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自从颜红旗担任大队书记后,在杨木大队小学投入了不少心思,和清远二小学结成了一对一帮扶的对子,人家给捐赠过来不老少的本子、笔和橡皮之列的文具,分发给同学们,还有淘汰下来的课桌、教具,让整个杨木大队小学焕然一新。
不过,也确实花了不少钱,给教室里修补、更换了玻璃,还建立了一个小型的图书馆,买了好多本书,入冬之前,更是给每个教室都安装前后两个取暖用的炉子。
要刘良山说,这些钱都是该花的,就拿炉子来说吧,大冬天的,外面温度零下二
三十度,屋里面不生炉子的话,零下十多度。孩子在这么冷的教室里上课,就是受罪。以往都是在屋地上围土炉子取暖,散发出的热量也实在有限。
那些孩子们,一个个的,上课都得围着围巾、戴着帽子,脸蛋上、手上、脚上都长满了冻疮,有严重的,会流脓、溃烂。就这样的教室环境,让学生学得多么好,就是一种强求。
入冬之前,颜红旗让人炉子采买回来,每个教室里安上两个,要求每个学生家长都送一车劈柴过来。
因着有了炉子和劈柴,学生们过了一个幸福的冬天,据康明反馈,基本上没有往年那种迟到、旷课甚至是直接就不念了的情况了,人暖和了,学习成绩提高了,生病的也少了。
刘良山是这么认为的,也就把自己的观点说了一遍,“以前孩子受了大罪,是没有办法,达不到那个条件,现在咱有这个条件,肯定得让孩子们过得好一些。我们这辈人受苦受累为什么,还不是想让下一辈过得更好些。”
在座几位,除了何国喜才结婚不久,还没有孩子之外,都是当了爹的,也都是疼爱孩子的,自然能理解刘良山这句话,即便是牛德仁,也无法反驳。
吴阔叹息一声,“是啊,谁不是为了子女后辈活呢,颜书记把钱花在孩子们身上,那是讲良心!自从学校里有了个小图书馆,我们家孩子爱看书了,将那书里的故事,说得头头是道,我觉着,也不比闵秋玲同志差多少。”
何国喜嘿嘿笑了起来,见多了恨不能把自家孩子贬损得一无是处的家长,还头一次见这么夸奖自己孩子的。
何国喜这么一笑,倒是让略有些紧张的气氛轻松不少。
刘良山就着刚刚吴阔那番话,说:“孩子们虽然没有托生在城里,见识少些,懂得少些,可咱们得尽量为孩子创造条件,托举着他们,过上十几二十年,也未必不能成为颜书记那样的人。再穷,也不能穷教育啊!”
何国喜:“我现在都在后悔,当初咋就不咬咬牙,把初中读完啊,我是初一下半年不念的,我但凡要是咬咬牙,不就把这一年撑过去了嘛,现在说不定已经在弹簧厂当个主任、经理啥的了。可当时我家里当年是真难啊,我爷奶都不在了,下面又有几个弟弟妹妹,我爹妈整天在地里、山上忙乎,五岁的弟弟在家里头煮猪食喂鸡喂鸭,矮墩墩的一个,得踩着板凳才能够得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彪悍女在七零》 80-85(第8/9页)
锅沿儿,我真怕他一下子就扎进去,我那小妹,整天被绑在窗户上……现在做梦还经常梦见那时候的场景,醒来就庆幸自己已经是大人了。现在,村里的孩子们跟我当时情况也差不多,正上初中年纪的孩子,多数家里头都有弟弟妹妹要照顾,要是咱们大队自己就有初中,就能兼顾家里和学校,咋也能弄个初中学历。”
“你们没去过燕市,不知道那城里的孩子有多鲜亮……反正人得上学!”
何国喜自从去了一次燕市,就总爱显摆,唯恐别人忘记似的,不自觉就要在话语之中提到,不过,他一时之间没有想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只好强行关联。
大段大段的话,说得他口有些渴,端起酒碗,喝了一口。
“你们都同意在村里开办中学?”牛德仁算是彻底看清楚了这场“鸿门宴”的意思,这是来做他的工作来了。
吴阔和何国喜都点头,刘良山:“我怎么琢磨,这都是花小钱办大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
牛德仁叹口气,缓缓说:“我也不是愿意做恶人的,咱们大队虽然有了弹簧厂,虽然能靠山野菜赚钱,可学校就是个无底洞啊,一所小学都投入了那么多,一所中学又该投入多少?杨木大队刚有一些起色,经不起这样的折腾啊。按照颜书记的计划,将来还要招周边大队的生源,那岂不是就是花咱们的钱,给他们办事?”
刘良山端起酒碗来,跟牛德仁还有吴阔、何国喜分别碰了一下,说:“牛叔,咱们看事情,不能只看眼前的利益。学校,看起来是个只有投入没有收成的事儿,可那些好处是看不见的,但切切实实存在的。”
他觉得这样说,还是太空泛了些,想了想,举例子说:“就拿弹簧厂来说,颜书记为啥让怀向春当厂长,还不是因为人家是高中学历。要是咱们孩子也有高中学历,不也就有了当厂长的资格嘛。还有就是,初中以上学历的,都能到弹簧厂去工作,学历低的却不行,这就是学历带来的好处,这都是切切实实的好处。”
吴阔:“反正,我肯定是要让我家孩子都去念书,能考到哪儿算哪儿,要是有机会,也想让他们走出去。当年,公社招邮递员,我各方面条件都合适,就卡在了学历上。”
公社的邮递员是个苦差事,跋山涉水,每天奔波在路上,城里人受不了这份苦,所以破例在乡下招人。这份苦差在乡下人看来,却是个铁饭碗,香饽饽,很多人抢着去报名。因着学历不符,被刷下来,让吴阔这辈子都耿耿于怀。
大家的话,牛德仁都听见去了,他承认大家都考虑得很长远,可长远要考虑,现实问题也要考虑。
刘良山:“你说,担心其他几个大队占咱们大队的便宜,这不能够,到时候我会和他们谈,按照杨书记说的,不光建设学校的时候,得让他们出力,以后学校要用钱了,也多少得让他们支援些。”
牛德仁,“别吹牛,你跟人要,人家就能给你啊,人大队也不傻。”
刘良山:“咱们大队重视下一辈的教育,别的大队的领导也是被党教育这么多年的,想必也有这样的见识。到时候,咱们再去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不愁他们不出钱。”
牛德仁算是认同了这点,又提出新的疑问,“同样都得出钱,他们干嘛不自己办个初中。”
这个问题,不光刘良山能解答,吴阔和何国喜也知道答案。
“牛叔,他们是不想吗,是办不到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