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70-80  易卦识凶(探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愿意去那里看晚霞?”

    荀舒眨眨眼,突然觉得这似乎不坏:“那姜叔呢?”

    李玄鹤咬着牙道:“姜叔自然也一起!”

    荀舒心满意足,思索片刻,又道:“那我还能去摆摊吗?”

    “你想做什么都可以。你可以继续摆摊,姜叔也可以继续卖棺材。以后朝中大臣若有亲族死了,我定让他们到姜记棺材铺去定棺材。”

    李玄鹤满口答应,心中想的是,反正爵位有大哥继承,他本就是个闲散的命。大梁并无明文规定说大理寺少卿的夫人不能摆摊算命,或是老丈人不能卖棺材。虽是有些离经叛道,可人生偶尔也该做些不一样的事。

    荀舒喜滋滋地道:“这听起来倒是不错。这样吧,我再考虑考虑,考虑好了就给你答复。”

    “阿舒,你怎么能这样……”李玄鹤有几分委屈。

    荀舒笑眯眯道:“急什么?你又尚未开府,我又何必现在就答应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易卦识凶(探案)》 70-80(第2/14页)

    “阿舒……”李玄鹤耷拉着肩膀,像只落水的小狗,但只片刻,甩干身上的水,又重新高兴起来,“对了,在潮州城时,我曾答应你,要带你吃最好吃的透花糍。明日我便去厨房,让他们做给你吃,定比赵宅的厨子做得好……

    二人在屋顶笑闹,并不避讳院中的婢女。无人注意的角落,秦兰心提着个食盒,身子克制不住地颤抖。

    她刚刚命厨房做了碗甜汤,想着去李玄鹤的院中,端给他喝,可他院中的下人却说他不在房中,而是去了荀舒的院子,一直没回去。她只能找来了这里,却没想到还没走入院中,便听到了屋顶上二人的对话……

    秦兰心深吸一口气,不发一言转身离开,眼中全是愤恨。

    她一个高门贵女,竟要和这样一个上不得台面的贱人去争!

    快到她的住处时,她侧头对身边的人道:“修书给父亲,告诉他,我等不及了。”-

    长公主说晚上的接风宴只是个普通的家宴,定在她的院子中,可荀舒跟着李玄鹤赶到时,依旧被面前的景象惊得不知该说什么。

    院子中点满了灯笼,灯火通明,院中布着一张巨大的黄梨木圆桌,圆桌上搁着一颗拳头大的夜明珠,在昏暗夜色中散发出莹润的光。

    侍女鱼贯而入,不多时便将各类佳肴布满桌子,长公主和平阳侯从屋中走出,见荀舒和李玄鹤已经到了,长公主笑着招呼道:“荀姑娘坐本宫身边,本宫许久没见过这般水灵的小娘子了。”

    今日接风宴只他们四人,荀舒原以为李玄鹤的二姐也会到,来之前才知道她几年前已出嫁,如今跟着夫君在外任职,并不在京中。

    四人落坐,侍女为几人添酒,寒暄几句后,平阳侯问李玄鹤道:“赈灾银一事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何隔了这么多年突然提及?当时你娘听说你在江南道因查案失踪,急得魂儿都快没了,日日去太后跟前哭,恨不能让附近驻军全去寻你。”

    李玄鹤顿了一顿,在心中过了一遍,才开口答道:“这事师父他一直记在心中,这许多年从未放弃过寻找当年那笔赈灾款,只是苦于江南道路途遥远,纵然他有心却也难触及。去岁我靠着母亲和舅舅的缘故做了这大理寺少卿,朝中有不少人都不服气。师父想让我历练一番,这才要我深入潮州探查。只是师父也没想到,还是被那群人提前听到了风声,竟想将我直接杀死在荒郊野岭中。”他话音一转,笑道,“多亏了有阿舒和姜叔,是他们救了孩儿,还帮着孩儿隐藏身份,这才有了查清赈灾银案的机会。”——

    作者有话说:啊,黑鸟果然还是个少年啊~

    第72章 人有千算3

    李玄鹤的话将众人的视线引向荀舒,荀舒眨眨眼睛,眼中闪过一丝茫然,不知李玄鹤为何要在此时提起一件过去这么久的事。

    平阳侯将视线挪向荀舒,今日第一次仔细打量她,并没什么特别的情绪,停顿片刻后道:“你回来后可见过秦家姑娘?自你母亲称你生病后,她——”

    长公主眼中闪过一丝薄怒,将手中酒盏重重搁在桌上,盏中酒液晃动,溅出几滴,侍女忙上前擦拭。这声响打断了平阳侯的话,也惊了荀舒一跳。她示意侍女将一碟桂花糖糕换到荀舒面前,柔声道:“听鹤儿说,你喜欢吃各种各样的点心。巧了,府中厨子极擅此道,是本宫从宫中带出来的,你想吃什么,尽管差人去让他做。”

    荀舒看看平阳侯,又看看长公主,最后轻轻点头,露出颊边小小的酒窝,瞧着分外乖巧:“谢谢长公主殿下。”

    平阳侯心知自家夫人惯不喜秦家姐妹作派,若不是昨日长子厚儿找到他这里,特意提了妻妹秦兰心对鹤儿之情,欲亲上加亲,他也不愿掺合这事,触自家夫人霉头。

    只是,这次鹤儿带回来的这姑娘,身份着实低了些,确实不如秦家二娘,但妻子明显更中意这姑娘,也不知是怎么想的……

    平阳侯叹了口气,再开口时已是另外的话题:“听说运送赈灾银的队伍明日进京?”

    李玄鹤顿住。

    赈灾银的路线一直都是机密,在顺利进入国库前,这问题如何能答?父亲真是愈发不靠谱了。李玄鹤含糊其辞道:“孩儿不知。自进入京畿道后,赈灾银的运送路线由师父亲自传令负责。我们两行队伍分道而行,互不知晓对方的行进路线。”他不欲多提此事,正好想起前几日的听闻,看了眼正低头吃桂花糖糕的荀舒,转头问道,“父亲,阿娘,听说陛下最近身子不适,已多日未上朝?”

    平阳侯点头:“确实有些时日了,这段日子都是太子监国。”

    提起此事,长公主亦是心烦,她将银箸搁下,无奈道:“前几日我为了此事,特意进宫了一趟,瞧见皇兄急匆匆出宫,并不像是生病的模样。听说是国师得

    了个长生的方子,闭门不出,日日都在府中炼丹药,皇兄只能每日到他府上探望。罢了,皇兄惯是如此,太子怕是也习惯了。”

    荀舒缩着脖子,瞧着不在意,却在听到“国师”两字后竖起了耳朵。

    国师就是长生殿的殿主,是一直四处搜寻司天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