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开朝堂,等到高滔滔下葬,赵煦丶章君臣已经剪除了吕大防手下的旧党。
还有,历史上,赵信借任命章惊为赵煦的山陵使的机会除去章怀,让韩忠彦和曾布担任左右宰相;赵信又让曾布担任向太后的山陵使,并藉此机会除去曾布,让蔡京担任宰相。
当初赵侯登基时,向太后以及一众旧党就盼望着章担任赵煦的山陵使,想以此来除去章惊。
可当时,赵侯力保章丶曾布丶蔡卞丶许将四位宰执,这才没让他们随着赵煦的离去成为政治斗争失败的弃子,而是任命由于被曾布陷害致其背叛章的原宰执林希担任赵煦的山陵使。
也正是因为如此,新党当时才义无反顾地拥抱赵侯,帮赵侯抗衡有向太后照应的旧党。
如今,向太后也过世了,赵侯又要面对选择了。
这次,赵要选择的,肯定不是让不让章惊担任山陵使。
就在几天前,章惊的孙女章楠给赵侯生下了赵侯的第七子。
关键,赵侯丶章君臣可是定下了「要在三到五年内收复西夏」的战略战策。
这赵侯怎麽可能抛弃章?
那像历史上那样让曾布担任向太后的山陵使?
曾布是枢密使,主管军事的。
可现在,章惊的手伸得太长,经常越过曾布直接指挥前线的各个军事主管,
甚至是前线将领。
这也使得章惊和曾布之间有很深的矛盾,两人的职责现在也有些重合了。
在这种情况下,赵侯选择将曾布给踢出朝廷,看似也挺合情合理的。
可作为皇帝,哪怕再信任一个大臣,都必须得防一手。
放在赵候这里就是,哪怕他再信任章丶蔡京,也必须得防着他们。
而曾布,在王安石变法初期是坚定的支持者和重要助手,积极参与变法的推行。
然而,在变法后期,曾布与王安石在一些具体政策和人事安排上出现分歧。
例如,在市易法等问题上,曾布的观点就与王安石不同,这导致两人的关系逐渐疏远。
其实,从曾布的整个政治生涯来看,他在不同时期对变法的态度有所变化,
不能简单地将其归结为对王安石的「背叛」。他在赵煦亲政时期又积极支持恢复变法,说明他对变法本身还是有一定的认同和坚持,只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不同看法和利益考量。
在真正的新党,也就是章和蔡卡这两派新党,尤其是后者看来,曾布就是新党中的叛徒,新党永远都不会再信任曾布。
而另一方面,曾布又是实实在在的新党,不可能被旧党所接纳。
在这种情况下,曾布就只能当帝党丶当孤臣。
事实也正是如此,曾布是最早一批投靠赵侯的,最开始时,赵侯也是靠着曾布的力量,才在新党和旧党之间建立起来了平衡,最终稳住了自己的皇权。
值得一提的是,曾布不论是在政治方面,还是在经济方面,亦或是在军事方面,都很有一套,是一个一流的万金油,所以,不论是章惊出事了,还是蔡京出事了,他都能在第一时间顶上去。
另外,曾布虽然是新党,但他是新党里的保守派,也可以说是务实派,很多时候,他能起到定海神针的作用,他可以一只眼晴帮赵侯盯着激进的章,另一只眼晴帮赵侯盯着更激进的蔡京一一有他在,章惊和蔡京行事时,应该不敢太过肆意妄为。
所以赵侯不可能抛弃曾布。
剩下的新党宰执,就是具体干事的了,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都干得不错,赵侯应该不会抛弃他们才对。
如此一来,就只有从旧党中选向太后的山陵使了。
之前,赵侯将新党的宰执吕惠卿派去熙和路治理新收复的青唐地区和准备与西夏开战的事宜,同时,向太后死之前又让赵侯将范纯礼提拔为宰执。
此消彼长之下,就使得新党和旧党在中央的力量发生了逆转。
换而言之,最近旧党在中央的力量有些太强了。
这不利于变法改革。
还有就是,旧党的左正言任伯雨在这半年时间内上了一百八十道奏章弹劾大臣,而他主攻的就是宰相章,次之的便是宰执曾布丶蔡京丶蔡卞。
任伯雨执地认为,人才本来就不应当划分成不同的派别,但自古以来就没有君子和小人混杂在一起同时被任用,却能够实现国家大治的情况。因为君子不贪恋权位容易引退,小人却难以被罢离开官场,这两种人一起被任用,最终的结果必然是君子自行离去,而小人依然留了下来。
任伯雨还举例,认为唐德宗就因为这个原因导致了流亡迁徙的灾祸。
巧合的是,「建中」也是唐德宗的年号。
任伯雨希望赵侯引以为戒。
像任伯雨这样自以为是的旧党还有很多。
他们乐此不疲地跟赵侯唱反调,完全不考虑赵宋王朝的实际情况。
得敲打一下他们了。
所以张纯说:「教韩忠彦担任山陵使如何?」
张纯的意思是,既然要敲打旧党,那麽就挑最大的敲打,谁让韩忠彦管不住这些谏官呐,就该收拾他。
赵误在张纯的额头上敲了一下:「就你聪明。」
见她猜对了,张纯不禁露出得意之色。
只是,张纯不知道的是,她只猜对了一半。
至于另一半赵侯只准备吓一吓韩忠彦和旧党,不准备真就此罢免韩忠彦,赵侯则没跟张纯说。
接下来,赵侯又跟李琳说:「我准备,再建一支神机前军丶一支神机中军丶
一支神机后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