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90章 洪武十九年  我和她们穿越到北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第390章 洪武十九年

    …

    洪武十九年春。

    漫长的寒冬过去了之后,解放箕地的宋军开始四处出击,将箕地北方还没有归附的所有武装势力拔除。

    与此同时,大宋派来的官吏丶太学生丶经过大宋教育的高丽人才纷纷来到箕北,接手这里,治理这里。

    又在箕地与金国的国境线布置了一下防御,并派大将刘錡镇守。

    其馀宋军开始挥师南下,准备收复箕地南方地区,也就是箕南。

    早在宋军南下之前,大宋的宣传部队就已经南下了。

    宣传队到了箕南,一方面宣传,高丽勾结金人觊觎中原,屡犯大宋边疆;一方面宣传其治下箕地吏治腐败,达官贵胄丶士绅望族丶豪门大户丶豪商巨贾兼并土地丶豢养奴婢,使高丽平民和高丽奴婢身陷水火之中。为匡扶正义丶解救黎民于倒悬,大宋决意兴师解放箕地,特遣宣传队先行告之,向当地民众传布三道核心政令,更以檄文昭告天下。

    宣传队所携檄文,字字铿锵,既述历史渊源,又陈高丽罪状,更明大宋仁政。

    檄文开篇即追溯箕地与中原的血脉联系——「武王灭商,帝辛叔父箕子封朝鲜,首建殷氏箕子王朝」,直言「中国首也,高丽足也,本一家耳」,从根源上确立大宋收复箕地的合法性。

    继而历数高丽三大罪状:

    其一,「为虎作伥欲助金人盗我神州,欲驱我中国悉变胡虏」,犯通敌叛国之罪;

    其二,「纵贪官污吏剥民脂民膏,奴婢良善之人,官以贿得,刑以钱免」,犯虐民暴政之罪;

    其三,「凡有起义与欲归我中国者,动诬以谋反大逆,夷其九族」,犯扼杀忠义之罪。

    为证高丽失道,檄文更引胡族先贤为例:「昔姚弋仲丶苻融皆胡种,犹劝子弟归义中国,高丽反不如胡族,何其悖逆?!」

    罪状既列,大宋更以恩威并施之策,为箕地各方指明出路:

    对高丽平民与高丽奴婢:大宋承诺「分土地,解其世世代代受欺压剥削之苦」,让流离失所者有田可耕丶有屋可居,共享大宋太平。

    对高丽的贵族:给出特赦之途,也就是,只要即刻释放所有奴婢丶交出全部土地,由大宋用「以工代赈」之法重新分配,除罪不可赦之人以外,其馀人等均可免罪,保全性命与身家。

    对顽抗到底之人:发出顺逆之警,也就是,顺大宋者昌,逆大宋者亡,明言顽抗必杀。

    檄文传至箕南,很快就点燃了当地民众的希望。长久被压迫和剥削的高丽平民与高丽奴婢,听闻大宋愿为他们解除枷锁丶分配土地,纷纷暗中联络,或筹备粮草,或打探高丽军的动向,或为大宋通风报信,只待宋军南下便举旗响应。

    而箕南的贵族,在檄文的恩威之下,迅速分化:多数高丽权贵见势不可为,主动释放奴婢丶准备交出土地,静待大宋处置;也有少量的高丽权贵,携带家眷丶财物逃往海外,只求避祸;当然,还是有部分死硬分子,仍妄图负隅顽抗,准备抵御大宋的「入侵」。

    不过,后者只是极少数。

    如此,大宋解放箕地的大军南下了之后,几乎未遇有效抵抗:江原道的守将见民众倒戈,未战先降;忠清北道的豪绅主动打开城门,迎接宋军入城;忠清南道的奴婢们更是直接发动起事,配合宋军清剿残馀的高丽势力。

    短短月余,宋军便横扫箕南的大部分地区,实现了战前「将箕地全部并入大宋版图」的初步战略目标。

    正当宋军势如破竹之际,高丽远房王室王旭,不甘心高丽覆灭,纠集了一批舍命不舍财的死硬达官贵胄丶士绅望族丶豪门大户丶豪商巨贾,拼凑起三万馀人马,盘踞于庆州,妄图凭此乌合之众阻击宋军,光复高丽。

    赵寿亲率三千精锐,疾驰庆州。

    见只来了三千宋军,王旭选择「御驾亲征」。

    虽然宋军的人数不及高丽军的十分之一,却胜在军纪严明丶战力强悍丶武器先进。

    ——王旭的军队多是豪绅的私兵与临时徵召的流民,毫无斗志,刚与宋军接战便阵脚大乱。

    赵寿亲自指挥宋军,以李琳炮丶虎蹲炮丶新型李琳铳为武器,奋勇杀敌,不到半日便击溃高丽军,王旭死于乱军之中。

    战后,大宋将参与抵抗的达官贵胄丶士绅望族丶豪门大户丶豪商巨贾全部抄家,其家男子,不论老幼,全部枭首示众,其家女子,不论老幼皆进入教坊司。

    这既震慑了潜在的反抗者,也向箕地民众表明了大宋除恶务尽的决心。

    庆州决战后,箕南大局已定。虽有零星冥顽不灵的反抗势力,或躲入深山,或盘踞偏远村落,妄图以卵击石,但这些势力已经成不了气候。毕竟,他们既无统一指挥,又没有群众基础,粮草丶兵源全都是问题。

    在收复箕南的同时,大宋朝廷派来的官吏丶太学生丶接受过大宋教育的箕地人才,迅速接管收复地区,将高丽贵族的土地按「以工代赈」的方式分给高丽平民和高丽奴婢,让他们有了自己的田地;同时推行大宋的制度,用以安抚百姓,恢复生产。

    待箕地的百姓安居乐业后,那些残馀的反抗势力便成了「过街老鼠」——有人主动向宋军举报其藏身之处,有人直接协助宋军搜捕,甚至有反抗者因无粮可食,主动下山投降。

    至初夏时节,箕南的残馀反抗势力已基本被肃清。

    至此,大宋「将整个箕地并入版图」的战略目标,几乎已经实现。

    南棒部分历史叙事称其祖先是跨越帕米尔高原进入箕地的族群,开启了当地早期文明。

    但什麽历史都抢的南棒,大家都知道。

    这肯定与史实不符。

    真实历史是周朝初期,殷商贵族箕子迁徙至箕地建立箕子朝鲜,才真正开启了箕地的文明进程。

    西汉初年,原燕国人卫满进入箕地,推翻箕子朝鲜政权建立卫氏朝鲜。

    初期卫氏朝鲜作为东北霸主,统领周边部落并臣服于汉,使汉朝实现对箕地的间接统治。

  &nbs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