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5节  公主是个病美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nbsp;赵如裳大惊失色:“你疯啦,敏溪,且不说我七哥愿不愿意,你知道你这么做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吗?你叫你爹娘怎么做人?”

    这个世道本就对女人不公,私奔这种事无疑是一把利剑,狠狠地戳着脊梁骨,不止周敏溪名誉尽毁,连周家人也会沦为笑柄。

    赵如裳知道周敏溪怒不可遏,被气着了才会口不择言说这些。

    周敏溪生在金银窝,众星拱月长大的高门千金,有一身高傲矜贵,十几年顺风顺水,没遇到过什么波折,唯有男女感情有些意气用事。

    但婚姻大事并非儿戏,她争取自己的幸福没错,可若因此搭上自己的一生,实在太不值得。

    周敏溪抬眸看着赵如裳沉沉的目光,忽然泄了气,满身戾气尽消,取而代之的是前所未有的颓然和悲哀。

    “我都知道的……”周敏溪忽然红了眼眶,抓着赵如裳的手:“我就是想不通,为什么我自己的婚事要由父母来做主?那安义伯世子我从未见过,长什么样子,是什么德行,我压根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要逼我呢……”

    赵如裳伸出手臂抱着她,柔声道:“这事还没定下来,尚且有回旋的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公主是个病美人》 第55节(第2/2页)

    地,你好好和舅母说,她或许能改变主意呢?”

    周敏溪一身傲气忽然折腰,伏在赵如裳肩头哭的很是难过:“我话说得冲动,可从未想过要连累他……我不应该拖他下水的……”

    “敏溪……”赵如裳叹息,实在不知该怎么是好,自己的问题尚且能自己解决,发生在别人身上,她才觉得自己无能为力,几句劝慰或许在周敏溪看来并不值得一提,甚至也起不了什么作用。

    她也并非不能阻止,父皇母后对自己有求必应,倘若说上几句好话,他们总能站在自己这一边。

    可然后呢?

    人生是周敏溪自己的,她所走的每一条道路,都应该是经过深思熟虑决定的。

    这次也不能例外。

    “缘分之事说不准的,敏溪你先看看安义伯世子,或许一眼就看上了呢?”

    周敏溪眼睛红得像兔子,闻言只是愁眉苦脸的摇头:“不喜欢,不想见!”

    周敏溪态度还是强硬得很,不愿跟周夫人妥协,赵如裳听着母女俩说了半晌还闹得不欢而散,什么忙没帮上,最后自己的心情倒沉闷起来。

    回宫时皇后问起,赵如裳如实说了,皇后只道周家家事,他们也不能过多插手,暂且先静观其变了。

    迈入三月里,皇帝的身体因着沉疴旧疾,依旧不见好转,过年养了一场倒恢复了些,可因边关的瘟疫急火攻心,时好时坏,再恢复不到从前的状态。

    自打开年,文武百官们就能到感受到皇帝逐渐外放的权利,平日只上朝听政的几位王爷,手中处理了更多的朝政要事,非皇帝亲自处理的大事,通通交给了皇子们。

    朝中有什么风向,大臣们总是眼尖的看了出来,隐隐能够猜测皇帝的心思。

    例如此次瘟疫,令人焦头烂额,数不清的事等着处理,皇帝心有余而立不足,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通通交给了辰王处理。

    其实瘟疫可大可小,稍有错漏也会影响无辜的老百姓,说白了也是吃力不讨好的差事。

    然而这事落在皇子身上,总有不同寻常的意味。眼下成年的皇子五人,这些年陆陆续续封王,除了腿脚残缺的厉王,几位王爷都领了官职,行走在朝堂之上,办成过不少事,也得到了皇帝的嘉奖。

    若是从前,皇帝春秋鼎盛之期安排皇子做事,大臣们也不觉得有何意外,但现在内忧外患,皇帝身体大不如前,中宫没有嫡子,储君之位悬空,皇帝稍微有一点偏心之处,都会让人心生猜测。

    尤其这一回并非空穴来风,有些朝臣们在想,或许这个时候皇帝已经写好了立储诏书,说不定就放在某个角落里,只等着一个合适的契机公布天下。

    赵如裳在寝宫里百无聊赖,裴渊一走,心里就空落落的,陈院使来请平安脉说她一切都好。

    赵如裳垂头丧气,一点也不觉得开心,一晃又是半个月,裴渊走了那么久,也不知江阳现在会是什么样的情况,前两日的加急文书上说瘟疫还在扩散,暂且还没找到应对之法,也不知道他处于重重危险中,是否安然无恙。

    赵如裳觉得自己不能想太多,但又想知道边关的情况,便时常往太极殿跑,试图从加急文书里,打听打听江阳的现状。

    皇帝忙起来废寝忘食,顾不上休息,赵如裳怕皇后照顾父皇吃不消,索性代替了皇后,日日督促着皇帝按时用膳按时休息。

    赵如裳刚到太极殿,就见大门紧闭,里头依稀有说话声。

    她正觉得耳熟,太监总管就迎了上来,笑着行礼:“公主来得巧,里头庄王辰王和厉王在呢,正和皇上说话,您要不上偏殿等会儿?”

    赵如裳一笑,站在廊下:“不碍事,我等等,晒会儿太阳。”

    里头声音争执不休,像是庄王在和辰王说话,依稀有‘流民’‘赈灾’‘安顿’的字眼,赵如裳听不真切,说了半晌倒听见了庄王气急败坏的一声斥骂。

    庄王脾气向来是谦和柔软的,在文武百官中风评很好,但正是因为这样的性格,导致他在政事处理上多显优柔寡断,摇摆不定,这往往是上位者最忌讳的。

    因为是长子,庄王自小还是颇受宠爱的,皇后没有嫡子,在庄王生母再有身孕待产时,一直是皇后在教导大皇子。

    可庄王处事不懂变通,多有懦弱之处,这是最令皇帝不喜的,尤其那个时候同龄的二皇子更显聪慧,还有五皇子后起之秀,其才智更是碾压一众兄弟。

    人心都是偏的,皇帝也不例外,他大部分的慈爱和温柔都给了唯一嫡出的女儿,剩下的柔情总要放在合适的人身上。尤其辰王之母万贵妃曾荣宠万千,还因为救了皇帝失去生命,或许在那一刻,皇帝心中就有了主意。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