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6-30  扶弟魔家的女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公社里多了这些人在,大街小巷的人都匆匆走过,没敢停留,怕出点事,庄民国也不逗留, 挑着篓子往村里赶,他回去要路过运输队家属楼那一片,庄民国还见了司机刘春华的母亲刘婶子。

    见了庄民国的空篓子,这位司机母亲还是笑眯眯的,看不出来上回要“趁火打劫”的模样,还问庄民国呢,“我那里还有些种子,你要不要的?”

    她家的高价种子谁敢买的,庄民国不敢买,就怕以后挺不起腰板子,面上还是老老实实的摇头:“家里的菜地上还有菜呢,没地方种了,下回空出来再来找婶子。”

    “送的白菜?”司机母亲往他菜篓子上瞥了瞥,让他过,“这些菜卖不出个好价的,送过去的人多,还是得要新鲜菜才卖得出价格的。”

    “唉,挣点来饱腹就够了。”庄民国客客气气的,“婶子你忙,我就先走了。”

    “行,你走吧,种子我给你留着呢,下回来注意点,现在严着呢。”不能说买,只能是换。

    庄民国到了家,把篓子里在公社里买的面粉拿了出来,还给大儿玉林他们带了山楂片呢。

    庄玉林的“赏罚制度”已经不顶用了,“赏”是发东西的意思,他一开始是用糖来当奖赏,但人家邱老师妈妈给的两把水果糖已经被发完了,现在拿不出东西来当“奖赏”了,他们这个“临时课堂”就只能把“赏罚”给取消了。

    靠什么撑着呢?靠大人的威信。

    福家两个小子学了要背给他们爸爸妈妈听,他们要是在“临时课堂”上不认真,“小老师”庄玉林是要去打“小报告”的。

    要告状的。

    现在反过来是福家两个小子要讨好他了。

    庄民国把山楂片拿给他们,把面粉放到柜子里存着,转出来,堂屋里,“小老师”已经在给他们上课了,课名叫梦想。

    都是邱老师曾经教他们的。

    庄玉林首先当着“学生”,和课堂外的大人的面说了自己的梦想,“我的梦想是当老师。”

    “跟邱老师一样。”

    小孩子的梦想一天一个变,他最开始听邱老师说梦想,还说要当专家呢。

    庄民国进屋里换了衣裳,去院子里劈柴,两个老的在堂屋里烤火,看他们“上课”。

    山上的柴火不准砍伐,只能捡,往深的山里头,有大木头,庄民国走得深,就捡了不少的大木头桩子回来,放在屋檐下晾几个月,等木头桩子里边的水汽都没了,才好劈,当大柴烧。

    这种柴火跟细枝枯叶不同,细枝枯叶隔一会就要往灶膛里添,大柴能管上好一会的。

    陈夏花跟福嫂子走得近,要过年了,她没往福嫂子家走,庄民国劈了会,刚出了汗来,她就给倒了碗水出来,“你歇会,我来劈。”

    庄民国没让,喝了水把碗递了过去,“毛衣打好了?”

    陈夏花打第三件毛衣了,向婆子一件,庄炮仗一件,这一件是给庄民国打的,庄玉林他们兄弟有棉衣,还给买了棉毛裤,冷不着。

    “快打完了,晚上我再收点口,把袖子缝上去就可以穿了。”没人教过陈夏花打毛衣,别说毛衣了,陈夏花记得她小时候梳头发都是大姐陈桂花教的。

    陈婆子也教女儿,教的什么呢,对几个女儿灌输,“你们就这一个弟弟,以后你们姐妹三个可要对你们弟弟好。”

    陈婆子的话陈夏花都能背出来了,耐心的时候给她们解释:“你们是丫头片子,以后要嫁人的,嫁了人也要娘家帮衬你,不然在婆家受欺负了,谁给帮忙?还不是只有你们弟弟帮,你们弟弟要帮忙,你们当姐姐的可不得对他好?”

    巴不得她们嫁不好,要回去求弟弟帮姐姐出气的。

    没耐心的时候,陈婆子对几个女儿吼,“谁让你们要生成个丫头片子呢,你们要是个儿子,我老婆子把你们给供着,没这个命,你们弟弟就有这个命,你们就得对他好。”

    然后年年嫁出来回娘家都要上供好的,陈婆子自己不吃的,都是留给陈银宝这个当儿子的。

    福嫂子说他们家玉林教福家两个小子读书认字,教他们数数,她教她打毛衣,勾毛线鞋子也都是应该的。

    “福嫂子是个好人。”她还教陈夏花绣花样子呢。

    庄民国继续劈柴,劈柴是体力活,他换了件薄衣裳都热得很,“是好的就多跟福嫂子走走,等明年上工,跟朱会记说一声,你跟福嫂子还能分一组。”

    “那我先问问福嫂子吧。”陈夏花现在也是会“想”,有自己的想法的人了,还说要先问了福嫂子再说。

    “行,那你先问问。”庄民国让她站远点,免得被柴屑溅到了。

    陈夏花扭身回去放了碗,回来把柴火抱进柴房。

    庄民国劈柴,她就抱柴。

    “家里那条纱巾,这个天儿冷,你要出去就戴着。”庄民国看到公社里不少妇女同志都这打扮,穿棉衣,里边在把纱巾围一圈,那个司机母亲刘婶子都这样打扮的。

    陈夏花走了两步,还没回过神来:“哪条纱巾?”

    “就那个水红的。”庄民国去年去接陈夏花回来前买的,去年买成两块钱,今年姜辰摊子上,庄民国看到一条一样的,才一块钱。

    他们村里戴纱巾的少,只有像村长家的,朱会记家的大嫂子们才戴,陈夏花没好意思戴出去。

    戴纱巾是时髦,人家公社里戴纱巾的妇女同志多着呢,庄家穷,谁都知道是村里最穷的人家了,没人觉得进他们庄家门的媳妇戴得起纱巾的。

    陈夏花现在都不好意思戴呢,还是到过年了,要走亲窜门的,庄民国说了两回叫她戴,庄玉林兄弟两个还拍手叫“漂亮妈妈”呢,陈夏花这才戴。

    一出门,脸都红了。庄民国大哥庄民安一家是要过年才回来的,他大嫂回来就在家里摔摔打打的,隐射说两个老的吃白干饭呢,他们走了这么久都不知道帮他们打扫一下,置办点年货。

    骂男人,骂女儿,他们庄家从上到下都叫她骂了回,过年一大早的开门就板着脸,等见陈夏花脖子上戴的纱巾,刘春枝先是瞪了半天,回去又骂了庄民安半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