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p; 姜禾叹了口气:“你姐做题遇到难题,跟自己置气呢。”
陶乐迎想了想,说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姐姐,你要不要拜一拜?”
陶欣迎一脸的迷惑:“拜什么?”
“就拜知识之神啊。”陶乐迎一脸认真,“我来教你。”
说着,她不由分说地把陶欣迎从床上拉起来,然后面朝东方,在房间中央的地上“噗通”一声跪下,双手合十,口中念念有词:“知识之神啊,请保佑陶欣迎题目全都会做,如果您显灵,她明天就少吃一包零食作为还愿。”
顿了顿,陶乐迎又补充道:“这包零食可以给陶乐迎吃。”
陶欣迎被她逗得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姜禾也忍不住笑了:“乐迎,你这都是跟谁学的?”
“我们班同学都这样啊。”陶乐迎站起身,“我们每次不会的时候都拜。”
姜禾又好气又好笑:“不好好学习,转求玄学了?”
陶乐迎吐了吐舌头,见状况不对,赶紧逃开了。
被陶乐迎这么一闹,陶欣迎的心情奇异地平静了下来。
她重新坐回书桌前,看着那道依然无解的难题,忽然就不再焦虑了。
陶欣迎翻开笔记本,记录下自己尝试过的所有思路,然后合上题集,决定暂时放过这道题,也放过自己。
周一回到学校,陶欣迎第一时间去找了孙老师,递上自己的笔记本,虚心求教:“老师,这道题我解不出来。”
孙老师看了看题目,又仔细翻看了陶欣迎的解题思路,眼中闪过赞赏:“欣迎,这道题确实超纲了,需要用到初中的知识。你能思考到这一步已经很了不起了。”
接着,孙老师耐心地讲解了需要使用的定理和添加辅助线的技巧。当最后一步证明完成时,陶欣迎重新体会到了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与姐姐不同,在数学上发愁的陶乐迎,语文、劳动、思想品德等科目中规中矩,体育课却是位列前茅,更是被体育老师推荐,作为学校代表,参加市小学生匹克球女子单打比赛。
比赛当天,陶乐迎早早起床,穿上运动服,吃完早饭,将心爱的球拍装入背包,在全家人的陪同下,去往市体育馆。
到达体育馆时,门口已经聚集了不少参赛选手和家属。
负责带队的张老师远远就看见了陶乐迎一家,朝他们不断挥手:“这里。乐迎先去签到,然后热身。你的单打在第一场地,九点开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1992 矿场家属院》 50-55(第6/7页)
他又招呼着陶家人在看台上找好位置。
众人才坐下不久,宋尚德也带着宋远舟来了:陶乐迎可以算是他领进门的,他自然是不能错过。
两个家庭又是一阵寒暄。
陶乐迎第一轮比赛的对手是个看起来怯生生的小男孩。
随着裁判一声令下,比赛开始,体育馆内气氛热烈,击球声、裁判哨声、加油呐喊声交织在一起。
陶乐迎站定在右半场发球区,深吸一口气,将那个带有许多小孔的塑料球在左手掌心掂了掂,目光锐利地锁定了对场那个看起来有些怯生生的小男孩。
他微微弓着身子,球拍握得有些紧,眼神里透露出一丝不安,不停地小幅度跳跃着,试图让自己放松下来。
第一球,陶乐迎采用了标准的下手发球,她手臂向后摆动,然后向前向上挥出,在腰部以下的位置击球。
就在球拍接触球的刹那,陶乐迎的手腕有一个非常隐蔽却极其有力的向上刷动的动作,为球施加了强烈的上旋。
只见那颗小球划出一道低平的弧线,精准地越过网口,然后,就像被一只无形的手向下按压一样,开始急速下坠,落地后向前向上强烈地弹跳起来,直逼对手的反手位。
那个小男孩显然被这记高质量的发球震慑住了,球弹起后的速度和前冲力超出了他的预期,他的挥拍动作完全被来球“挤”住了,显得十分别扭,完全无法控制回球的方向和力量。
那颗小球像受惊的鸟儿一样,直直地飞向侧面的挡板。
“一比零!”裁判清晰地报出比分。
小男孩望着滚远的球,愣了一下,然后挠了挠头,脸上泛起一丝窘迫的红晕。
他走回接发球位置,不自觉地紧了紧握拍的手,深吸一口气,努力想显得镇定一些,但微微抿起的嘴唇还是暴露了他的紧张。
陶乐迎则平静地走向左半场发球区,准备第二个发球。
倒是看台上的陶家人兴奋不已,激动得鼓掌欢呼。
不到二十分钟,陶乐迎就以十一比三,十一比五的比分轻松拿下比赛。
上午的比赛进行得顺利,陶乐迎连赢两场,成功晋级。
可下午场第一轮的对手就是去年的亚军,实验小学的王琪,对于第一次参加比赛的陶乐迎来说,将会是一场恶战。
下午比赛开始,体育馆里的气氛明显更加紧张,观众多了许多,各校的啦啦队也组织了起来,加油声此起彼伏。
王琪果然名不虚传,她比陶乐迎高出半个头,击球力量大,经验老到。第一局开始,她就以凌厉的攻势压制陶乐迎,很快就以七比二领先。
而陶乐迎明显被打乱了节奏,自己的特长发挥不出来,只能被动防守。最终第一局以七比十一失利。
陶乐迎走下赛场,额前的刘海已被汗水浸湿,紧紧贴在皮肤上。
她接过张老师递来的毛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