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00节  同时穿越,但是反派科学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真的,比真金还真。”
    赵方旭郑重地点了点头,
    “这不是第一轮测试刚一结束,我就马不停蹄地来找您了吗?
    李叔,这事,公司的层面已经彻底压不住了,必须往上走。
    所以……想让您帮忙牵个桥,搭个线……”
    
    第203章 项目考察
    几天后,哪都通位于京郊的一处绝密地下基地,气氛肃穆到近乎凝滞。
    冰冷的金属墙壁反射着白炽灯毫无温度的光,将会议室内的每一张脸都照得轮廓分明。
    诸葛青跟在赵方旭身后,平静地走入会议室,目光迅速扫过在座的众人。
    长条会议桌的主位方向,端坐着三名身着笔挺军装的中年人,肩上的将星在灯光下熠熠生辉。
    在他们身后,则是一个由十数人组成的技术专家团。
    他们大多上了年纪,神情严谨,镜片后的眼神锐利如刀。
    其中好几张面孔,诸葛青都在国内顶级的科学期刊封面上见过,是工程技术领域的专家。
    当诸葛青打量他们时,这群代表着国家最高权力和智慧的人,也同样将审视的目光投向了这个过于年轻的身影。
    最终,还是坐在中央,肩上将星最为璀璨的那位将军率先打破了沉默。
    “诸葛青同志,久仰大名。客套话我们就不多说了,时间宝贵。
    开始吧,先为我们讲解一下,你这个‘宝贝’的原理。”
    他的声音沉稳如山,带着军人特有的穿透力。
    “好的,首长。”
    诸葛青微微颔首,示意身旁的工作人员将早已准备好的平板电脑分发下去。
    “关于‘刑天’铠甲的技术细节,各位可以先参阅资料。”
    他顿了顿,等待众人将目光投向手中的设备,这才继续道,
    “因为在座的各位并非异人界中人,所以关于‘奇门遁甲’、‘炁’的运行等过于玄奥的部分,我将尽量用各位能够理解的现代工程学概念进行阐释。”
    他清了清嗓子,整个会议室落针可闻。
    “简单来说,‘刑天’铠甲的运作原理,和我们常规认知中的外骨骼装甲系统并无本质区别。
    一套完整的外骨骼,无外乎四个核心部分:一,提供动力的能量单元,也就是电池;
    二,执行动作的驱动单元,包括关节、液压或电机系统;
    三,下达指令的控制单元,也就是芯片和核心算法;
    最后,是连接这一切的整体框架。”
    “而‘刑天’铠甲,只是将这几个部分,替换成了另一种截然不同的技术体系。”
    “它的能量单元,不再是化学电池或核电池,而是‘先天一炁’。
    控制单元,放弃了目前所有的电子芯片和计算机,改由穿戴者的大脑直接接管。
    驱动单元,则是由穿戴者的人体与外部铠甲协同作用,共同完成。”
    “等一下,诸葛同志。
    你说由大脑直接接管?
    这个概念我们不陌生,就是脑机接口。
    但目前最前沿的脑机技术,无论是侵入式还是非侵入式,都存在巨大的信号延迟和解析错误率。
    你是如何做到让大脑的复杂指令,精准无误地操控一套高强度作战铠甲的?”
    话音刚落,技术专家席上一位专家便立刻推了推眼镜,眉头紧锁地打断道。
    他的研究方向是人工智能和脑科学,这是他的专业领域。
    “传统的脑机接口,是‘翻译’模式,大脑发出指令,机器接收电信号、翻译、再执行。
    延迟和损耗就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
    但‘刑天’不同,它不是‘翻译’,而是‘同化’。
    ‘先天一炁’这种能量就是最好的媒介,它能近乎无损地将意志转化为现实,让铠甲成为大脑直接控制的‘新肢体’。
    所以,它不存在转化效率的问题,因为人的思维是同步进行的。”
    诸葛青并未慌乱,反而笑了笑。
    听到这个解释,众专家开始了议论,先天一炁这能量对他们来说着实有些超纲。
    “理论说得再多,终究是纸上谈兵。”
    另一位材料学专家沉声问道,
    “这铠甲材料强度、抗压性和在极端环境下的稳定性如何?
    比如超高低温、强电磁干扰,这些都会影响‘炁’的运行吧?”
    “并不会,先天一炁这种能量只会受到智慧生命的意识影响,基本不与外界交互。”
    “不过我很同意你的第一个观点,理论的终点,就是实践。各位何不亲自体验一下?”
    诸葛青回答道,这是先天一炁本身的特性,在变化为其他形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