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00-110  扶弟魔家的女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跟陈婆子记忆里那个脸上脏兮兮,穿着土袄子,大裤子的儿女完全不是一个人。

    陈夏花抿了抿红唇,白皙光滑的脸蛋完全不像是三十几岁的女同志。

    陈婆子以前都没正眼看过,现在突然发现哪儿哪儿都不一样了,陈婆子理所当然的心里头顿时就弱了下来,“那个,你这衣服还挺好看的。”

    陈夏花说:“是挺好看。”

    她还要招呼客人呢,陈夏花走了两步:“妈,你先逛逛吧,去找杜青说说话也行,我还有事呢。”

    她蹬着毛绒鞋子走了,陈婆子心里又堵得慌。

    还不上当的?

    难道是她看走眼了,三闺女跟三女婿不是几个女婿女儿中最傻的?

    厂子开门了,庄家又往里头定下了一批设备,十来台缝纫机摆在车间里头,还定了一批桌椅板凳,车间有两个,一个大车间,一个小车间,大车间摆了缝纫机,是做小商品的车间,小车间是做首饰的车间。

    两个车间隔开,里边还有些隔开的小间,这是盖厂子的时候庄民国说的,他们做的饰品别看东西小,但工序可不少,这些敞开的小间就是每一道工序,做完后,就交给下一个小间。

    小商品那边不一样,大车间,十来台缝纫机先挨着两排对好,旁边就是长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扶弟魔家的女婿》 100-110(第5/22页)

    的桌子,摆着针线,再过去还有几道工序,小商品就做好了。

    从他们厂子里生产出来,被运送到各地销售。

    最后,就是要招人了。

    上半年厂子是做饰品为主,新样子都拿到手了,样式也出来了,陈夏花要买材料,要招人,两头忙。

    以前有福嫂子在,两个人还能一人忙一头,现在福家那边跑车去了,她这边人就少了,只能让庄蓝顶上来。

    她去跑材料,庄蓝招人。

    庄蓝是泼辣性子,倒是镇得住人,报名那天,附近几个村来的人不少,都是之前给他们作坊拿货去做的人。

    厂房开起来了,他们就不外包出去了。

    像去年那也是没办法,把材料拿回去做,材料多了少了的都有,尤其是小商品,拿回去做还有一个卫生问题。

    颜色深的材料看不出来,颜色浅的材料,很明显就看得出来上边有黑印子,拿回来他们还要洗一遍,烘干,去年最后一批货时间赶,都来不及洗,还被拉货的老板趁机讲了价。

    报名登记的排成了队。

    庄蓝登记名字,住址,等都登记过了,让他们等一会,她拿着名单去找了庄炮仗两个,让他们帮忙指指哪些人留下来。

    他们作坊做的小商品是独一份,首饰也不差,省里供销社都摆他们的了,庄蓝昨天听他们说过,说要“扩大规模”。

    不光是把小商品铺到外省,首饰也要铺到外省去。

    年前拉货的季老板那几个,吃到了冬天在外省铺货的红利,挣了大钱,前几天厂子开业,还专门跑过来道喜。

    跟陈老板他们又谈了笔买卖。

    庄蓝知道,他二哥跟嫂子本来是准备少招点人,等冬天再多招的,那天跟季老板谈了话过后,出来就改口了,说要多招点人。

    向婆子认得的人多,附近村里的家长里短,他们这些老太平时没事都听了不知道多少回了,什么谁家的婆子妈厉害,想给儿媳妇立规矩,谁家的媳妇性子软,压不住。

    她不认字,庄蓝就给她念,念到觉得人品有问题的,就划掉,他们招人也不是来人就招,只要人品没问题,没有那等偷鸡摸狗的行为的,就招。

    厂子里每天做多少都是有数量的,庄民国说的,要制定数量,然后按数量给上工的算钱,不能按一天算钱。

    “按天算,他们就不在乎每天能做多少了,安数量算,谁都想挣的钱多,就没功夫想别的了。”

    庄民国上辈子在外地厂子里只打了一个月的工,人家那厂子先进呢,流水线上的机器哗啦啦自己就动了,人就站在机器旁边,手上的零件不断的往那机器流走的材料上放着,一条流水线上还有一个当组长的看着,一天下来,别说偷懒,连交头接耳都要扣钱。

    人家这还是宣称的什么“军事化”管理。

    他们的厂子可没有这么“军事化”的管理,只有从另一方面杜绝偷懒行为。

    庄蓝捧着被划掉的几个人品不佳的,来的大部分都招了进来,对离开的她也说了,说的是场面话:“我们现在招的都是熟手,赶得急呢,等下回招人招得多了,你们再来报名试试。”

    留下来的人问,“有多急,一天能不能挣两块钱。”

    “什么时候上工。”

    庄蓝说:“过两天要通知的。”

    等陈夏花跑了布料回来,大货车上的材料卸下来放进了仓库里头,挑了日子,三天后进场开工。

    福家刚买上了货车,就跑了一趟货。

    陈夏花晚上跟庄民国说她去买布料看到的,“人家都不用人去,直接给那边打个电话就是,要什么货,要多少数目,你一说,人家就给你装好了,直接喊了车就给你发过来了,方便啊。”

    省城搞小作坊得多,他们的材料都是从好几家作坊拿的货,现在不去厂子里买了,换票太难了,流程也麻烦,还要去申请,去打报告,等上边领-导批下来。

    人家说他们这是搞“个体户”的,不管摊子铺得多大,总是有些看不起。

    捧着钱、票还要被人看轻,碰上几个小领-导心情不好,就说这样没有,那样没有,去拿货跟受气一样。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