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0、(10)  为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r/>    正是三皇子殷无烬。

    他站在那里,仿佛独立于这片泥泞与悲苦之外,周身萦绕着一种挥之不去的疏离。

    此话一出,官吏当即不敢怠慢,战战兢兢地赶在一柱香内把事情办妥。

    摧信没想到会在这里再次见到对方。

    在这些日子以来,他偶尔会悄无声息地隐入烬宵宫,在暗处观察其状态。

    有陛下授意,自是不会有人敢阻。

    从梅苑回来后,殷无烬的情况说不上太好,也说不上太坏。

    也许是本该温柔的春雨,却将那粘上的假梅全然砸碎,念想断了,人便也不得不跟着清醒过来。

    殷无烬也一样。

    敛去思绪,摧信上前行礼:“属下谢过三殿下。”

    殷无烬看了他一眼,目光又落向不远处正在帮忙的人,道:“泠鸢姑姑想出宫看看,我便陪她出来了。”

    摧信顺着他的目光望去,果然见粥棚旁,一位衣着素雅的妇人正忙着给灾民盛粥,动作麻利,正是泠鸢。

    她一边忙碌,一边还轻声安抚着身边的老人:“莫怕,都会好起来的。这是我们三殿下的一点心意,总盼着能护大家平安……”

    显然,她是想借着这场水灾,为声誉不佳的三皇子挽回些名声。亦或是为自家殿下多积些福德,好求余生坦荡顺遂。

    殷无烬从不求名声福德,更没有对万民的慈悲之心,只是不想逆了泠鸢的意。

    他索性同意把陛下赏赐的那些贵重之物散了出去,就当这次赈灾资金。反正那些东西留在宫中也只是令他生厌,对处置结果如何并不在乎。

    更何况这些都远远比不过他那位大皇兄。

    那些灾民都道他“天人之姿,菩萨心肠”,一时威望无量,民心所向。

    殷无烬的目光很快就转了回来,神色依旧平平,说:“他倒是……始终如一。”

    这话听不出褒贬。

    摧信只得一板一眼道:“大殿下心怀百姓。”

    殷无烬再次看向他,嘴角似乎牵起了一抹极淡的弧度,快得像错觉。

    “你护着他,守着他想守的,这条路,你们走得倒是一致。”

    摧信握着刀柄的手指微紧,并未接话。

    职责所在,别的倒谈不上。

    只是殷长澜所表现出的那份对万民的赤诚,确是让他在执行命令时,多了几分自发的护持。

    出自真心,亦或是流于表面,来日方长,自见分晓。

    殷无烬似也无意得到回应,他抬眼望向再次阴沉下来的天幕,拢了拢宽大的氅衣,抬脚远去,如同从未来过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为臣》 10、为臣(10)(第4/1页)

    入春以来的连续暴雨终于酿成祸事。

    永定河溃堤的消息传到京城时,城门口的守军正望着那边翻滚的浊浪发愁——第一批灾民,已经拖着泥泞的脚步,出现在了护城河对岸。

    起初只是零星的身影,后来便成了连绵的人潮。

    老弱妇孺挎着破旧的包袱,男人赤着脚推着吱呀作响的独轮车,车上或许载着仅剩的家当,或许躺着病弱的亲人。啼哭声混杂着雨水的腥气,像一张沉甸甸的网,骤然压在了繁华的京城之上。

    涉事官员该如何处置,那是后话。

    当务之急是安抚灾民,泄洪赈灾。

    朝廷急开仓廪,设粥棚,划出临时安置点。

    大皇子殷长澜的身影出现在南城门时,并未乘那顶象征身份的轿辇。他穿着一身素色锦袍,亲自指挥着官差在城根下搭建临时棚屋。

    “先清出空地,西角放伤患,派医官过去;中间安置老幼,烧些热水和姜汤;东侧留给青壮,统计人数和籍贯。”

    他声音沉稳,带着安抚人心的力量。

    举手投足间,全无皇子的矜贵疏离,只有对黎民疾苦的真切关怀。

    他的目光扫过那些面黄肌瘦的灾民,落在一个抱着孩子的妇人身上。

    那妇人怀里的孩子嘴唇干裂,正不住地咳嗽,她自己也面色青灰,显然已是强弩之末。

    殷长澜不顾身边侍卫的劝阻,几步上前,接过侍从递来的水囊,又解下一小袋干粮,俯身轻声道:“先给孩子喝点水,垫些吃食。”

    妇人愣愣地接过,浑浊的眼睛里滚下泪来,她扑通一声就要跪下,却被殷长澜伸手扶住。

    他温声道:“不必如此,朝廷不会弃百姓于不顾。”

    不远处,摧信目光扫过每一个进城的灾民。

    他是奉影门统领之命前来,协助大皇子手下各项事宜。

    其身后跟着十数名精挑细选的护卫,皆是黑衣劲装,手按腰间佩刀,警惕地留意着人群中的异动。

    “大殿下,”摧信见殷长澜处理完一处,上前沉声道,“城西棚户区地势低洼,恐有内涝风险,是否先迁走那里的住户?还有,侧城门盘查需再加派些人手,方才发现有几人形迹可疑。”

    殷长澜点头,额角已渗出细汗,“准了。棚户区的事,你让人协同京兆尹去办,务必温和些,莫要再惊扰百姓。可疑之人先盯住,若未现行踪,不必贸然惊动,以免引发恐慌。”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