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为顾平勇,他们两个都去坐了牢,在怎么顾平勇也会给他们几分面子,如果他以后掌权,那他们两人在村里那地位可就不一样了,现在就是想赌一把。
这一日顾泽良和顾超两个人都来了顾平勇家里,一进院子就说,“叔,您说这到底怎么弄啊,咱们去不去林家拿种子,这都三日了,要是再不去的话可来不及了,一下子拿出来那么多东西,要是去得太晚了,人家没准儿还不愿意了呢。”
顾平勇心里也着急呀,他这几日一直都在纠结,好几次都想让顾泽顺去了,想了想又叫住了他,还是抹不开面儿。
现在他们两个人过来问了,他更加心烦意乱,摆了摆手,“你们愿意去拿就去,何必来问我,我反正是不去的。”
顾泽良说道,“大伯,您家里不去啊?那我也不去了,我肯定是听大伯的,再说了,我们家的地本来也不多,要真是像别人说的那样,没什么用处,那还浪费地呢,日子本来就不好过,可经不起这么折腾。”
他说这话也有讨好的意思,让顾平勇知道,不管你做什么样的决定,我都是支持你的,
顾超也听得出来,他也赶紧点头,“既然顾叔家里不去,那我也不去了,我这就回去跟我爹娘说。”
他们两个走了,云氏叹了口气,“老头子,你当真不让泽顺去拿啊?我倒觉得这是个好机会,林家这几年日子过得好,他们家的东西哪样差了,咱们先前盼还盼不到呢,现在他们愿意拿出来,何苦不去拿呀,又不要钱,你说你这是图什么啊?”
云氏是很动心的,第一天她就已经想去拿了,不过顾平勇不点头,她也不敢私自做主,这可是大事,关乎他的脸面,要是自己去拿回来了,顾平勇跟她没完。
“图什么?你说我图什么?当然是图我这张老脸。”
顾平勇在自己脸上重重的拍了两下,看着都挺疼的,“你忘了我先前因为谁才去坐牢的了?他林家让我经了牢狱之灾,现在倒让我去求着他,我才不去呢。”
云氏说道,“话是这么说没错,不过这些事咱们记在心里就是了,现在有好处,不拿白不拿,这要是被人家给拿完了,咱们上哪儿弄去?”
顾平勇背着手,哼了一声,“他林家都能拿到,我就不信我拿不到,以后大家都种了,我不用求着他们,我自己也有。”
村里头这么多人呢,总有给他面子的,就算那是林家的东西又如何?反正他不是从林家手上拿的,对他来说,这样就不丢人了。
云氏说道,“这些可是他们家老五从南边儿弄回来的,咱们到哪儿去拿?现在就得等着人家种出来,可是今年怎么过啊,老头子,去年咱们家可就卖了不少粮食,已经没有多少存粮了,今年都估计要饿一段时间肚子。”
“我听人说了,现在种这些东西就是为了到时候填肚子的呢,咱们家要是不跟着种,到时候谁给咱们吃啊?”
顾平勇心烦意乱的,听着云氏在他边上不停地念叨,更是烦躁了,摆了摆手,“行了行了,跟着我顾平勇饿不死你的,到时候再说吧,咱们家里怎么也要比别人家好,还有好多人都没去林家拿呢,你着急个什么劲儿啊,我就不信能饿死我。”
他现在也算是下了决心,就是不去了,云氏只好叹气,也没什么可说的,“那行吧,你心里有数就好。”
先前她还想把老爷子接回来呢,毕竟老爷子是家里做主的,老爷子在自己家住着也能放心一些呀。
现在看来,还是就放在老二家吧,回来还得吃东西呢,得精细伺候着,现在日子这么难过,接回来做什么啊?
中午吃饭的时候杨氏又提了一回秋玲的亲事,她都已经提了第三回 了,可是家里老两口就是不操办。
说的时候应得好好的,之后就给忘了,她能有什么办法呀,就得硬着头皮继续提呗,这么大姑娘了,总不能不嫁人吧?
“爹,秋玲今年可十八了,要是再留在家里这岁数就有点大了,先前去了她大姐那儿,都已经看得差不多了,咱们也得回个话才行啊,要是人家家里等不及,说了别家的姑娘,到时候又得重新说,这多耽误功夫啊。”
顾平勇还真把这事儿给忘了,这些日子他一直都在操心着种地的事,哪有功夫想这些,杨氏又提了一回,他也警醒过来了。
是啊,自己这孙女的确是该操办亲事了,姑娘家嫁晚一些挺好的,可要是太晚了,这外面闲话也不少,他顾平勇的孙女怎么能在家里留成老姑娘?
想到这些,他点了点头,“嗯,这事儿是该办起来了,老婆子,你好好安排一下,你心细,得把秋玲的事情给安排明白了,咱们家就两个孙女,一个都不能委屈了。”
云氏点了点头,心里却在琢磨另外一件事,现在家里是真的没多少银子了,这老头子又倔得很,不肯去林家低头,以后他们家可是要饿肚子的。
到时候要想不被饿死,那就得有粮食,自己家没有就得去外面买,没有银子怎么成啊?
秋玲要嫁人,怎么也要收一笔聘礼的,以前她没想着打秋玲的主意,现在倒是得好好琢磨琢磨了,总不能饿死吧?
杨氏是个精明的,秋玲是她闺女,这聘礼她肯定要插手,自己还得多长个心眼儿才行。
第428章 灾荒年月
秋玲听着家里人说起她的亲事,内心毫无波动,她早就已经决定好了,嫁给谁都是自己的命,是老天爷安排的。
她只需要做好自己的本分,只要那人待她好,她便好好过日子,无论是什么样的结果她都能接受。
下了那一场雨之后没隔多久又下了雨,这回大家可放心了,村里两个堰塘也积了不少水,现在看来,今年种庄稼是不受影响的,二月三月春耕都平平顺顺的过了。
村里有一半多一点的人来了林家拿种子,都已经种进地里了,有些人听过了之后还是闹不明白,所以三天两头的就有人到林家来问,思其也不嫌麻烦,只要有人问,就详细的跟人家说。
有些时候她不在家里,就是其他人跟大伙儿说,现在就连子辰也能说明白了,主要是听得太多。
到了三月底,地里都种上了庄稼,今年风调雨顺的,别提多好了,老百姓就盼着这样的日子过呢。
年景虽然好了,可是日子依旧没那么平顺,镇上卖的那些东西价钱还是很高,因为老百姓心里都明白,真正困难的时候还没来呢。
已经到了青黄不接的时候了,往年家这时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