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
每月也就黎县和安京人看上报纸的速度最快,其余州县的人都得等上两日才看得到。
这也是黎县百姓抬起头走路的底气之一。
安京大学堂每月都有人订购报纸,范迎在门口付了钱,拿起一张边走边看。
然后她的眼睛就一直保持睁大的状态!她目不转睛的盯着报纸上的内容。
陛下竟要召开一次百姓公议大会!
范迎第一次听到这几个字,继续往下看了才知道这是推选百姓代表来到安京开会,由百姓代表提出建议和问题,由代表记录,随后呈给陛下。
范迎拿着报纸站在门口的样子十分奇怪,便有几个师弟师妹以及同学问:
“师姐怎么在这站着不动啊?这期报纸是有什么劲爆的消息吗?”
范迎这才抬起头。“陛下要选举百姓代表开会……”
“真假的?”
“报纸上说的吗?”
“快给我看看!”
安京大学堂里有各种家庭里走出来的学生,其中平民、寒门以及商人的孩子感触最深。
商人不被允许科举,平民没钱读书,寒门读了书但是却被看不起。
这些孩子是能真真切切体会到治国与律法和他们完全没有关系的人。
但是如今,普通的百姓,各行各业的工人,种地的农户,都能选举出代表去开会,提出自己的建议和问题。
范迎一下子激动得不知道说什么好。
这次的百姓公议大会,场地和布置一事,林肆还是交给礼部去办。
礼部尚书都快哭了,过了这么久礼部终于又有活干了。
陛下登基以来,已经五年没有祭祖也没有祭天了,他又不敢问,只得每日如履薄冰地过着。
如今这百姓公议大会一听就是个很重要的事,只要他这次办得好,那么礼部还是可以继续存在的,他这个尚书还是能继续当的。
比报纸先发行的,是传到各州县的政令,县令和知州需将各行各业都选出代表才是。
许多百姓看了报纸,整个人跃跃欲试地想要去报名。
甚至黎县的大街小巷都在讨论这个事情。
“咱们黎县的代表需得好好选才是,可不能让安京的那群人轻看了。”
“就是就是!得让安京明白,要不是黎县,可没有他们的今天。”
康竹青是个多年的老工人了,她看了报纸,兴奋得坐立难安。
她对石土说:“这个百姓代表,我想去试试。”
同样的事也发生在别的州县。
很多人看到报纸上的消息,都想去试一试。
能不能选上是一回事,若是选上了,那真是以后能吹嘘一辈子,这定是要记录下来流传下去的。
于是各州的县衙和知州忙得不可开交,代表的人数有限,提交的申请却又这么多。
而且乍一看,提出的问题还都很有意义。
各行各业各地代表到达安京后,礼部安排住处,并且发放入场函,一函一人,不得带无关紧要的人员入场。
自然还少不了调用士兵维持秩序,更要有人全程记录。
会议时间长且繁琐,林肆手头堆积了一堆公文和决策要批改。因得前段时间往西平派了不少人去,收复西平的演练进行得很频繁,火药与武器训练也在进行当中。
故而百姓公议大会由梁年主持。
林肆不止一次感谢梁年和左莜这两名能干且高精力的母女,不然她迟早累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谁把龙袍披朕身上了(基建)》 170-177(第6/10页)
开会的第一日,梁年简短宣读了一个开场词,便抽取了左下方的第一个代表发言。
那代表是个女工,这是她第一次来到这么大的场合,更没想到自己运气这么好,被抽中第一个发言。
女工紧张得嘴巴都在抖,她缓缓开口:“草民每日在作坊劳作八个小时,草民的丈夫也在工厂做工,父母在寒灾那年走了,如今婴孩只能托付给邻家阿婆照顾,朝廷能否开设一个专门的机构,请人统一照看年幼的孩童?我们愿从工钱中扣除费用。”
女工仍记得,当时自己去递交申请的时候,聂知州只说让她不要想什么国家大事,就说出自己和周围人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便好了。
女工思来想去,觉得如今有工作有工钱,同其他女工的烦恼大概只有这个了。
这位女工说完,剩下的便是自由发言时间。
康竹青第一个举手。“草民觉得此提议非常有必要,寒潮那年很多年长的人去世,没有父母的夫妻确实没有人帮忙带孩子,年幼的孩童放在别人家处,总归是不放心的。”
第一个人发言后,后头的人便不那么紧张,放松了许多。
一女农户深呼吸了好几次,才终于又说道:“草民村中有一寡居娘子,前几年丈夫去世,家里留下薄田几亩,但是她并未有孩子,那薄田几亩便如数被公婆夺了去!恳请陛下明鉴,准许寡妇继承家业!”
继承一事,林肆在登基之时是立了法准许女儿也可继承农田和财产的,寡妇这一事,确实属于律法的灰色地带。
自由发言阶段,女商人和女工人们多数都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