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第127章 幸平儿
    「尚有一事要禀报陛下。」
    见二人亲嘴儿完毕,琴妹妹红着脸喘气着依偎在皇帝怀中,宝钗适时说道。
    「什麽事?」
    楚延拿起茶杯喝了一口,把刚才宝琴喝的茶也拿来,喂给她,让她润下樱唇。
    宝钗欣赏了一番二人亲昵,声音却没变,只脸上羞红着,温声说:「是帐目上的事,我叫平儿进来给陛下解释?」
    「平儿?是王熙凤欠了银子?叫她进来。」
    楚延猜出来了,平儿虽是一等丫鬟,但还不至于牵扯进帐目的事,唯一解释,就是凤姐儿搞出来的。
    「是凤姐姐欠了银子。」
    宝钗先回答,再起身,出外边喊了一声:「平儿姐姐,陛下召见你,跟我进来罢。」
    立在外头的平儿心中一紧,忙走进来,用眼神询问宝姑娘。
    「只管进去,陛下好说话,照实了说。」宝钗笑道,说话声音放低。
    平儿点了点头,与她一同进了东次间,不敢直视皇帝,忐忑不安的走到前面,跪下恭敬磕头。
    她进来后,宝琴离开皇帝怀抱,坐回了软塌对面
    楚延没有再强迫她,看着跪在地上的人,笑道:「起来,抬起头,让朕看看你。」
    平儿不敢违背,起身后,把头抬起,依旧不敢直视,目光看向宝琴,见她脸上红晕遍布。
    「原来你就是平儿。」
    楚延笑起来,「刚才就见到丫鬟中有个容貌出众的,果不其然是贾府中有头有脸的大丫鬟平儿,我听说过你。」
    听到这话,平儿心中的紧张才消去一些,忙回道:「奴婢是叫平儿,是琏二奶奶屋里伺候的丫鬟,陛下过誉了,平儿不敢当。」
    楚延点头,问她:「刚才宝姑娘说,你进宫是要替王熙凤来解释银子的事?」
    骤然听到有人直呼主子的名讳,平儿还有些不习惯,因平日里在贾家,少有人点名道姓的称人名字,想到眼前的人是皇帝,倒也不奇怪了。
    能被皇帝记住名字,也是荣幸。
    平儿回道:「回陛下,事情是这样的,贾家被抄前,二奶奶……就是陛下所说的王熙凤,管着贾家的月银发放,因别处用到银子,她就挪了月银的钱,外加一些别的花销出去,被抄家后,这笔银子就要不回来了。」
    「你们二奶奶挪了这笔钱去做什麽?总计欠多少钱。」
    楚延问道。
    平儿不禁又看了一眼宝钗,才照实说道:「二奶奶把银子用放贷收利钱,约欠了贾家官中五千两,如今奶奶收回来了两千两,还欠三千两。」
    「原来是放贷。」楚延笑了下,又问她:「她放出去的银子是几分利?」
    平儿心中忽地紧张起来,皇帝是要追究责任?
    她只能如实回答:「奶奶放出的银子,是五分利。」
    楚延道:「她放出去是要收回五分利的钱,底下人再放贷,至少要多两分抽成,比故顺朝规定的民间借贷高出四分利,属于是高利贷。」
    平儿立刻跪下,不敢辩解,只求宝姑娘能开口求情。
    宝钗却也是不敢开口。
    这与她原先以为的事差了许多,皇帝竟问得如此详细。
    楚延淡淡道:「我举义军之初,其中一个口号就是『均田赋,免债务』,义军打下一座城后,凡城中放高利贷者,均抄家,得利者杀头,若你家二奶奶是在金陵,她此刻已经是身首异处。」
    平儿被吓住了,明艳的脸上苍白,给皇帝磕头请罪,终于开口:「二奶奶与奴婢皆罪孽深重,奴婢不敢辩解。」
    宝钗此时更不敢说话,原来皇帝以往抄家时,是要杀一批人的……
    宝琴张了张嘴,想求情,但看到皇上还未说完话,就暂时不开口。
    楚延看向平儿:「你起来吧,你没有罪,不过听从你主子的命令行事,她赚的银子又不会分你。」
    平儿再磕头后,才站起身,满脸羞愧,又残留着后怕的神色。
    楚延笑道:「你别紧张,朕进城前说过,除罪大恶极的人,其他人一个不杀,你那贪钱的二奶奶虽可恶了些,但不至于让朕再下旨将她杀了。」
    古代的高利贷都是难以想像的狠,有种玩意叫「印子钱」,利率看似合法,却是每日都在利滚利,借十两银子一年后得还三十六两。
    王熙凤的七分利,在古代属于常见高利贷,有人告到衙门,官府也只会判高出利率部分无效,其他都不会罚。
    但堂堂国公府二奶奶放高利贷,传出去肯定不好听,故而这件事只有平儿知道,王熙凤不敢往外传。
    「奴婢替二奶奶谢过陛下开恩!」
    平儿脸上露出感动之色,心里暗暗道,怪不得别人说伴君如伴虎,她刚才一惊一乍,后背一身的冷汗。
    楚延点头,朝外边喊道:「叫夏守忠进来。」
    片刻后,夏守忠进来磕头行礼。
    楚延先问他:「你在外头可有门路?贾家有件事情要人去办,平儿,你说给他听。」
    平儿忙把事情如实说出来。
    夏守忠很快揣摩出皇上意思,笑着道:「陛下,奴才以往出去办事,都是派个小太监去跟人传话,如今虽改朝换代了,奴才在城里没认识太多人,可料想派个人去官府,叫一班子衙役去要回贾家琏二奶奶放出的银子,也是轻而易举,不会惊动太多人。」
    这件小事不值得皇帝下一道圣旨,但又要把这件事给办成,他们太监天生就是为此而生!
    皇帝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