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知道我今年多少岁了吗?”
    邬行香一边嚼饼,一边警惕地站着李嗣瞻身后。
    李嗣瞻闻言猜道:“阿婆看起来,应该有七八十岁。”
    张阿婆颔首道:“不错,我今年已有七十九岁。
    忆往昔初遇国师,我尚为垂髫小儿。
    我们一群孩童玩性正浓,嬉闹于田野间,唯他不同。
    他虽跟我们一起玩闹,却常骤停昂首望天,又时而闭目伫立,仿若能感风之神韵。
    继而口出诸多谶言。
    彼时我尚年幼,只觉其所言奇妙,仿若坊间话本逸事,饶有趣味。”
    邬行香听到张阿婆讲起古算拾旧事,暂且忘了害怕。
    张阿婆回想了一下,续道:“后来他离乡,中途就回来了两三次。
    又过了很多年,我惊闻他已贵为国师,声名赫赫,深受圣上倚重。
    那时我已嫁人生子,深陷尘俗冗务,为琐事累,眨眼间数十载已逝。
    偶尔,我也会遥想当年,思自身为何没有超世之才,以致碌碌无为。
    然岁月沉淀,我渐渐释然。
    我性本知足,亦有所乐。
    年少,每于蹴鞠之戏,我常能取胜,彼时之快意,足可忘怀一切烦忧。
    人生一世,到头来讲究的不过是自己的心境。
    若终日只着眼他人之丰功伟绩,岂不郁郁寡欢,徒增烦恼?”
    邬行香听得入神。
    张阿婆所言,满是对岁月的喟叹,又仿若心底的喃喃叩问。
    令闻者皆不自禁地沉浸于其心渊薮。
    她心想,眼前阿婆,若是鬼,也是个好鬼。
    但李嗣瞻似乎另有其想,他出声道:“阿婆,其实我是想问,国师后来是否回过这里?”
    张阿婆摇了摇头,“年轻人,我知道你想问什么,莫要心急。”
    邬行香催促道:“阿婆,你接着说。”
    她心急下,倾身向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司天巫》 19、魂续几载(第2/2页)
    李嗣瞻往旁边躲了躲,小声道:“你离我远些,我觉得背后好像有一条尾巴。”
    律疏的条条规规,自行跃入邬行香的识海,她立即后退。
    冷风裹挟潮湿气息,从敞开的门中闯入。
    油灯被突如其来的风一扑,顿时摇曳起来,几近熄灭。
    张阿婆伸手拢向火苗。
    待冷风退去,张阿婆才继续开口:
    “再后来,国师仙逝,坊间纷传其乃归位仙班。
    他的家人也搬离了这里,听说去了很远的地方。
    自此,他于众人言谈间,仿若遥不可及之神仙。
    不仅周围人,连我也时常恍惚,心想我当真识得过这般仙人否?
    往昔与之嬉闹纯真岁月,究竟是否一场幻梦?
    直到十年前……”
    张阿婆说到这里,邬行香一怔。
    十年前,正是易镜玄辞官的时间。
    “十年前的一日,我照常归家时,行至天官桥畔。
    以前那里还不叫天官桥,也还没有修建天官庙。
    走到那里时,我见到一个人的背影。
    你们可能不知道,人一旦上了年岁,体态、身形较之年轻人,差别可大了去了。
    脊背佝偻,身高渐矮,行动起来亦是迟缓拖沓。
    可我当时所见之人,却全然不同。
    他满头白发,分明已至暮年,偏生身形挺拔,脚步轻盈似风,不见半分老态龙钟之相。
    我不禁心生好奇,悄然跟在其后。
    只见他径直朝着国师故居而去,进去了一会儿,又出来了。
    他解下腰间葫芦,仰头饮了一口酒,又将余下的酒缓缓倾洒于地,神情肃穆。
    待他转过身来,我才发现,我好像曾见过此人。
    遥想当年,国师离乡之后,有次新元,他归来省亲,还携了一人同至。”
    说到此处,张阿婆突然停下,卖关子般看向两人。
    邬行香虽已猜到此人身份,却也不由自主期待起来。
    好在张阿婆并不想卖弄玄虚,停顿半刻便说出答案:
    “彼时,他满脸笑意,向众人介绍,说这位是他的挚友,名唤易镜玄。”
    邬行香得此答案,喜不自胜。
    至少,他们找对了方向。
    易镜玄辞官后,悼念古算拾,先是进了密室,后又回到古算拾故里。
 &n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