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 “什么条件?”刘总警惕地问。
“我要买两套你们现在保留不卖的‘楼王’户型。”陶振早就注意到,销售图上有些位置极佳的房源被标记为已售或保留,这通常是开发商的销售策略。
刘总和王经理交换了一个眼神,显然被陶振的专业程度震惊了。
最终双方达成了协议:八五折的价格,陶振可以任选十套房子,包括两套位置最佳的“楼王”户型,但必须在当天支付百分之二十的定金,且一个月内付清全款。
陶振和姜禾带着一叠购房合同回到家时,已是午饭时分。
这么大件事,自然是不能瞒着家里的。
听完讲述的陶冠泽脸色渐渐转为阴沉:“十套房子?陶振,你疯了吗?昨天吃饭时我是怎么说的?这风险太大了!”
“爸,我仔细算过了……”陶振试图解释。
“算过?你怎么算?”陶冠泽打断他,声音提高,“你以为就你会算账?我活了大半辈子,没见过这么冒险的事!万一房价跌了怎么办?万一租不出去怎么办?”
陈逸凝忙上前安抚丈夫:“别激动,先听孩子说完。”
“妈,这不是小事。”陶忠也加入了争论,“哥,你太冲动了。”
姜禾看着眼前的情形,轻轻握住丈夫的手,表示支持。
陶振感受到妻子的鼓励,深吸一口气,努力保持冷静。
“爸,妈,小忠,你们先坐,我慢慢解释。”陶振示意大家坐下,自己则将购房合同在桌子上摊开,“我不是一时冲动。我考虑了很久了。”
陶振又从房间里拿出了那厚厚一摞文件,仔仔细细地一张张讲着。
陶冠泽皱着眉头,虽然仍面带愠色,但已经开始松动了。
就算他再不情愿,合同都已经签完了,又能有什么办法。
九月,家属院的五个小朋友一同走进了实验小学的大门。
分班名单贴在布告栏上,陶乐迎踮着脚尖,一个个认着拼音写成的名字。
她和宋远舟都在二班,而陶欣迎、楼璟煜和姚晟楠则被分到了三班。
二班的教室在二楼走廊的尽头,第一周的数学课,老师教了简单的加减法。
大部分孩子都跟得上,陶乐迎却盯着黑板上的数字,感觉自己脑袋空空。
放学铃声响起,孩子们陆续离开,教室里渐渐空了下来。陶乐迎却还坐在座位上,小手托着腮帮子,对着练习册发愁。
“怎么还不走?”宋远舟收拾好书包,看见陶乐迎一脸的苦大仇深、愁眉不展,没忍住问道。
“这道题我不会。”陶乐迎指着册子上的题目,那页纸上已经擦改了好几次,纸张都有些发毛了,“ 八加五等于多少?”
宋远舟放下书包,道:“八加二是十,五可以分成二和三,所以十加三等于十三。”
陶乐迎眨巴着眼睛,一脸茫然。八加五她还没搞懂呢,怎么又来了八加二和十加三?她觉得自己的小脑袋瓜快要装不下这么多数字了。
看表情就知道她没明白,宋远舟又解释道:“就是说,先从五借个二给八,八就变成了十,十再加上剩下的三,就是十三,明白了吗?”
陶乐迎摇摇头,小手无意识地卷着练习册的页角,将那纸角卷得皱皱巴巴的。
宋远舟叹了口气,从书包里掏出草稿纸,把收拾好的铅笔也拿了出来:“好吧,我再讲一遍,就一遍啊。”
他将草稿纸推到两人中间,铅笔在纸上沙沙作响:“这次我们换种方法……”
第53章
当陶乐迎对着加减法愁眉不展时,陶欣迎却已经悄无声息地自学到了乘法,这些在别人看来枯燥无比的乘法口诀表,在她眼中却好像是跳跃的音符,自动谱写着一首首逻辑严谨的乐曲。
她的数学天赋很快被班主任李老师发现。
那是一次随堂练习,李老师照例在黑板上布置了几道画着星号的拓展思考题。
这是她一贯的做法,给那些学有余力的孩子一点挑战,也顺便观察学生们的潜力。
其中最后一道题是这样的:
“小明有十颗糖果,他每天吃的糖果数比前一天多一颗。第一天吃了一颗,请问他到第几天会吃完所有糖果?”
陶欣迎不仅用最快的速度解出了所有题目,还在最后一题旁,用稚嫩而工整的字迹写下了两种不同的解法。
这让李老师惊喜不已。
她注意到第一种解法旁边画着一个小太阳,第二种解法旁边画了个小月亮,显得格外可爱。
李老师将陶欣迎叫到办公室,拉过一把椅子让她坐下,自己则俯身温和地问道:"欣迎,老师看了你的作业,最后一题的两种解法都很棒。尤其是第二种,能告诉老师你是怎么想到的吗?"
陶欣迎眨着明亮的大眼睛,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1992 矿场家属院》 50-55(第4/7页)
手规规矩矩地放在膝盖上,认真地回答道:“老师,第一种方法我是这样算的:第一天吃一颗,第二天吃两颗,第三天吃三颗……这样一直加下去。一加二等于三,三加三等于六,六加四等于十,所以第四天吃四颗,正好吃完。答案是第四天。”
“第二种方法是我发现每天吃的糖果数像爬楼梯一样,第一天一颗,第二天两颗……我就想,从一开始加,加到几等于十呢?我想起了凑十法:一加四等于五,二加三等于五,两个五就是十。所以第一天和第四天加起来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