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50-60  扶弟魔家的女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扶弟魔家的女婿》 50-60(第1/16页)

    51、第 51 章

    一月份, 庄玉林他们都放假了。

    “小老师”在村里开了“临时班”。

    从他们放假后没几天,福家小子、村长家的小蛋儿就来找他“讨教”学习了。幼儿班也是有作业,福家小子上了一学期幼儿班, 基础打得不闹, 就去读了一年级,老师发下来的作业有一半都不会写。

    庄玉林“小老师”做完作业的闲暇之余, 只得跟几个小同志“补课”。

    庄玉林也不明白,邱老师说笨鸟先飞,为什么都飞了一年了,还笨。

    福家小子、小蛋、小二玉春,韩媛媛, 几个小同志坐在小板凳上,听着“小老师”从一加一跟他们讲起,这个“临时班”就组成了。

    临时班每天都有课呢, 从语文到数学,庄玉林还讲邱老师说的星星月亮, 讲课外书上的知识, 跟讲天书一样,生产队地位最高的工人小同志刘喜喜都听得高兴呢,跟几个“工人小跟班”每天准时来“上课”,等听完课才各回各家。

    刘喜喜今天多待了会儿, 他带了自己的零食酸梅粉,晃着小腿儿, “我奶奶说, 我们家要买挂历,你们家有挂历吗?”

    “小二,你爸爸妈妈呢, 让他们也买挂历。”

    小二玉春还不知道什么是挂历,他跟刘喜喜关系好,刘喜喜还分了点酸梅粉给他一起吃,庄玉春没忘了要爱护媛媛妹妹,自己分了小的,“我爸爸妈妈去县城去了。”

    小二得意的挺起胸膛。

    刘喜喜说过,说村里除了他叔叔,都没有人去过县里。

    他爸爸妈妈就去了!

    挂历是现在最时髦的东西了,公社里稍微有点“身份”的都买了,工人刘家的刘三婶前几天就放出风声来了,他们家也要买挂历了。

    工人刘家喜事多呢,去年工人母亲抱上了小孙女,工人同志刘大壮这个“双职工”小家庭还分到了家属楼。

    就是姜辰的建筑队建的家属楼。

    刘大壮同志是第一批住进去的,其他想要分房子的工人还得继续等呢。

    工人母亲刘三婶见了庄炮仗两个,还让他们也去买挂历,“也不贵,就两块三块钱的事儿。”

    还夸呢,夸他大孙子,工人家庭的小同志刘喜喜,“没读书,比人家读过书的还聪明。”

    指的是工人庄家的庄玉林兄弟呢。

    为什么还聪明呢?刘三婶说了,“人家是读过书才识字,才会算数,我们家的工人小同志不读书照样认字算数,还会什么组词呢。”

    庄玉林聪明啊,“班长”呢,人家都夸他以后“有出息”呢。

    都是工人家庭,工人母亲刘三婶逮了机会就夸自家的小同志。

    田婆子跟刘三婶穿的是一条裤子,她还跟刘三婶说呢,说,“你们家喜喜真是个聪明孩子,我家的小孙孙笨,干脆让你们喜喜教教。”

    “行吧,我们家喜喜那就是不读书也认字读书的人,回头就让他给你们家孙孙也开开眼。”

    刘喜喜小同志吃着酸梅粉,就这样被冠上了“小老师”的名头。

    回头让他去教,刘喜喜跟几个同样大小的孩子你看我,我看你的面面相觑,教不出来。

    刘喜喜把人全带到了庄玉林“小老师”的临时班上。

    傍晚,庄民国他们从县里回来了。

    庄民国背了一篓子的年货,陈夏花提了几个大袋子。

    “临时班”已经下课了,庄玉林几个围着他们的背篓和袋子转,跟小尾巴一样,庄玉林还“尊老爱幼”呢,知道爸爸妈妈累了,给他们端了水来,叫他们:“喝水。”

    小二玉春见缝插针,举着小拳头给他们按腿,“给爸爸妈妈捶。”

    韩媛媛也挤进去,跟哥哥一起给舅舅舅妈捶腿。

    孩子的柔声关怀几乎是所有当父母的,心里最柔软的一块地方,庄民国两个喝着水跟喝着糖水一样,一路甜到了心里去。

    捶了两下就把他们拉起来了,“都是好孩子。”

    庄民国上辈子最想的就是他们父子能平心气和的,不是每回见了都要刺两声,庄玉林当了“小老板”过后,没几年生意越做越大,搞的批发生意种类都有几十种,还代理了汽车品牌、引进了高科技技术,到最后越来越忙。

    当“小老板”的时候还爱出风头,骑摩托车、穿皮衣、穿运动鞋,带大哥大,别人说什么,多少还带着些少年气儿,就是把人刺得接不上话。

    等“小老板”把“小”去了,成了老板了,开小轿车,吹空调,请司机了,反倒不爱刺人了,话都少了,一年到头难得回家一回,回来也说不上两句话,庄民国要跟身为老板的儿子说话,都要“看时间”了,还要身边的秘书“转达”的。

    小二玉春仰着脸,“爸爸妈妈,你们买挂历了吗?”他说了,“刘喜喜他们家都要买挂历了。”

    “哟,你还知道挂历啊。”庄民国摸了摸他的小脸,“问你的“好妈妈”去。”

    庄玉春扭着屁股爬到“好妈妈”腿上,跟韩媛媛两个,一左一右的,问陈夏花买没买挂历。

    陈夏花眉开眼笑的:“买了买了。”

    挂历是从城里流行出来的,县里的工人们去年就买了,现在买的挂历是今年的了,每年都要换一本挂历的。

    县里卖的最好的挂历是样板戏,挂历上,穿着大军衣的、手势一起,就是样板戏起头的样子了。

    样板戏还做成了样板戏连环画。

    挂历上其他的印着《红色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