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bsp; 姚安赶紧递过一杯茶水,小声说:“慢点喝,别呛着。”
“交杯酒!交杯酒!” 不知是谁喊了一声,满桌人都跟着起哄。
陶忠红着脸,伸出胳膊,姚安也红着脸,抬起胳膊,两人的手臂交缠在一起,酒杯凑到嘴边,一起仰头喝了下去。
第58章
婚礼的喜庆气氛尚未完全散去,姚安回门那天,舒美英做了一桌子好菜,把陶家人都请了过来,既是按照传统习俗,也是一次家庭小聚,席间自然又少不了对新人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
特意请假来参加婚礼的陶华因为剧团马上就要开始排练新剧了,便订了回门第二天下午返回北城的火车票。
谁也没想到,当天早饭时,陶冠泽却突然宣布召开家庭会议。
他的目光扫过略显疑惑的陈逸凝、有些茫然的陶振和姜禾、刚刚新婚还沉浸在幸福中的陶忠和姚安,最后定格在陶华脸上:“咱们之前约定过,五年你要是唱不出名堂来就去考公,你还记得吧?”
日子过得飞快,生活的琐碎几乎让他们淡忘了那个“五年之约”,此刻被陶冠泽突然提起,大家的心都揪了一下,不约而同地看向陶华。
陈逸凝想开口打圆场,可刚要张嘴,就被陶冠泽一个眼神制止了,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陶华淡定地迎着陶冠泽审视的目光,轻轻点了点头:“记得。”
“记得就好。” 陶冠泽身体微微前倾,“今天你就当着全家人的面说说看。”
陶华知道,陶冠泽要的不是 “我很努力” 这样的空话,而是实打实的、能拿得出手的成果。
她端起桌上的水杯,喝了一口,道:“今年下半年,我将作为主演,跟着剧团去国外巡演,演的是咱们的经典戏《穆桂英挂帅》。”
“真的?”
陶华笑着点头:“是真的,刘团长上周刚跟我们说的。”
她也不敢相信自己能走到这步。
刚进剧团的时候,她还是个什么都不懂的新人,每天天不亮就起床,五点准时到练功房练嗓、踢腿、下腰。
尤其夏天的时候,练功房里像个蒸笼,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淌,把练功服都浸透了,她还是不敢停,生怕比别人少练一会儿,就落了后。
一起进剧团的二十多个人,第一年下来,就走了七八个。有人受不了苦,有人觉得看不到希望。
她做过无数次替补,演过最多的就是 “龙套”。哪怕只有一个亮相的机会,她也会提前把动作练上几百遍,上千遍,确保万无一失。
真正的转机,是在两年前,剧团排了《霸王别姬》,晚上就要演出,票都卖出去了,扮演虞姬的主演突然发起了高烧,连站都站不稳。
后台乱成一团,有人建议取消演出,有人提议换人但担心砸了招牌。
紧要关头,刘团长力排众议,指着陶华:“你上。”
上台前,陶华的手还在发抖,可当她挑帘走出去,看到台下黑压压的观众,听到熟悉的锣鼓声,心里的紧张突然就消失了。
她不再是陶华,她就是虞姬。
那场戏演完,台下的掌声响了足足有五分钟。
散场后,有个头发花白的老先生特意找到后台,拉着陶华的手说:“小姑娘,你演的虞姬有股子灵气!悲而不伤,艳而不俗,好!”
后来她才知道,这位老先生,是刘团长的师傅,她的师爷,京剧界的泰斗人物。
从那以后,陶华渐渐有了更多的机会。
但真正让她站稳脚跟的,是去年剧团复排《穆桂英挂帅》。这是京剧里的经典大戏,“穆桂英”这个角色,更是所有旦角都想争取的。
剧团里总共十几个竞争者,要经过三轮选拔,比唱段,比身段,再加现场排戏,看谁能把穆桂英的英气和柔情演出来。
陶华为了这个角色,几乎住在了练功房。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剩下的时间都在琢磨戏 。
她对着镜子练眼神,一遍遍地调整眼角眉梢的弧度,既要威武又不能太过刚硬,既要柔美又不能显得娇弱。
她跟着老师傅学唱腔,一个字一个字地抠,一个音一个音地磨。
每一个动作她都要反复调整,确保一招一式都利落好看。
最难的是那段著名的“枪花”。陶华的手被枪杆磨出了水泡,水泡破了结成茧,茧又磨破,如此反复。
选拔当天,陶华是最后一个上场的。
前面已经有了好几个表现极为出色的演员,尤其是团里公认的台柱子吕师姐,表演得尤为精彩。
压力如山般压来,陶华深吸一口气,对自己说:“就把这当成最后一场戏来演。”
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陶华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音调都恰到好处。
当她唱到“猛听得金鼓响画角声震,唤起我破天门壮志凌云”时,眼中迸发出的光芒让在场所有人都为之一震。
陶华终于拿到了“穆桂英”的角色。
确定消息的那天,她在练功房里坐了好久,看着镜中那个满头大汗、浑身湿透的自己,泪流满面。
作为一个半路出家的新手,陶华能拿到现在这成绩不可谓不辛苦。
陶冠泽听着女儿的叙述,脸上的表情由严肃渐趋缓和,最后化作一声长叹:“既然取得了这样的成绩,那就好好干吧。记住,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骄傲自满。”
这一刻,五年来压在陶华心上的大石终于落地。
日历一页页翻过,转眼间便迈入了二零零一年。这一年,中国发生了一件影响深远的大事。
在经过长达十五年的艰苦谈判后,中国正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