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分卷阅读402  林家娇女种田忙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爹娘,算是她的孝心。

    虽然家里的钱很多都是林长源夫妻挣的,但吴氏这样的举动还是让宣氏很感动,钱放在公中,那就是一家人的钱了,而且也没听说女儿回娘家还要拿钱给娘家爹娘的,吴氏这是对她好的表现,她自然会记得。

    思其和子辰几个月前才来了一次,所以这一次到宣家去很是熟络,把宣家众人哄得高高兴兴的。

    思瑶跟他们有些陌生,她一共就来过一次宣氏的娘家,也就是说只见过家公家婆一面。

    还有自己的兄弟姐妹在,没一会儿也就熟悉起来了。

    就算吴氏说过可以在娘家多待些日子,但宣氏心里还是不放心,住了两个晚上也就想回家去了。

    她娘家人自然是舍不得她的,何氏拉着她说了许久的话,饶是舍不得,也得让闺女回去呀,这嫁了人的姑娘那就是别人家里的,她能捡着见一面都是自己的福分了。

    “我看着你这日子过得是真的好,我这心里也就安心了,在婆家好好过,长源是个好的,你们夫妻两个都有脑子,孩子们也都机灵懂事,踏踏实实的过,以后日子会越来越好的,我和你爹身体都硬朗,你大嫂和弟媳对我们也尽心,家里你大可放心。”

    宣氏听着这些离别的话,怪难受的,擦了擦眼泪,“娘,现在林家买了马车,以后年年都是可以回来的,不会再像以前一样见不着面了,您就放心吧,等过年我就又回来了。”

    何氏一听,顿时高兴了起来,笑着说道,“那可好了,我就盼着过年见你们一面,日子都更有盼头了。”

    初五这一日下午就回到民同心村来,回了家里,吴氏见了他们,立马就说,“不是说了可以在娘家多待些日子吗?怎么又着急忙慌的往家里赶,这个时候家里也没什么活干,你在娘家多待些日子才好,这都多少年没回去了。”

    宣氏笑了笑,“娘,见了一面也就好了,我许久不回来,也想跟家里人多说说话啊,这过了大年又该往县城去了,子龙子杰还得问问子俊功课的事,不敢耽误的。”

    宣氏看得出来,自从她去了县城当厨子,吴氏对她的愧疚就更多了一些,只想着用更多来补偿她。

    可是她也不能完全不顾着其他的啊,大嫂回娘家一趟也不能待多久就要回来,要是她自己那么特殊,大嫂又如何自处?

    还有十来日才要去县城,宣氏抓紧时间,和刘氏在屋里做绣活儿,她们两个手脚都挺麻利的,做得倒是挺快,但是这工作量还是很大的。

    宣氏想了想,就把婉容和思瑶喊过来了,教着她们做这些针线。

    布料都是对方送过来的,都是些好料子,婉容和思瑶针线活儿做得已经不错了,可是也不敢让她们轻易尝试,万一绣坏了那就毁了。

    第458章 衙门来人

    宣氏拿了花样子给她们看,笑着说道,“你们多看看我们做,然后用自己家的布料做,卖绣庄去也能挣钱的,以后再有这样的活儿你们就能帮着做了。”

    婉容和思瑶都很高兴,她们一直想试试呢。

    那周掌柜是个信得过的,当然,周掌柜也信得过她们妯娌两个的手艺,所以有这样挣钱的活儿才会想着找她们。

    既然有了这条线,以后就不愁没活儿做,要是一直靠着她们两个人,那也接不了多少,就去年刘氏还推了两次呢,要不然家里的农活可就没人干了。

    虽然说这做绣活儿更加挣钱,但是农民哪有不种庄稼的?不种庄稼吃什么啊?也不能全部都看钱。

    婉容说道,“三嫂,这些花样针线都复杂得很,我们一时半会儿也看不明白,这布料也挺费钱的,要是绣坏了可就浪费了。”

    宣氏说,“那有什么浪费的,这些布料要是卖不出去,咱们自己也能做衣裳做枕头啊,花样好不好看有什么打紧的,你们两个把手练出来,以后就能帮着做了,也能多给自己攒些嫁妆银子。”

    现在家里缺钱花,他们大人挣的钱都交在公中,但吴氏还是坚持把孩子们的都给他们,要不然孩子忙活一年是为了什么啊?所以婉容和思瑶要是学着做,自己是能留下钱来的。

    对于宣氏的信任,她们两个人很高兴,在边上认认真真的看,然后拿着一些碎布头学着绣。

    看了两三天之后,就敢拿着布料来绣了,宣氏让她们做香囊,这直接就能卖到绣庄去,顺便让周掌柜看看她们的手艺。

    也不能瞒着人家啊,要是让两个孩子帮忙就得跟周掌柜说明白的,如果她们两个的针线得到了周掌柜的肯定,以后也就不怕什么了。

    过了大年,宣氏又要带着子俊和天阔到县城去了,天阔还是早早的就来了林家,和思其说了一会儿话,然后才由林长源送他们走了。

    年过完了就要开始惦记着山头的事了,之前大年都没过,县太爷是不可能找过来的。

    现在就有可能了,先前他们已经说过土豆二月就要下种,一月底就要拿出来发芽,这都已经没多久了,吴知县还能不着急吗?

    所以思其每日都关注着村口的动向,就看看他什么时候叫人来。

    不出她所料,正月二十几里面,吴知县就叫人过来了,这回可没有隐瞒身份,是衙门的几个差役直接来的,到了村里,好些人奔走相告,没一会儿村口就聚集了好多人。

    那些差役问了林家在何处,然后直接往林家来了,思其也在外面,看得清清楚楚的,领头的那人就是当日和吴知县一起来的那个人,是他的随从,他来也就代表吴知县的意思。

    衙门的人直接进了林家大门,虽然是没关门,可没人敢进去看热闹的,全部都围在门口,伸长了脖子往里面张望。

    这个时候天气冷,大家都把手缩在衣袖里边儿,站在外面小声讨论,“这又是什么大事啊,这可是衙门的人,直接就问林家,这是冲着林家来的,到底是什么事?”

    另一人说,“哎,这咱们哪儿知道啊,衙门无非就两件事,好事坏事,不过我想着林家现在都有人做官了,应该遇不上什么麻烦事吧,估计是有什么好事。”

    “那你们说到底是什么好事啊?这几年我可算是开了眼了,这怎么什么好事都落到林家头上来呀?”

    “那是人家有本事呗,你家里要是出个官老爷,再出几个读书人,又种出来这么些好东西,你看看你家能不能轮上好事。”

  &nb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