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8章 有只眼睛看不见  逃婚小哥儿,被杀猪匠捡去做夫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第18章 有只眼睛看不见

    瞿红莲骂了半晌,胸口的气还没顺过来,她又抓起谢槿欢的手反复摩挲着,指腹蹭过他腕间细瘦的骨头。

    谢槿欢回握住她的手:“外婆,您別气坏了身子。”

    他知道外婆这是为他鸣不平,可事已至此,再气也已无济于事。

    瞿红莲深吸几口气,才勉强压下翻涌的怒火,她拍着谢槿欢的手背,“好孩子,委屈你了……不回,咱说啥也不回那狼窝。”

    旁边的张兰听着这话,端着木盆的手用力握紧了起来,心中冷笑一声,随即又换上那副温和的笑:“是啊,欢哥儿受了这麽多罪,哪能再回去遭罪?先在这儿好好养着,有外婆和我们呢。”

    谢槿欢瞧着她那副笑脸,心裏总觉得有点不太舒服,但还是点点头:“谢谢舅母。”

    瞿红莲见儿媳妇没有整幺蛾子,也是松了口气,“青松,你去吧西屋裏的杂物给拾掇拾掇,把房间腾出来给欢哥儿住。”

    于青松应了声行,就去收拾屋子去了。

    屋子小,清理也快,虽然不是很宽敞,但总算有了个栖身之所。

    谢槿欢被瞿红莲扶着慢慢挪到小床上坐下,眼见她又要去给自己倒水,连忙出声阻止:“外婆,我不渴,您快歇会儿。”

    他顿了顿,带着一丝期冀问:“外公呢?怎麽正午了还没回家?”

    瞿红莲倒水的动作猛地一顿,背影瞬间僵直。

    她转过身,语气有些低落:“你外公他身体一直不大好,去年冬天一场风寒没挺过来就……走了……”

    谢槿欢说不上什麽滋味儿,他刚找到血脉相连的亲人,还未曾谋面的外公竟已天人永隔。

    “外婆……”

    他心裏嘆了口气,不知该如何安慰。

    瞿红莲摆摆手,将水碗递给他:“哎~都过去了,你外公走得急,没遭什麽罪,就是没等到月丫头回来看看,也没能见着你……”心裏有些遗憾。

    张兰在门口往裏瞟了几眼,看着裏面聊的情真意切的婆孙俩,撇撇嘴,转身去灶棚忙活了。

    当天中午,张兰煮了一锅杂粮稀粥,外加炒了一盘子野菜,稀粥分量不多,拢共也就四碗的量,除了瞿红莲、于青松,她还有个十五岁的儿子在外面玩儿,这会儿才回来。

    谢槿欢见没自己的份,默默拿过篮子裏的白面饼子和鸡蛋吃了起来,还给外婆碗裏放了一个剥好的鸡蛋。

    瞿红莲连忙从碗裏捞了起来,就要还给他,“你还伤着,鸡蛋留着你自己吃,外婆身体还硬朗,用不着吃这玩意儿!”

    “外婆,您吃。”

    谢槿欢按住她的手,不容拒绝地摇了摇头。老人枯瘦的手腕下,是嶙峋的骨节。

    接下来的两日,谢槿欢就在这间小屋子裏静养着,等篮子裏的饼子吃完了,舅母张兰才开始做他的那份吃食。

    一碗稀的看不到几粒米的米粥。

    嘴上还说:“欢哥儿,咱们家的条件你也看到了,不比在你们谢家顿顿都能大鱼大肉,也不是舅母亏待你,主要是家裏地少,粮食都得紧着吃,能有一碗米粥饿不死就不错了。”

    谢槿欢不傻,也听出了她的意思,是觉得他现在白吃白喝的浪费家裏粮食。

    “舅母,我会点针线活,我可以做绣品去卖,不会白吃家裏的粮食。”

    张兰有些意外,没想到他一个大户人家的小哥儿,竟然还会这些手工活。

    不过意外归意外,但她并不以为然。

    一个大户人家娇养的小哥儿,能有什麽像样的绣活?就算有,又能卖几个铜板?哪比得上五两雪花银实实在在?

    “舅母不是这个意思,就是心疼你,瞧着你细皮嫩肉的,哪能吃不得了这个苦?与其在这裏受罪,不如早早回去跟你爹认个错,服个软,他不会把你怎样的。

    况且那县太爷府上,穿金戴银,呼奴唤婢,不比在这儿熬苦日子强百倍?这才是正经出路啊!”

    谢槿欢罕见的冷了脸,态度坚决,“我不会回去的。”

    张兰的脸也拉了下来,“既然你不听劝,那就算了!”说着,摔门而去。

    她走了没多久,瞿红莲就端着一碗蒸鸡蛋进来了。

    “来,趁热把鸡蛋吃了,补补身子。”

    谢槿欢看着那碗金黄金黄的鸡蛋,心裏有些难过。

    这两日的相处,他也看出来了,外婆家裏条件是真的很不好,舅母张兰也没夸大其词,能吃饱饿不死就行。

    这碗鸡蛋给了他,舅母怕是又不高兴了。

    他没接鸡蛋,问道:“外婆,您知道哪裏有收绣品的吗?”

    瞿红莲:“镇上天全布庄有收的,你娘以前在那裏卖过绣品,你……也是想卖绣品吗?”

    谢槿欢点头:“嗯,我想赚钱,就是没有本钱,不知道怎麽办才好。”

    瞿红莲思索了一番,咬牙道:“我手裏还有点压箱底的钱,等明个赶集,我去给你买点棉布针线回来,你先绣些帕子出来,到时候等你腿脚好了,我带你去卖。那天全布庄的掌柜我熟,只要你绣的好,肯定能卖出去的!”

    “谢谢外婆。”

    第二天上午,瞿红莲趁着太阳没出来早早就出了门,清柳村离桃乡镇不远,徒步半个时辰就能到。

    她回来时带了一些绣帕子专用的棉布和彩线,还买了一匹青色的粗布。

    “这棉布针线是我去天全布庄那裏拿的,老板和我认识,还给了我几个热销的图样。”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