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20-125  四福晋的娇宠日常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br/>
    所以想要私下里见一面,他宁愿去年府。

    年羹尧没想到一向冷心冷清的四贝勒居然这么好邀请,一时间喜不自胜:“那学生就在家里恭候贝勒的大驾光临了。贝勒爷平时喜欢吃什么?学生命人去酒楼买一些。”

    年父任湖广巡抚,举家前往任上,只留了一双儿女在京中。

    现在年府的主子只有年羹尧和其妹,家中事务都是年羹尧一个人说了算。

    这也是为什么年羹尧现在如此放浪形骸的缘故之一:没有了父母的约束,他自己给自己做主,不免有些猖狂了。

    年羹尧想,年家的厨子水平十分寻常,没什么特别的手艺。招待贵客的话倒不如去酒楼买一些好酒好菜的去。

    可是,胤禛身为皇子,从小到大御膳都能天天吃的,又哪里需要吃什么酒楼饭菜了?

    他道:“在家随便弄点就行。我也是赏识你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四福晋的娇宠日常》 120-125(第5/15页)

    才华,去你那儿切磋一下诗词。倒也没什么旁的事情。”

    年羹尧欢喜着说:“学生会尽力置办的。四贝勒一定要来。”

    他目送四贝勒远走后,兴高采烈甩着袖子往外头走去。

    如今几位翰林院的官员都还在乾清宫内。

    康熙帝既然把人都叫来了,便不可能只为了一个小小的年羹尧的事情就让他们再离开。

    康熙帝问起另外一件更为重要的事情:“先生们觉得,那秦道然为人如何?”

    秦道然乃是江南士子,人至中年,脾性温和行事端方,是个不可多得的儒雅之士。难得的是他饱读诗书,才学甚高。

    他的这种这种“才高”,就比年轻气盛的年羹尧不知道强了多少倍。

    几位大臣对秦道然的才华都予以肯定。

    康熙帝问张大学士:“张英你说说看。这个秦道然,他做些什么比较好。”

    张英应了一声后,想起来之前四阿哥和四福晋去张家做客的时候,闲聊时谈起来的一些话。

    当时弘晖跟着张廷玉在里间屋里念书,四福晋就和他们老两口谈一些生活上的趣事。

    四福晋随口提过一句:“皇阿玛觉得九弟好学又难觅良师,正想着给九弟寻觅个好的先生呢。”

    那时候张夫人好奇询问:“宫里的先生不是挺多的吗?怎么还要寻?”

    “九弟已经出宫立府,单独在京里的九阿哥府邸住着了,自然不能日日回到宫里跟着先生念书。”四福晋道:“九弟一向喜欢汉文化,皇阿玛想给他找一个汉学甚好的先生,只是如今一时间没有合适的人选。”

    四福晋和张夫人的谈话,不过是闲聊时候随意提了的几句话而已。

    可张英记性甚好,就这样记住了,如今也就这样给响了起来。

    听到了康熙帝的问话,张英躬身行礼:“老臣以为,以秦先生的学识,完全可以胜任皇子们的教导一职。”

    他这话一出来,屋里几位翰林院官员尽皆哗然。

    谁也没想到,张大学士一说就是让秦道然做“先生”。

    康熙帝倒是觉得这几句话贴心得很。

    秦道然的脾性和做派,不适合做官。同样是学识渊博,高士奇就是个做官的料儿,而秦道然就不太可以。

    康熙帝觉得张大学士简直说到了他的心坎上,不由又问:“那依着张大学士的看法,他适合去给哪个皇子做教导先生?”

    张英沉吟一番后,迟疑着说:“老臣听闻十八阿哥如今已经能跑能跳了,许是需要个教导先生。倘若秦道然合适的话,可以一试。”

    张英特意没有提起来,是给九阿哥做先生。

    因为他不愿意四福晋为难。

    但凡这种皇上私底下的心思流露出来,必然是亲近之人方才能够知道。

    四福晋把他们张家当成自己家,把他们张家人当成自己的亲人,方才如此放松地把话说了出来。

    他不能背弃四福晋的这一份信任,因此,他没有提及“九阿哥”,而是另择了一个年级差不多刚刚够启蒙的皇子……

    张英的这个说法,让康熙帝十分喜悦。

    他很疼惜十八阿哥,只是十八阿哥年级太小了,他又没时间多去陪一陪而已,是以对儿子多有愧疚。

    现在听到张英一下子就想到了十八阿哥,康熙帝高兴得很,却也十分冷静地认清现实:“秦道然适合教习年级大一些的皇子。年级太小的需要启蒙先生,他不适合启蒙。”

    张英:“那依皇上之见,应当如何?”

    他明白,以康熙帝的睿智英明,听他说到秦道然学识甚好可以做先生后,必然会快速想到最需要这一位先生的人。

    果然。

    没多久后,康熙帝缓缓说道:“既然秦道然可以做先生,朕倒是有个合适的去处。”他笑问几位大臣:“朕觉得让秦先生去九阿哥府邸教习是个不错的主意,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大臣们面面相觑后,齐齐说道:“皇上圣明。”

    这事儿就这么定了下来。

    皆大欢喜。

    康熙帝给九阿哥择了个新先生的事儿,不多久就在宫里传开了。

    有不少妃嫔都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