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分卷阅读422  被夺舍成妾,我反手抢系统逆袭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级,拿下十三郡属地,再向西北夺下边城,定能统一中原,使我血脉,代代为王。”

    “待我为王,江山赠你,海晏河清。”

    林若初的指尖再次停下,来回翻看这几封信,越看心底疑惑越深。 w?a?n?g?址?f?a?布?Y?e??????????é?n??????②?⑤??????o??

    这些信的口吻怎么这么割裂?

    草书与楷书,像是出自两个人之手。

    同一个人,能发疯到如此割裂的程度么?

    前面纸上刚写满了“杀”,后面又要将江山奉上?

    这是什么意思?

    李升真的疯了?

    还是被什么东西给影响得时不时就会失去理智?

    可这样也很奇怪。

    这些信可都是他特意留给子孙后代的“训诫”之书。

    身为老祖宗,会把自己发疯的信留给后代吗?

    会愿意让后代见到自己的丑态吗?

    还是说李升从字迹凌乱开始,就已经陷入了疯癫,直到他登基为皇,到四十六岁驾崩的这十多年间,从未清醒过?

    有可能吗?

    一个疯子,能够于乱世之中扶持大周,屹立至此吗?

    这个疑问冒出来时,林若初意识到她的思绪又走进了死胡同,她赶忙甩了甩脑袋,重新去思考。

    疯子能不能开宗建国,不在思考的范畴内。

    因为这个世界早已不能以常理去考量。

    如果一切都是设定好的,李升只是按照既定的设定走上了成为太宗皇帝的路,那无论他是疯癫还是清醒,都不会有任何影响。

    信里写的很明白,他得“神力”相助。

    眼下需要思考的是,他留下这些信时,到底是疯癫的还是清醒的。

    如果他是疯癫的,那么这些纸便都是疯子的妄语。

    如果他是清醒的,那么这些文字中,定然隐藏着他想要留给子孙后代的讯息。

    是什么呢?

    林若初一页页往后翻。

    发现“不语鬼神”的这条训诫,是在他登基为帝的那一日写下的。

    李升是个喜欢记录歌颂自己功绩的人。

    此前十五载,每次立功、得赏、封王,他都会亲笔留下记载。

    寥寥几语,带着毫不掩饰的傲然。

    哪怕是“疯了”以后,这个习惯也不曾改变。

    然而,登基为帝的这一日,这样荣耀的一件大事,他的信中却没有任何记录。所有的笔墨,都只写到:

    “世间不可以常理解释者甚多。不可以常理解释,并非因此事不在常理中,只是我辈愚笨,尚且不能参透其中规律缘由。”

    “世间诸事,皆是人为,再不符合常理之事,只要能由双眼见之,双耳闻之,则皆是人力所所为。”

    “既是人为,则不可妄言鬼神,言不可语,耳不可闻,目不可视,此乃李皇宗室之戒律,子孙万代,都应严格遵循,不可有一丝轻慢懈怠。”

    “违者,夺其皇室宗族封号,贬为庶民,世代白丁,不可宽宥。”

    登基的李升已过而立之年。

    语气不似少年时的自傲,多了些许沉稳威严。

    往后几页,皆是一样的语气。

    “你”这个字似乎连同那个在他十七岁的信中匆匆一笔带过的“野蛮”女子一起,彻底消失了。

    他的信不再癫狂,而是极为有规律。

    每隔一年,都会留下一封与登基那日如出一辙的训诫。

    且语气逐年严厉。

    “鬼神”二字也从他的书信中消失,变成了“不可言说之事”。

    到了最后他逝去的那一年,违反训诫的惩罚,已经变成了“但凡言说‘不可言说之事’者,当即处死,绝不姑息。”

    林若初曾听闻,在太祖在位时,曾亲手砍杀了当时年仅十三的五皇子。

    史官记载是因五皇子大逆不道,以下犯上,出言不逊,惹怒了太宗,这才血溅三尺,当场命殒。

    可这些书信中记录的清楚。

    五皇子之所以会被李升当场砍杀,正是因为他在宫宴上失言,说了自民间听来的鬼神传说。

    就算童言无忌,也未能保下他的性命。

    这血亲骨肉,太宗杀的干脆利落。

    杀完后,还将尸首分离的尸体,悬于太和殿前,引所有皇室宗族,前去“观赏”,以儆效尤。

    自此,再无人敢违背太祖训诫。

    这个规矩,死死地刻进每一个看到了那具尸体的李家人心中,并代代传承,直到今日。

    公主府的闭口不谈。

    也是因为此事。

    显然,长公主曾经并不明白这条规矩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直到邵牧借着痴刺杀李玄,未果,赔上了驸马的性命。

    她才知晓,原来太宗不惜血杀子嗣,也要立下的规矩,不是惧怕鬼魅,而是真的在防鬼魅。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