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60-270  好时节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护送您走台阶,就是要辛苦少奶奶了。”

    少奶奶不怕辛苦,她只是担心孩子,哪怕再辛苦,也不过就是一两个时辰的事,可若是从这里到高平,这么大的雨,还不知能不能走过去。

    “老陈,你替我背上宝儿,把宝儿藏在蓑衣里,你只要护住宝儿,不用管我!”

    骡车掉转方向,回到城里,城里的水已经没过膝盖,好在地势平坦,骡子还能前行,好不容易到了山下,远远的便看到飘在水中的几辆车驾,看来已经有人和他们一样,带着骡马上山了。

    老陈用布带子把孩子绑在背上,穿上蓑衣,孩子离开阿娘,也只是哭了两声,便乖乖地藏在蓑衣里。

    少奶奶在两个丫鬟的搀扶下踏上石阶,雨水很快便模糊了视线,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

    忽然,老陈喊道:“上面下来人了,少奶奶小心!”

    丫鬟连忙扶着少奶奶闪到一旁,来人却在她们面前停下脚步,那是两个穿着蓑衣的年轻汉子。

    他们肩上扛着的,竟然是滑竿。

    “坐滑竿吗?保证稳当!”

    少奶奶大喜,刚要答应,老陈却道:“少奶奶小心,他们不是本地口音。”

    其中一个汉子说道:“我们的确不是本地人,是我家二小姐心善,担心台阶湿滑发生事故,特意让我们守在这里,看到老弱妇孺上山,就帮一把,你们放心吧,这两天我们已经抬了很多人上山了。”

    老陈还要说什么,少奶奶却想起在城门外遇到的那个年轻女子:“你们说的二小姐,这会儿是不是出城了?”

    “咦,你们也是二小姐让来的?这个时候出城很危险,二小姐便亲自去了城外,见到有人出城,便让他们来山上。”

    少奶奶点点头,她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忽然就信了那位只闻其声未见其人的二小姐。

    “好,劳烦两位,抬我上山吧。”

    她抬腿上了滑竿,让老陈把孩子给她,老陈不肯,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筐里的道理,少奶奶不懂,他老陈却是懂的。

    这两人若是坏人,他救不下少奶奶,却还能护着小主人逃走。

    而此时的山上,却是另一番景象。

    茶馆里已经没有了往日清静闲适的气氛,秀秀带着伙计们用最大的锅煮了姜汤,淋了雨的人喝上一碗,全身都暖了。

    夏大川看看天色,嘴里嘟哝:“二小姐怎么还没回来啊,这么大的雨,早知如此,说什么我也要跟着她一起去。”

    另一名护卫劝道:“二小姐的脾气你还不知道,你要跟着,她也不让,放心吧,凌波姑娘和四大护卫都在呢,二小姐不会有事。”

    是的,此番出行,老爷子把自己的四大护卫全都给了赵时晴,有他们在,老爷子才会放心让宝贝大孙女来童州。

    “又有人上山了!”

    外面传来小女娃的童音,这是茶馆东家的小女儿,大人们全都忙得飞起,她年纪小,就帮着跑腿。

    “快点端几碗姜汤,上山的有小宝宝。”

    “哎哟,小宝宝喝不了姜汤,多烧点热水给孩子洗洗。”

    第263章 戒指

    赵时晴已经在山上和城门口来往几日了,这是一件辛苦且危险的事,其他人想要代劳,都被赵时晴拒绝了。

    这个时候去逃难的人,胆战心惊却又存了要拼一把的决心,他们内心恐惧。

    令他们恐惧的,不仅是水患,还有高平,还有去往高平的路,这条路上不仅有大雨倾盆电闪雷鸣,还有贼匪,有拐子,有随时随地会发生的危险。

    这时候,有人告诉他们,其实并非只有五百里外的高平可以栖身,如果他们回城,花费两三个时辰,也有一处安身之地。

    他们会在信与不信之间犹豫,信那自是千好万好,一旦不信,那么告诉他们这件事的人,就是居心不良,是匪人。

    而这个时候,女子比男人更容易消除戒心,尤其是那些拖儿带女的女眷,娇俏可人的小姑娘,远比粗声大气的汉子更让她们放心。

    赵时晴的功夫没有白费,这几日,经她指引来到山上的人越来越多,其中有七成都是老弱妇孺。

    此时,赵时晴正站在一驾搁浅的马车前,隔着帘子,和车里的人说话。

    那是一个中年妇人,她姓郝,此时她左右手各搂着一个女孩,紧张地听着车外的动静。

    这两个孩子是她的两个外孙女,女儿去世后,女婿调到京城,原本是想把两个外孙女一起带走的,郝夫人没有答应,女婿膝下无子,肯定是要续弦的,有了后娘就有了后爹,到那时两个外孙女定然会受委屈。

    郝夫人把两个外孙女留在身边,这一留便是五年。

    不久之前,郝夫人听到童州水患的传言,便给女婿写信,让他派人来接两个女儿进京,可是女婿派来的人却迟迟未到,她等啊等,一直等到现在,她知道不能再等下去了,她后悔,就应该直接让人把两个外孙女送到京城。

    听到车外传来年轻女子的声音,郝夫人大着胆子撩开窗户上的油布看了过去,只见三个身穿蓑衣的人骑在马上,虽然雨水模糊了视线,可是郝夫人还是看出,其中两个是女子。

    “你们是什么人?”郝夫人问道。

    赵时晴微笑:“我姓赵,名时晴,我从山上茶馆过来,那里已经聚集了不少像你们这样的,想去高平却又寸步难行的人。山上茶馆是老字号,东家乐善好施,上山之路虽然难行,但比起去高平,却是容易许多,山上有屋子,有热水,有热饭,还有我们提前准备的药材,最重要的是,山上地势高,即使洪水淹了童州城,山上仍是最安全的地方。

    夫人若是不信,可以先派个人到山上看看,如果信我,也可现在过去。”

    郝夫人半信半疑,她寡居多年,惟一的女儿又已去世,平日里足不出户,对于山上的了解,也只限于曾经在山下路过。

    她看向两个外孙女:“你们说呢,咱们是继续往前走,还是回城去山上?”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