。
都是来目睹赵小郎风姿的学生, 彼此有什么小心思都心知肚明。所以, 是什么样的击鼓传花道具能让人短短时间内就改口,甚至称它为“救千万人性命”之物呢?
当即就有人道:“不知我们能否看一看?”
那学生点头:“当然。”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