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br/>
扶苏瞪大眼睛,懵懵的:什么家里?谁家?
喔!
许多电视剧中上演的场景涌入脑海,他忽然意会过来。
原来是那几个管事的家里啊。
就连宋军也在做工队伍中,他们都敢明目张胆地克扣,从前还是李元昊治下时,肯定更加无法无天。也不知这几只硕鼠的家中,藏了多少盐矿工人们血汗凝结的财富?
就算扶苏有了心理准备,但是当登门搜查的时候,他还是吃了一大惊。难怪,难怪自己提出二八分账时,盐矿区的工人们还像捡了大便宜似的呢。从前他们的劳动成果,一百份里,哪怕有一份流到自己手里么?
说出来所有人都要大吃一惊的事实。西夏灵州一个不起眼的盐矿小管事,拥有的财产居然比大宋堂堂太子都多。
发发发,不义之财都发了。
除了屋舍、花园之类的不动产,其他全部物资,如粮食和布之类的,全部就地分给盐矿工人和灵州百姓。盐则运回大宋境内,又或者运往朔州、武州等最前线。让狄青麾下的士兵,都吃上了三餐加足盐的奢侈生活。
狄青甚至写信过来:太子殿下啊,吃上了精制的青白盐,我们大宋士兵动起来的时候都更有劲儿了。甚至还有吃不完的部分,我们干脆卖到了驻扎的县里,还有辽军偷偷化妆成本地居民来买的呢。
还有这事儿?
扶苏一惊,回信问道:那你们卖了么?
当然卖了。狄青回信。借着卖盐的名义,我们把辽军的情况全试探了一通。那人不仅一点儿没发觉,还央求我们到他们辽军中去,便宜点卖给他们吃。
难道他们没盐吃?
何止呢?他们不仅没盐,连一日两餐的饭都要吃不起了。再强的骑兵没了食物,也只剩个外强中干的架子。有几个士兵还想把马当给我们,换点吃的,当逃兵跑了算了。
扶苏看得目瞪口呆。
不过,这更加证明了狄青的判断之正确。果然当初和辽国打持久战的想法是对的。过不了多久,这支临时拼凑出来应付的军队,自己就会从内部崩散开来。
到了那时候,大宋只要奉上自己准备已久的最强一击,就能轻取胜利,借着气势,一连拿下数州也不在话下。
扶苏看完信报后,顿时不担心了。
说来也巧,好像他们每一次扣开胜机的关键都和物资有关。
取下云州是因为给当地百姓送棉衣,让他们冬日也保留一口生气,直接造反。之后又因为蜂窝煤,撬开了朔州、应州的几个口子。这次套到辽军的情报的契机,则是青白盐。
怎么说呢?就还蛮符合对于大宋的刻板印象的。不过,能不战而屈人之兵,减少士兵伤亡,怎么不算一着妙棋呢?
扶苏看完狄青的信后,就彻底对前线放下心来了。以狄青的能耐,只要物资充足,宋军根本不会自乱阵脚,甚至还能徐徐图之。他需要做的,仅仅是不断把盐运到前线罢了。
既然前线、盐矿厂差不多都稳定下来,扶苏就故态复萌,琢磨起了另一件事——怎么优化青白盐的品质。
虽然仅凭一道自然蒸发的工序,青白盐的质量就跃居三国产盐之首,但离扶苏前世吃的那种如雪花般晶莹剔透、不含杂质的食盐还差一点。
但产地上趋于顶级,工序上还有没有机会再改善一下呢?
扶苏首先想到的是多次提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