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2章【VIP】  继承亡夫遗产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继承亡夫遗产后》 第132章【VIP】(第1/2页)

    第 132 章

    李晴晴已经嫁到周家三年了, 她刚嫁到周家就随着周嘉一块儿上了京,夫妻俩来之前得到嫂嫂的叮嘱,先在周府住了些日子, 先在长辈下边敬敬孝。

    李晴晴跟喜春不一样, 喜春进门后被嬷嬷们教导过的,李晴晴嫁过来后时间赶,嬷嬷们都来不及教导她规矩礼仪就随着周嘉上了京, 喜春也知道赶,只能安排嬷嬷随着他们一起走,在路上跟李晴晴说一些。

    刚到盛京的时候, 李晴晴心头很别扭, 哪怕周家人不带眼色看人,但人家一言一行总是显露出不同来, 她一个乡下丫头, 就像闯入了华丽盛大的庭院中的丑小鸭。

    格格不入。

    那段时间李晴晴很痛苦, 但周嘉忙, 她又不好拿这些事去叨扰他, 周家出身富贵, 从来没有想过会有人因为规矩礼仪而觉得与家里有距离感,他记得嫂嫂初次登家门的时候, 表现得也落落大方, 尤其得祖母喜欢,时常拉着她关心。

    那一段时间李晴晴甚少出门,只能一遍又一遍的请嬷嬷教导她, 生怕她出去后出了丁点错,叫人看在眼里,暗地里笑话她, 整个人廋了一大圈,最后还是周嘉觉得不对劲,问过了人,才把事情理通。

    小两口搬到了外边住。

    房子是周秉早就安置好的,也是一栋五进的大宅子,也是早早考虑到他们如今大了,上京发展后有自己的小家,不跟府上一大家子住在一起。

    李晴晴的局促府上那边也是看得清楚了的,也没留他们,李晴晴隔三茬五过来坐坐,反倒人轻松了许多。

    但这几日李晴晴却有些急躁起来。

    伺候她的丫头是后来入京后重新挑的,见她这几日食不下咽的,不由问道:“夫人可是心头不虞,是不是要跟爷商议商议。”

    他们爷成亲后,就不是普通的公子哥了,下人们都唤一声儿二爷。

    李晴晴摇头:“我是显得很焦躁?”

    丫头肯定点头。

    夫人的不对劲,她们这些跟前儿伺候的看得一清二楚。

    李晴晴也知道自己这个状态不对,但这回的事儿跟当年入京搬出来,住在府上不同,那回二爷是心疼她才搬了出来,但这回是没可能的了。

    爷他早就期盼着了。

    她在秦州府那位嫂子要上京了。

    今年科举下场,三弟周泽考上了举人,侄儿周兰钰则考上了秀才,四弟周辰还是个童生,没有寸进,家里商议过了,说举家进京来,让侄儿跟四弟在京城书院里进学,接受更好的教导,等再学三年回去考试。

    秦州府的周家搬来,除了嫂子兄长们外,还有三弟周泽的妻子江氏。

    江氏出身官家,虽不是顶大的官,却也是跟她的出身不一样,据说是三弟周泽跟江氏自己看对眼了,这才求到了嫂嫂跟前儿,最后由嫂嫂点头应下的。

    弟妹的出身比她高,嫂嫂在李晴晴眼中又是长辈,出了名儿的有威风的人,按他们爷的话说,“兄嫂哪里是把我们当弟弟,是当儿子养大的。”

    是啊,当儿子养大的,那就是她“婆母”了,就是李晴晴去周府上头,大伯母和祖母等人,说起嫂嫂时也是心疼得紧,还笑着跟她说,“你呀,从前是上头没人管着,现在好了,你嫂嫂来了,你也正好跟着她学着点,以后管家管事的就不在话下了。”

    有这样一个强势能干,足以是她“婆母”的嫂嫂,还有一个出身比她好的弟妹,甚至这位弟妹已经在嫂嫂眼下生活了这么久,情分自然比她这个一直隔得远的大媳妇亲近。

    李晴晴各方面的压力都有,紧张得很,这样的压力叫她随着周家入京的日子越来越近,也越来越急躁,生怕自己以后有哪里做得不好惹人不满,这些话她平日不能对周嘉说,如今只能跟身边伺候的丫头们诉说。

    “夫人你可是官夫人,咱们大夫人不过是商家夫人罢了”丫头不以为然,他们夫人再不济好歹也是官夫人,那位大夫人是小地方来的,是商家夫人,两人是妯娌,谁夫家的官大谁威风,哪有官夫人怕商夫人的。

    “你懂什么,算了,下去吧。”李晴晴白说一场,苦闷的挥挥手叫人下去。

    也不看看他们这个情况是普通人家那种大儿子娶妻,二儿子紧跟着娶妻的那种妯娌关系吗?

    喜春等人要举家搬往盛京,并不是容易的事,周家的家业实在太大,从各处胭脂铺、布匹铺,石炭铺和汤池等,这么庞大的家业说走不现实。

    喜春他们也不是抛下铺子走的,只是带儿子小叔子入京求学几年,往后还是要回来的。

    消息刚传出去的时候,好多人都到他们面前来打听,黄夫人跟何夫人几个也问过喜春,说,“你们往后搬到盛京,不回来了?这家业怎么办?”

    “不是长住,往后还回来的。”喜春跟她们解释,说去求学,又陪着在盛京住几年,祖母大伯母等人都老了,多年未见,他们也要去敬敬孝的。

    “家里多好啊,有吃有喝,自己的地盘,还不用跟人争,不用跟弟媳儿媳的闹,自己这日子过得不知道多好,我才不去吃那份苦呢,外边铺子还有掌柜伙计们呢,个个都能独当一面的,撑上几年还是没问题的。”

    他们铺子上做活的都是多年的老伙计,人品自是没得说,还有育养院里的孩子,长大后多会来他们铺子里找个事做,或去做点小买卖,如今周兰钰等人还承袭着几位叔叔的路子,隔三差五就去育养院讲学,育养院的孩子们读书认字,找份伙计容易,都把育养院当家,他们之后又尽心的辅导院里的弟妹们,教他们一技之长,出来后能靠着自己自食其力。

    铺子上人放好了,喜春还当真不担心,他们又不是不回来,“见不到我,咱们还要时常通信呢,盛京里有甚我头一个就写信跟你们说的。”

    交代完,回头喜春夫妻两个往宁家走了趟,跟宁父陈氏都说了,宁家这几年也相继的办了喜事,子仪、大妞都娶妻嫁人,再下一回就该吃下边子君子白的喜酒了。

    周家一行上京定了下来,只收拾了一家人的衣裳,带了些平常用的就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