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砍得血肉模糊,蔺桂兰虽然心里也害怕,但还是捂住了江知渺的眼睛。
“渺哥儿莫怕”
后来衙役才上前将樊香娥拉开,樊香娥早就红了眼,披头散发,笑容凄厉。见江
金耀这模样,厉知县也只能请大夫来为江金耀诊治,江金耀到底还能不能留着一条命等候问罪还是两码子事呢。
好歹这件事没影响到爹春闱,爹刚在家过完年,就与卓叔叔一同去了京师。而且因为江金耀蓄意谋害这桩子事,爹现在更加声名远扬,以前爹的一些惨痛经历也被挖掘了出来樊家庄的人见识短浅,不识金鳞,但这外头的人可不如此,现在整个临州都知道姜平县的举人江卿时,从小就被家里苛刻,不让读书,全靠自己自学成才。而且樊家庄的人也不知这文曲星降生在他们村有多幸运,还整日排挤文曲星,说文曲星是个吃软饭的小白脸!这也就罢了,好不容易等江举人出息了,他那狼心狗肺的白眼狼弟弟又开始陷害他了而且还害死了自己未出世的孩子,这真是蛇鼠一窝的一家啊
江举人趁早与这家断了关系才好!
现在整个临州的说书人都在讲江举人的故事。
江知渺却有些担忧,虽说爹现在彻底出名了,日后与江家断绝关系也是早晚的事,但爹现在面临着京师会试,如今这局面,无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爹是反派?(科举)》 40-50(第7/15页)
中给爹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而且这背后到底是谁在陷害爹,到现在都丝毫没有眉目,江知渺总觉得在暗处有很可怕的敌人在对他们暗暗窥视。
娘瞧着也是心事重重,但娘的心事和江知渺无关,江知渺也读不出娘的心思
唉,希望爹在京师一切顺遂吧!
江卿时和卓智明自打从家乡临州结伴而来,就租住在礼部贡院附近的一处清净客栈,终日闭门谢客,以经史自娱,只待那龙门一跃。
京师不比临州,在这里江卿时才算见识到了什么叫京师昂贵,光是他和卓智明这一个月的花销,都是他以往想都不敢想的,卓智明家中优渥,供养他读书自是没有难度,但江卿时全赖蔺桂兰一人的付出,每当思及桂兰为自己尽心竭力,江卿时便觉得挑灯夜读的苦寒也算不得什么了。
江卿时的刻苦,连卓智明都觉得佩服,见江卿时手上的冻疮和老茧,卓智明一向古井无波的脸上都透露出了微微惊讶。
“江兄,这样会影响你考试发挥的。”
“无妨。”江卿时笑了笑,“儿时冻了手后来年年都会生出这冻疮。以前家中人还时常讥讽,说我农活没干几件,这手倒是操劳。这回进京,桂兰为我备了上好的冻伤膏,到时应不会影响写字的。”
卓智明自然也听说了江卿时与江金耀闹出的那回子事,他不善言辞,不知如何安慰,憋了半天才憋出一句。
“很多人见识简陋,有眼不识泰山,江兄日后会一步步好起来的。”
江卿时微微一笑,算是对卓智明话的回应。他想起很多年前,冯氏刚嫁进来没多久就生下了江金耀,江金耀刚出生肥头大耳,极其丑陋,邻里有人嬉笑江金耀生得难看,还时常拿江卿时与之做对比,冯氏怀恨在心,便故意要江卿时大冷天的去河里捉鱼给江金耀吃那时江老爷子明明就看见了,却装作视而不见,最后还是江云岫发现了去找冯氏吵闹,江老爷子无法视而不见了,才出来浅浅说了句话。
“卿时年纪大了,照顾弟弟是应该当的”
现在他方才明白了江老爷子为何对他冷漠,原来心里面早就怀疑自己不是亲生。对于这样一家,他心里面也早就没了任何留恋,从此再无关系了更好,省得日后拖累。
等他鱼跃龙门,就要立马想法子跟江家断了关系,反正江金耀那事儿已闹得人尽皆知,就算他与江家恩断义绝,旁人也不会觉得是他高中了才忘恩负义。
没想到江金耀这一闹,反倒是帮了他的忙了。
光阴飞逝如流水,眨眼间就到了会试这日。
二月初九,黎明前最漆黑的时分,京师尚在寒风中瑟缩,贡院街却已被人流与灯火照得恍如白昼。数千举子提篮携具,排成长龙,等待入场。篮中盛着食物、清水、烛火、笔墨,乃至小小的砚台,这便是他们未来这些天数的全部依凭。
江卿时搓了搓冻得发僵的手,低声对身旁的卓智明道:“智明,但望你我都能顺利熬过这三场。”卓智明只微微颔首,目光平静地望向那森严的贡院大门,目光依旧如老僧入定般。
突然,卓智明的眼珠动了动,目光却是瞥向了江卿时的手。
“你的手没事了吧?”
江卿时心里一暖,未曾想卓智明这个一向喜怒不形于色的人竟如此细心。
“无碍,应是能写字了。”
“愿你我都能高中,日后再无寒日冻疮之苦。”
江卿时微微一愣,未曾料到卓智明竟然还会说出这等子话,在他眼中,卓智明此人一向是风轻云淡,没曾想此时也有向往富贵之心。
江卿时笑着摇摇头,感觉这样的卓智明突然多了些许人气,他自个儿的心情也跟着松快了不少。
“搜检!”只听胥吏一声高喝,队伍开始缓慢移动。
这几乎是最后一层子跃龙门之试,过程严苛到近乎屈辱:解发、袒衣、脱靴,每一处可能夹带片纸只字的地方都被仔细查验。江卿时虽然早已经历过,但心里头还是强忍着不适,心中默诵圣贤文章以定心神。卓智明则始终面无表情,配合着一切检查,仿佛被搜查的并非己身,如同灵魂出窍了一般。
通过搜检、核验身份后,二人依号舍图寻至自己的“窝”。那是一座座低矮逼仄的砖瓦小隔间,号舍深不过四尺,宽仅三尺,内有上下两块木板,可拼作书案与床榻。时值初春,号舍内阴冷潮湿,寒气刺骨。
卯时正,鼓声雷动,考题发下。首场考《四书》义三道、《五经》义四道,皆需以八股文作答。此乃春闱重中之重,决定着去留的大半乾坤。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