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女驸马和男公主》 140-150(第1/16页)
第141章
景卓然的确一战成名。
他武功不算太高,身体也不算太强壮,但智谋竟还不错,胆识也比别人想象中要更厉害些。
由他吩咐指挥下去的一小队大堰兵成功围堵了北蛮人的首领,并逼得对方乖乖缴械投降。
谢君行和林之画则因为有在豫州平叛的经验,配合也非常默契。
他们再立一功。
周珩没让小儿子出战,程家一事尚未平息,周名砚还是留在丽阳公主和驸马身边保护他们为好。
瑞王主动带人围捕了一些北蛮人,总算对得起他名字里的‘武’字。也算能在父皇面前有个交代。
——不管京城发生什么,他还能在父皇这里留个好印象。
至于六皇子和其他公主驸马,大多都在林国公的保护范围内。
当然,隆顺帝和兰妃还有一些属于隆顺帝的心腹朝臣世家儿女也在林国公的护佑下,安心等待战役结束。
刺杀持续了仅仅两刻钟的时间就被平复。
大堰这边俘获的北蛮人还不少。
审问交给了谢君诺。
他是天子近臣,立场比林国公、镇北将军更中立。
除却自杀的死士,宁死不屈的犟骨头,大部分人都一口咬定是奉太子之命。
谢君诺皱眉,这么明目张胆的指证,更像栽赃了。
虽说太子可能真的有问鼎高位的心思,但真的勾结北蛮人来伤害陛下和手足,那就是最差的一步棋了。
不至于这么铤而走险吧?
他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太子了,只要再等等,就能得偿所愿。
何必自掘坟墓?
谢君诺呈上北蛮人口供的时候,同样表达了自己的疑惑。
隆顺帝却很清楚太子的心思转变——他好歹是从皇子身份一步步走到帝王高位的——越靠近那个位子,越怕自己得不到,就越会失去理智,从而犯下错误。
他将奏折扔在桌案上,哼道:“他自己可能不敢,但他的枕边人,他的谋臣,拥护他的党羽,全都会推他一把!他并不无辜!”
谢君诺低着头,没再说话。
这种情况下,他说什么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帝王心思。
隆顺帝沉思良久,才下定决心吩咐道:“传朕旨意,叫周伯楷带南大营的兵来猎场接驾。”
这是他给太子的最后一次机会。
谢君诺神色凝重:“是。”
消息传回京城,是通过叶长宁给到太子的。
——避开了太子的谋臣党羽。
不得不夸一句,谢君诺心思缜密。
叶长宁已经收集了不少证据——这便是兰妃留的后手,她当年留了人证物证,之所以此刻才推波助澜安排人拿出来,是因为景玥有自保能力了,也找到了合适的盟友‘小公爷’,还得了林家的支持。不用再担心像卫、秦两家那样无声无息就被暗害,他们却不敢声张。时也势也。
此刻是最好时机。
既能为卫、秦两家报仇,又能叫陛下更怜惜玥儿,还能坐实太子党的罪证——程路年是太子小舅子,哪怕太子能成功将自己摘出去,那也躲不过陛下的疑心。
兰妃侍奉隆顺帝十几年,一直很得圣心,便是因为她很了解隆顺帝。
帝王,哪有不多疑的?
叶长宁将这些证据都摆在了太子面前。
太子神色凝重地翻看,然后久久不语。
“表哥,这是陛下传来的最新旨意——”叶长宁把密旨呈给景卓文。
景卓文看完后,抬眸盯着叶长宁:“为何是给你,而不是给我?”
叶长宁:“三天前,又一批北蛮人偷袭陛下。”
景卓文脸色一变。
叶长宁继续道,“被俘之人说是奉了太子之命。”
景卓文呼吸屏住。
“你身边……很可能混进了北蛮人。要我帮你查吗?”
“……有劳。”景卓文猝然清醒。他还是有脑子的,勾结外敌叛国之罪,比有心染指高位更严重。父皇既然下旨让他调周伯楷率军迎驾,应该就是给他最后一次机会。他不能再犯傻了。
叶长宁转身要走,景卓文拉住他,表情从威严转为紧张担忧:“长宁,这次要全靠你了!”
叶长宁换了称呼:“表哥放心。”他有心想提一句接母亲和妹妹回家,但又怕这话提醒了景卓文,索性又咽了回去。
景卓文倒是主动说起:“待会儿接舅母和墨儿回家吧。”
“……好。”
景卓文‘施恩’后,又主动跟叶长宁商量如何收场的问题:“父皇一定很恼我了,长宁,你会帮我求情吗?”
叶长宁措辞斟酌道:“表哥只是被蒙骗了,只要及时改正错误,尚不算晚。”
景卓文:“父皇会废了我吗?”
叶长宁不知该如何应答,只好尽力给他出主意,他们好歹是亲戚,皇后以前对他也很不错:“应该不会,你尽快把京中发生的一切上一份奏折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