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sp; 陶振挨家挨户地去矿区左邻右舍和亲朋好友家“报喜”:“到时候一定来喝杯满月酒啊,就在咱们矿食堂。”
很快就到了满月酒当天。
大厅里早已布置起来,水泥柱子上缠着崭新的红布条,几张拼接的长条桌上铺着大红塑料布,角落里堆着几个打气筒,几个色彩鲜艳但形状略显怪异的气球粘在墙上,透着股喜庆又朴实的劲儿。
最显眼的是食堂最里头的正中央,几张桌子临时拼搭起来的一个简易“舞台”,上面铺了块红地毯,上面立着两个租来的大功率音箱和一个麦克风架。
这是陶振特意安排的,他请了矿文工团的两个年轻歌手来助兴。
后厨里的食堂师傅们系着白围裙,热火朝天地忙活着。
客人们陆陆续续落座。
宋尚德在入座前,慢条斯理地从口袋里掏出一块洗得发白、叠得方方正正的手帕,开始了他雷打不动的“清洁仪式”。
他仔仔细细、不厌其烦地擦拭着塑料凳面和桌上的塑料布,连桌沿边边都不放过。
这还还不算完,宋尚德又从随身带的、印着“安全生产”字样的旧帆布包里,拿出一个边缘有几处磕碰凹痕的铝饭盒,打开盖子,里面赫然是一双木筷子。
他拿起食堂提供的勺子,前后左右,上上下下,仔仔细细地看了看,越看眉头越是皱得能夹死苍蝇。
宋尚德转头对旁边帮忙倒水的食堂阿姨说:“劳驾,大姐,麻烦给点开水,我烫烫这个。”
食堂张大姐显然不是第一次见识他这做派,撇撇嘴,还是拎来了一个冒着热气的铁皮暖壶:“喏,老宋,省着点用,水房刚烧开一锅。”
同桌的是老邻居李大爷,一个退休的老钳工。
他一边磕着瓜子一边打趣道:“老宋啊,你这是毛病你知道吧?幸亏是坐办公室搞核算的,要让你下井挖煤,那黑煤面子沾一身,还不得要了你的老命?怕不是得天天泡澡堂子搓掉三层皮!”
旁边另一个还没开席就喝得满面红光的老矿工赵师傅,呷了口散装白酒,带着酒意插话道:“老宋你就是太讲究了,真该下井去看看。”
宋尚德带着点矜持的优越感,慢悠悠地回道:“我才不会下井呢,又累又脏的,坐办公室多好。”
赵师傅不服气:“你这话说的,下井有啥不好的。坐办公室是干净,风吹不着雨淋不着,可咱下井的也有下井的好哇,咱是特殊工种!五十五就能退休享清福喽!比你们这些坐办公室的‘老秀才’能早歇五年呐!早拿五年退休金,多美!”
宋尚德用开水仔细烫完勺子,又用自带的干净布小心地擦着水珠:“急什么?还有三年多我也该退了……”
语气里似乎对“早退休”并不十分羡慕。
另一边,陶忠正跟几个年轻工友围在一起,唾沫横飞地吹嘘昨天在河边如何神勇地钓到一条“少说也有五六斤”的大鱼,引得工友们一阵惊叹。
穿着道袍的姚安端着杯橘子味儿汽水路过,闻言挑眉,凉凉地插了一句:“陶忠同志,你那鱼该不会是梦里钓上来的吧?昨儿在河边,我可瞧见你坐了一下午,结果鱼篓子比脸还干净。”
工友们哄笑起来。
陶忠好不容易对姚安积攒起来的好感,立刻灰飞烟灭,他反驳道:“那……那是你眼睛不好使,没看到。我收竿那会儿才钓上来的,看它长这么大也不容易,就又给放生了,这就叫君子有好生之德。”
陶忠不依不饶,对着她连喊了好几遍:“真的,我真的钓上来了。”
直到姚安认真地、正式地开口承认了他把鱼钓上来的事实,陶忠才肯罢休。
看这情况,有好事者开口调侃姚安:“你看陶忠钓鱼看了一下午?小安,你该不会是……喜欢陶忠吧?”
姚安的耳朵立刻红了,没再理他们,找了个靠边的位置坐下,安静地喝着汽水。
陶忠很是尴尬:“你们别瞎说。”
这边吵吵嚷嚷,那边放了寒假,昨天坐了一夜硬座火车,从北城赶回来的陶华一出现在食堂里,立刻就成了焦点。
“陶华回来啦!”
“快过来让婶儿看看!哎哟,大城市就是养人,更俊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