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30-40  柔弱郎君的彪悍夫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  他接过碗端稳:“谢谢嫂子。”

    苗翠兰摆手,又看了眼旁边不吭声的陈淮安,小声问道:“怎么样?他昨晚没欺负你吧?这男人那方面可不能惯着,一旦惯着,有你累的!”

    陶十七一听,脸瞬间红透,嫂子怎么说起那事来!

    但是一想到陈淮安的隐疾,他有点应激,他生怕别人知道后看不起他,所以下意识的维护道:“嫂子!阿淮他!他行!他特别稳重!气息足!还还力气大!”

    在一旁的陈淮安被陶十七的虎狼之词唬住,这十七在说什么!

    他掩唇轻咳一声,试图阻止他越描越黑的话。

    结果先打断他的还是苗翠兰,妇人脸色促狭:“你们小夫妻的事儿,不用告诉嫂子,”但说话间还是有意无意的打量了一眼陈淮安。

    老二这身板,力气大?

    看来还是人不可貌相,苗翠兰拉过陶十七,在他耳边悄声说道:“你平日里注意点儿,不能让他太行。”

    不然这要春种了,这陶哥儿得两头受累。

    陶十七这才发现自己说了什么,连忙补救道:“我是说阿淮他很体贴,没没有让我累着。”声音越说越小,几不可闻。

    苗翠兰听他这么说,满意道:“那就行,那嫂子就放心了。”

    等苗翠兰一走,陶十七一脸忐忑的看着陈淮安:“阿淮,对不起,我差点把你‘不行’的事情说漏嘴。”

    陈淮安脸色一黑,原来这人刚才那么说是想维护他身为男人的‘尊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柔弱郎君的彪悍夫郎》 30-40(第2/17页)

    他还记得昨晚醉酒的事情,但是怎么只记得‘他不行’这一点了?

    陈淮安看着低头道歉的人,心里五味杂陈,他想说他没有不行,但现在说出来他也不会信。

    他最后还是无奈的叹了口气,十七这么维护他,说明他在意自己不是,这么想他心里好受多了。

    陶十七看他半晌没说话,抬头望过去,却看见那人伸手过来,难道阿淮生气了?要揍他一顿?那那也行吧,只要阿淮能解气。

    看着陶十七吓得紧闭双眼,陈淮安气笑了,最终在他脑门上,轻轻弹了一下:“笨蛋。”语气里没有嫌弃,只有纵容。

    陶十七睁开眼睛,愣愣的揉了一下额头,‘哦’了一声,心道:阿淮真好,没生气。

    听说隔壁村有个郎中,治这方面很有法子,找机会去看看好了,不能让阿淮被人笑话——

    作者有话说:这简短的一章[可怜]最近明显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在反思,但我会调整好心态的!还有就是明天后天都会更~[抱抱]

    第32章 姨母

    婚事一过, 便是春种,稻田里的秧苗已经蓄势待发,就等着移栽。

    插秧之前陈淮安需要先把下批定好的腌笋做好, 这农忙起来就顾不上这茬儿了。

    陶十七这两日在给农田灌水, 两人分头忙活。

    陈淮安背着背篓穿行在葱郁山间,这笋挖多了,他对这片林子已经很熟悉,哪里的笋多, 哪里的笋嫩, 他都有门儿清。

    他沿着山路一直往上走,走到一片竹林,他提起衣摆,挽起长袖, 清晨雾气未退,竹叶带着露水,难免沾湿衣襟。

    陈淮安四处观察, 寻到一处竹叶茂盛,枝条粗壮的地带, 果然刚停住脚步, 便发现一丛嫩笋。

    他专挑个头小,鲜嫩的笋下手,虽然这茬的小笋不多,但从中挑选更细嫩些的总是好的。

    他从几个月前挖笋的手忙脚乱,到如今拿着铲子一挥, 动作已经娴熟利落。

    本来小笋抽条,大笋跌价,不会有太多人来挖笋, 但今日却十分反常,林子里有很多身影,低头弯腰都在挖笋。

    看他来了,大家纷纷看向他,氛围怪异,目光集中在他手上,似乎在看他挑笋的手法?

    其中一些关系熟络的会客气的和他打招呼,那些不太熟的便无只言片语,只是时不时的打量他。

    陈淮安盯着这些奇怪的视线心中生疑,他们挖笋还需要学他这个半吊子新手?

    他不明所以,还是继续挖自己的笋。

    这时一个故作热情的声音响起:“哟,这不是淮安吗?这么早来挖笋?多勤快呐!”

    陈淮安抬头看去,一个身着粗布麻衣的中年妇人提着筐向她走来。

    这人能叫出他的名字,想来是两人认识,他在脑中搜索此号人物,不久有了印象。

    这人正是原主养母的姐姐李淑慧,便是他的前姨母。

    同姓姐妹,但李淑慧却没有李淑云幸运。

    李淑慧的父母是从苦日子里熬过来的,刚开始只是种田,后来才开始经营猪肉摊子。

    李母是个勤快人,在她的辛勤劳作下,生意慢慢好起来,家境也日益宽裕,但李母因常年劳累,积劳成疾,没过几天好日子,便去了。

    她的父亲续弦娶了后母,后来才有了妹妹李淑云。

    俗话说有娘的孩子是个宝,李家无男丁,便给李淑云招婿,招到了赵大钱,后来在后母的运作下,家里的猪肉摊子一并给了妹妹。

    而李淑慧被后母嫁给村里的穷书生,按理来说书生若是高中便是门好亲事,但这书生十分不上进,整日游手好闲,吊着功名好吃懒做。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