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三婶这才高兴了,她还专门跑了一趟,守在进村的口,看过了庄民国一身泥,比不上他们家的工人一身干净后,这才哼着调子走了。他们家可是“双职工”呢。
入了冬,砖窑厂到了最忙的时候,每天都有砖送到县里去,每年从入冬到过年,盖房子的、结婚办酒的,厂里盖家属楼的就多了起来,需求得多,他们砖窑厂出的砖就越多,上工的时间就长。
姜辰把自己的办公室和旁边的房间都让了出来,放了硬板床上去,让他们在里边休息,加紧赶工,连庄民国都好多天没回家过了。
庄玉林他们都放假了,一年级的小学生还考试了呢,得了双百分。
作者有话要说:嘤嘤嘤感冒了,我明天试试多更点。
36、第 36 章
庄民国当上了工人, 在砖窑厂忙,陈夏花就先接替了他去公社里送菜的事。
庄民国提前给公社的大姐齐玉讲过了,说以后送菜要换一个人来, 齐玉没意见,只让他们准时把菜送过来。
这两年日子比以前好过, 舍不得买菜的工人家庭一月里都要买几样菜回去吃个新鲜,他们送过去的菜在县供销社, 刚到要被国营饭店分一半走, 余下一半一两天就卖光了,缺得很。
陈夏花没改时间, 遇上农忙秋收就趁中午把菜送到公社去, 闲下来就上半天工, 向婆子两个帮她收拾菜地,带孩子,陈夏花轻松不少,两个老的收拾菜地,她就去后山捡柴火。
十月份高考, 各个大队的知青全都报了名涌入了城里,村里少了人, 顿时空了下来, 一群老头老太太还在猜谁能考中。
最后他们三生产队的知青, 只有近几年放下来的七八个知青考上了, 没考上的知青都回来了,还带了书,说要复习一年继续考。
回城,是他们根深蒂固在脑子里的,以前只有大队开介绍信去工农兵大学读书, 城里有工作顶替才能回去,现在还有另外一条路,就是参加高考,考上大学,也能摆脱一直扎根在农村。
有知青读书在前头带动,村里对读书的热情都涨了起来。
光是入冬后,就有不少人带着孩子去学校打听学费了。
幼儿班一块钱的学费,包含了书本费和作业本费,小学两块钱的学费,一块钱两块钱,挤一挤,家家也都拿得出来。
邱老师都给他们班上的小朋友们说过了,明年他们一年级还有三位同学要入学了,让他们要认真读书,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