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0节  当攻穿成农家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中多抠出一点权力,就指望他了,希望沈家不要让他失望。

    丁仲秋立即将莫知县的指示传达下去,等办完这些,回到大堂内,他不无担忧地说道:“大人,这个沈家我们能把控得住?几天前不是有队兵丁进入林山县吗?我着人打听了下,似乎是过来运送军粮,合作对象貌似就是这个沈家。”

    莫知县眉头一皱:“军队的事情,事关机密,我们最好不要过问,你派去的人没露出马脚?”

    “大人,这事我知道轻重,那队兵丁并没有隐藏任务目标,不光我们知道,想来只要关注此事的人,都会陆续得到消息,不过早晚而已。据探子打听回来的最新消息,目前他们已经带着粮食从城南绕道而过。运粮队伍不小,怎么瞒也瞒不住,与其遮遮掩掩,还不如光明正大让人知道他们送的是军粮,也好让屑小却步,回程能少许多麻烦。”

    “刚到的消息?说详细些,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当攻穿成农家媳》 当攻穿成农家媳 第110节(第2/3页)

    听听。”

    “运送军粮一事,干系重大,我们的人并不敢过于靠近,免得被人拿住格杀勿论。也就之前他们在小青山口驻扎,才透出一些消息,衙役只远远看到运粮队马车缓缓驶过,队伍排了老长一条,等人过去后,看车轴印痕,可以判断出负重很大,估计每辆马车基本都装满了粮食。”

    “等等,这些粮食哪来的?”

    “沈家所出。”

    “一年时间,荒谷能产出这么多粮食?”莫知县额中间形成一个“川”字。荒谷虽然偏远,但和其他深山谷地不同,荒谷大致勘测过,即便只是粗略测量,外加他给予了一些便利,田亩数删删减减只有一千多亩,跟实际出入会比较大,但顶天了也不会超过三千亩。

    沈家人自己也要吃喝,还有一帮子佃户下人要养,再说那都是荒地,垦荒需要人手,荒地第一年粮食亩产也不会有多好看。这种情况下,一年时间沈家怎么还有余力往外售卖粮食,还一次性就这么多?就丁仲秋所述,至少有个好几万斤,实在是让人费解。

    “大人,这边一年种两季不成问题,若开垦出五百亩荒地,每亩一季平均收个一百五十斤,那也有七万五千斤粮食,两季便是十五万斤。沈家去年或雇佣或买了总计将近三百人,牛马耕梨都不缺,全让他们垦荒的话,开垦出五百亩田地并不费事,甚至一千亩都没问题,也就是辛苦一点而已。留下他们自己吃的,往外卖粮食还真有可能。”

    “不对,你少算了不少,除了雇佣的本地人,沈家自己人也有不少,具体多少不清楚,几十近百个总是有的,要不然他们没法安全进林山县,外边山道可不太平。近四百人一年消耗的粮食数目非常惊人,要想马儿跑,不给马儿吃草可不行,不然那些人哪干得动活?”莫知县在林山县待了那么多年,对农事和农人的胃口都有一定了解,下人吃不好那是肯定的,但绝不会真饿着他们。

    起码要吃个六七成饱,他们才能负担一整天繁重的体力活,而且这种情况还不能持久。垦荒那可是个力气活,荒谷那么多田地,持续时间将会很长,再加上期间春耕夏耕,劳动量如此之大,只要不是周扒皮,还想要下人们持续不断为沈家做事,这么多人一年少说也得消耗近十万斤粮食。

    照这么算,不是还剩几万斤可以往外卖,数量不是正能合上吗?其实不然,把粮食都卖了,到明年夏收前这么长一段时间,沈家这些人都吃什么?再说种田是靠天吃饭,谁能保证明年粮食收成就一定好?不存下足够的粮食,不说沈家下人,就是沈家主子们恐怕也不会安心。

    既然沈家敢往外卖粮,那就说明他们并不缺粮食,不是真开垦出大量荒地,就是沈家下人会种田,粮食亩产都不低。无论是哪一条,都说明沈家不简单。

    想明白这些后,莫知县对沈家更为看好,决定亲自去会一会他:“仲秋,走,跟我去瞧瞧去。”

    “是,大人。”

    第160章

    像林山县这样的偏远地方,人少地多,大量良田都掌在地方豪强手上,百姓不是不能开荒田,只是离村落都较远。这样的地方,远离人烟,多半已经可以算作荒郊野外,出行不便不说,还有一定危险性,不到万不得已,没人愿意离群索居。

    小青山口一带是进入荒谷的必经之地,倒也不是不能从其他地方进,只是这么一来,就得绕很远的道。

    方天林也没想过要把所有入口都封死,这不现实,至少短期内是如此,但小青山口还是掌握在沈家手里为好,省得等沈家发展起来后,到时候有人将小青山口封住,沈家连出个山都得拐七拐八,借道其他村落,这太过受制于人,不是方天林愿意看到的。

    小青山口并不靠近村庄,那里一片荒芜,只偶尔有人在附近劳作时,上山碰碰运气,看能不能收点山货,不过也只在外围逗留,一般农人都不会深入。

    方天林请有经验的老农看过,这附近土地不算贫瘠,却也不是什么良田,开垦之后顶天也就达到中等田的水准,估计下等田中等田五五开的样子,也难怪这一片地方没人买。在有众多选择的情况下,这样的田庄经营起来确实不太划算。

    方天林看中的也不是这些,买田买山林只是附带,先把这块地方划入名下,没了掣肘之后,以后想干点什么都成。反正山林税收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至于山脚下那些荒田,即便县衙不给任何优惠,走正常程序,也能免税个两三年,在那之后才会开始逐渐加税赋,直到跟熟田税收持平为止。

    就整个靖朝而言,依旧是地多人少,富裕的南方一带还好说,田地大都开垦完毕,荒地很少,其他地方可就不见得,西部北部都有成片地方无人问津,如此之下,朝廷自是鼓励大家积极垦荒。无奈生产力低下,这种情况一直没有太大改善,就是给百姓田地,他们都顾不过来,别忘了可还有田税在那等着,即便那是几年之后的事情。

    方天林不是第一次见莫知县,对于他的出现倒是没太过惊讶。不过莫知县跟他随意寒暄了几句,便再没开口,一直在一旁认真地看着他们办事,这么反常的行为,方天林就是想无视都难。

    荒地不值钱,但在县衙造册入籍,数目一大,也颇为可观。这还只是对于方天林而言,对县衙来说,那就是平白多出一笔他们都能受益的钱。

    林山县地处偏远,天高皇帝远,上缴国库的赋税极为有限,县衙官吏油水就来自于余下那部分。可惜,这里逃税漏税非常严重,不说地主乡绅,就是平民百姓,都有瞒报谎报。

    莫知县已经尽力,依然只是让这种情况稍稍改观,要维持偌大一个衙门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