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nbsp; 一批溶液他们一半会试二十个左右的细菌培养基,避免溶液的不均匀情况。
这二十个培养基里的菌落全部呈圈状消失。
这说明他们成功了!
林映虽不知道什么叫做成功,但是她毕竟有着上辈子做人的经验,看这两人的样子应当是开心的大脑都宕机了。
于是林映迈着小短腿呼哧呼哧地跑到林肆和实验室众人面前。
“陛下,想来是成功了。”
第162章
青霉素的成功无疑是大安医学史的一项重大突破。
林肆和林映刚好见证了这一历史性的时刻, 林肆心情非常好,立刻下定决心让礼部写稿子,必须得宣传祝时溪的功绩, 也得让百姓知道。
林映不知道青霉素是什么, 但是从众人的态度来看,这是个非常厉害的东西。
林映不知怎的,也觉得心中似有一股成就感。
这种感觉让她很陌生, 但是她也并不讨厌。
礼部的人好不容易有了事情做, 虽然是写稿子,但是他们也安心了不少。
之前他们也负责过写上报纸的稿子,礼部尚书记得那是第一届高考, 当时为了将稿子写好,他还特地去采访了那高考状元呢。
也因得那次写稿子, 他知道了写稿子的格式,比如开头要空两格。
这写稿子免不了要去采访,礼部尚书便将下属分成两拨,一拨去太医署采访那些个医者、实验室人员。
另一拨则是去安京大学堂采访医学科的学生。
礼部的官员哪里懂什么专业术语,只能将采访的内容全部记录回来, 回来交给礼部尚书。
礼部尚书一看也是头大, 这细菌真菌的区别,培养基纯净菌落, 他全都不懂。
不懂他也得弄懂,梁相审核最为严格, 他可不敢马虎。
于是乎他就厚着脸皮去太医署问。
祝时溪他自然是见不到的, 也就见到了唐行和武安波。
礼部尚书这时秉承着虚心求教的精神,硬生生听了接近两个小时的干货,纵使这武安波已讲得非常通俗易懂, 礼部尚书还是听得头晕。
回到府邸的路上,他想,幸好如今有了火石灯,他得赶紧回家整理一个草稿出来,不然按他如今这个年纪,只怕睡一觉起来就全忘了。
今日晚上还是挑灯奋战吧。
*
康竹青虽人在黎县,但是消息灵通得很,一听闻安京修了个什么人民公园,她便想去看。
不光要去看,她还要带上自己这些年结交的好友一起去,不带石土。
正好如今黎县兴起了个什么旅行社,她正好去试试看。
康竹青便先去问了住在隔壁的徐蓓。
年初之时,徐绰回家来,告诉徐蓓自己有了个喜欢的女郎。
这可把徐蓓高兴坏了,徐言如今在商部,一问就说没时间,忙得很,要为大安奉献一生。
好在徐绰终于开了窍。
徐绰又说那女郎是医者,专治女子顽疾和孩童疾病,很是厉害,不过因为之前大宸的混乱,死了丈夫。
徐蓓当然不介意,毕竟他们可是长着一张胡人的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谁把龙袍披朕身上了(基建)》 160-170(第3/15页)
虽说如今胡人在大安随处可见,大家也见怪不怪,但是真让他们和胡人结亲,终归还是不愿意的。
所以现在的胡人大部分都还是内部消化,就算有和汉人结亲的,也是极少数了。
康竹青已然放弃了催促,她一说婚嫁之事,姐弟两便用陛下来压她。
康竹青这辈子最敬重的便是陛下,因此日子久了,康竹青也天天给自己洗脑。
石头和石金能够为陛下做事,为陛下奉献一生,那是他们的荣幸。
洗脑洗久了,康竹青和石土的观念还真转变了过来,如今对于孩子婚嫁一事已然看淡。
徐蓓听了康竹青的建议,很是心动,思考了一日以后便答应了下来。
她自从从草原流落至黎县,除了陵州以外,还未曾去过别的地方。
更别提安京了。
安京是大安的国都,她一直都想去看看的。
之前康竹青是去安京探望石金,人家一家人的团聚,她哪里好厚脸皮跟着去。
康竹青在约徐蓓之前,就已给孙玉华寄信。
如今这大安物流很是方便,黎县也有。
只不过能寄的范围有限,只有临近的一个路。
但是大安物流的店员告诉康竹青,现在大安物流还没有覆盖全国,若是送信的地方不能直达又不是太远,那么可以加钱,到时会看有没有人顺路带过去,但是时间上就慢得多。
康竹青欣然接受,并且付了钱。
等待的时间是漫长的,等她收到孙玉华的回信时,已是一个月后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