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60-170  谁把龙袍披朕身上了(基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白蛮蛮更加坚定了决心:下次数学课,还要努力回答问题。

    看我不气死他们。

    第165章

    这次的几位留学生, 林肆收取了天价的学费。至于这笔钱,林肆既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谁把龙袍披朕身上了(基建)》 160-170(第7/15页)

    有充入国库,也没有挪作他用。

    而是将全部款项拨给了教育部。

    目的只有一个, 建立大安的第一所女校。

    林肆登基的时间尚短, 大安再怎么飞速发展,距离全面推行义务教育仍需要时间。

    官员和商户家中的女儿能有机会读书考大学堂,那是建立在他们家中有不错的经济条件的基础上。

    普通百姓家中, 现在普遍也会让女儿去读书, 即便只是考个技术学堂也是好的。

    但在更穷苦一些的家庭中,便考虑不了这些了。

    他们不知道读书能改变命运,也不清楚考上技术学堂和中学堂有什么区别。若是和他们说起大学堂, 那便更觉得遥远。

    就算如今女郎也可以做官,家中当真有一个读书的名额, 那这个名额一定是儿子的。

    林肆希望更多平民的女孩向上走,她会为她们先建造桥梁。

    温芸当初将禁青楼一事办得非常出色,事情交差以后,直接被破格提拔进了教育部。这次的女校选址工作,温芸主动请缨。

    她有当初禁青楼的经验, 左莜便批准她前往西广路配合工作。

    温芸在前往西广路的途中有些恍惚, 当初禁青楼时,她也是这样奔波了许久。

    出差虽累, 但她并不排斥这样的感觉。

    温芸一直清楚,自己与阿姊们的第二次生命, 是陛下给的。所以她这辈子都会尽心尽力为陛下做事。

    西广路, 温芸当初也是去过的。

    那是个非常贫瘠的地方。如今陛下登基五年,此地的物质贫瘠或许因各种政策有所改善,但贫瘠的思想不会这么快被扭转。

    温芸下车时, 感叹西广路确实变了很多。这里在去年建了整个路唯一的一所小学堂,也是大安最后一个建起小学堂的路。

    严玄清和丁水对小学堂的招生非常重视,纵使白直们好说歹说,也总有人不愿意送自家孩子去上学。

    “上学有什么意思?还不如在家种地,等再大几岁,就是家中的顶梁柱了!”

    “就是,你们说得再好听,上学的束脩不也是钱吗?”

    “不上不上不上。”

    “上学有什么用处,我都知道,那都是成绩好的才能继续读书,我们家里的孩子哪里比得上城里的孩子,如何考的过,不如就在家种地呢。”

    “就是就是,学会种地好歹以后饿不死,那要是读书读一半,回家来地也不会种,那以后不就完了吗?”

    “你们若是不让自家孩子上学,那以后的政策福利便只能轮后了,确定吗?”

    “哎哟,县衙欺负人啊!”

    所谓穷山恶水出刁民,白直们都是读过书的,哪里遇过这等刁民。

    也有人害怕以后得不到优待,就打算只送家中一个儿子去读书。白直若是再多劝两句,

    他们便真情实感地哭诉:“不是不送孩子去读书,实在是家中种地需要帮衬。如今我家郎君在水泥厂工作,家中还有三个孩子、两个老人要养,三个孩子都送去读书,我们如何负担得起啊!送这一个已是极限了,若是他没读出名堂来,我们不也亏得很吗?”

    遇到这般实话实说的,白直倒也说不出什么话了。

    现在的助学贷款,只有考上了中学堂和技术学堂才可以办理,小学堂是没有助学贷款的。

    最终普通农户送来上学的孩子少之又少,就算有,那也是男孩。

    所以温芸的到来让严玄清很是高兴。

    原来陛下也知道西广路如今的现状,曾经最穷的熙河路,早已是别的路高攀不起的存在。

    倒数第一猛猛往上窜,曾经的倒数第二自然只能独自伤神。

    温芸与严玄清礼貌地打了招呼,搞清楚了西广路的大致分布路线图,便开始了自己忙碌的工作。

    首先是选址,她觉得还是在州府南州比较稳妥。其他较穷的地方没有知州盯着,恐生事端。

    建造在南州是最好的。

    其次便是生源问题。这所西广路女校不收取费用,考上大学堂以后可以申请助学贷款,但要说服那些女孩、说服她们的家长,这是最困难的事情。

    温芸便和当初去走访的白直聊了聊,锁定了几户比较有可能的人家。

    温芸带着白直礼貌敲门,开门的农妇见到又是白直,便说:“大人,我们上次就同您说过了,家中实在是供不起三个孩子上学,我们家的情况您也是知道的,家中的老二已去上学了,怎得今日又来呢?”

    温芸了解这家的情况,家中有三个孩子,两个女孩一个男孩,男孩是老二。

    温芸微微一笑,露出礼貌的笑容。“娘子,是这样的,此番前来寻你,是因为陛下要在西广路建立一所女校,这所女校并不收束脩。”

    那妇人眼中流露出茫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