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bsp;赵煦知道赵俣在开玩笑,但他不知道,赵俣这是不是在堵他今后跟赵俣借钱的路?
赵煦沉吟片刻后,终是开口赞道,「此事朕会铭记于心,待日后朝廷度过难关,必当厚报。」
赵俣慨然道:「大宋乃我赵氏江山社稷,我宗室与之休戚与共,若大厦倾倒,臣弟岂能独活?」
虽然赵俣都已经这麽说了,可赵煦依旧怀疑赵俣的用心,不过他还是勉励道:「莘王大义之举,实乃国之幸事,朕心甚慰!」
接着,赵煦就向赵俣询问起《土地改革疏》,逼赵俣说出最真实的想法。
迫于赵煦给的压力,赵俣不得不将亲王不得干政一事暂时扔在一边,如实跟赵煦说了赵煦想知道的一切,包括这些年的变法为什麽会失败。
赵俣甚至跟赵煦说清楚了,用了《土地改革疏》,就是跟全天下的达官贵胄丶士绅望族丶豪门大户阶层为敌。
最后,赵俣很明确地给赵煦总结,要想实施《土地改革疏》,有两个必须达成的前提条件:一是皇帝要有坚定不移的态度;二是优化好稳健且庞大的中央集权。
赵俣反覆强调:「即便二者俱全,如此改革,亦是凶险万分。」
赵俣还给了赵煦一个很诚恳的建议:「在未想好用臣弟之策进行改革之前,皇兄切记不可声张,不然绝无成功之可能。」
想到章惇丶韩忠彦丶曾布对《土地改革疏》的态度,赵煦明白,赵俣的提醒很有道理。
经过这番推心置腹的交谈,赵煦终于知道了赵俣到底有着怎样的才华和见识,他看着赵俣心想:「莘王可做宰相。」
接着,赵煦又有点心理不平衡了,同样是一个爹生的,他比赵俣还大了将近十岁,两人之间的见识和能力怎麽会差得这麽多?
最后赵煦将责任全都归咎到高滔滔身上:「皆怪那擅国老奸,若不是她操控了朕八年,教朕空耗八年光阴,岂会如此?」
旋即,赵煦看着赵俣,不无遗憾地想:「可惜你是亲王,不然由你来帮朕搞变法,我大宋或可中兴也……」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