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朱月宫有个地牢,先帝在时曾用来关押过一些秘而不宣的犯人,比起来大理寺或者刑部的诏狱,其更隐蔽,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鹊上眉梢》 40-45(第7/11页)
更加不易被朝中官员插手。”
章景暄推开铁门,往里看了一眼,地牢里阴冷潮湿,采光很差,只有上方开着小窗通风,需要在甬道两侧点燃烛火方能看清脚下的路。
再往前看,一个个牢房隐在暗影里,瞧不清晰。但因为先帝薨逝后就没再往里面关过犯人,所以比他想象的干净许多。
他把铁门合上,问谭叔道:“这个地牢如今在谁名下?”
谭叔思考了下,道:“在东宫名下,目前归太子殿下管辖。因为东宫有个地牢,所以朱月宫的牢房平日里并未动用过。”
章景暄这才顿悟,怪不得圣上会将朱月宫赏赐给他。
原来是担心会被豫王一派夺走,索性提前将它给到太子的麾下。
他温和道:“我知晓了。今后朱月宫的寝殿勤打扫着卫生,我平日无事会过来。多谢谭叔。”
谭叔连忙拱手应下来。
章景暄离开朱月宫,坐马车回到章家。
及冠礼宴方结束没多久,父亲和母亲正笑着送走宾客。
他从侧门进府,避开闲杂人的视线,回到瞻云院。
怀舟迎上来,低声道:“大爷和老太爷都来问了一次,小的说您去了朱月宫,顺利塘塞过去了。”
他淡淡道了声“嗯”,抬步走进书房。
书房里的书案上摆了笔墨纸砚还有丹青绘笔,章景暄将门闩插上,迈步走到书架前方,在书格的纸张之中斟酌挑选了一会,找到一张合适的画纸,缓缓抽了出来。
他走到书案边,将画纸铺在桌面上,指腹按压平整,从桌角拿了个乌色镇纸压好,又挑出合适的朱砂墨,撩袍坐下。
章景暄慢慢磨好墨,一手折袖,一手蘸墨提笔。
只是略作思忖,他就从容笃然地下笔,朱砂色流畅地落在画纸上,不一会儿就出现一件华贵裙裳的雏形。
绛红交领右衽外衫,青色深衣,玉腰带高束,盈盈广袖。
袖绣祥云、裙裾凫鸳鸯、金丝银线蹴就鸾凤呈祥。
钗钿礼衣,朱绿交映,珠宝生辉。
安静的书房里,唯有他落笔的梭梭声。
画罢这些,章景暄微微停顿,回想间,方才在手掌中丈量而留下的几分缱绻似乎尚有余温。
他轻轻握了下拳,旋即落笔,清晰地将双肩、双臂、裙中绸裤的长度和围度,逐一标注在画卷的空白处。
他看向没标的地方。
胸围、腰围,还有臀围。
章景暄盯着画卷,浅淡的眸色里沉着几分晦暗。少顷,他抽回思绪,缓缓搁下了笔。
第44章 “让我等了你好一会。”
薛元音整个十月上旬都在替豫王殿下做拜访朝臣之子的琐事。
在这期间京城里最为人称道的,就是章家嫡长孙要说亲的事。
此等大事,整个京城的高门世家都在关注,虽然不知章家想要个什么样的长房儿媳,但不妨碍他们为自家女儿去章家打听几句。
因此,此事在京城的讨论热度居高不下。
但这些都跟薛元音无甚关系。
等她得闲下来,已经是十日后了。
十月朝,送寒衣,诸多世家高门都喜爱在这个月份里扫墓、祭祖,城郊山上的寺庙在这阵子香火繁盛,来往香客络绎不绝。
薛元音受高嵩霖和高夫人相邀去南塘寺上香,出门前特意披了个氅衣。
京城的天气一下子就冷了,出了晚秋,入了初冬,桐叶枯黄,清霜露重,好像一夕之间就多了几分萧条。
薛元音下了马车,跟高夫人一起上山,进入寺庙里。
高夫人要去另外一边上香,跟她不顺路,相约好一起离开的时辰,薛元音就独自进了大殿。
当今圣上推崇佛教,底下人们也尚佛,大周朝里佛寺林立。
南塘寺的大殿里,佛像金身看起来华丽而恢弘,高高坐在上方,笑眯眯地看着下方的香客,仿佛诚心磕头,虔诚忏悔,就能得到佛光的福泽,渡过苦厄。
薛元音上完香,走出大殿,看到为时尚早,便朝着殿院外面的台阶走去,打算在南塘寺里随意逛逛。
南塘寺建在半山坡,以风景独特而闻名京城,寺里种了很多应季的树,香樟、红枫、青松等。
纵然落了一地枯黄,但仍然能瞧见前方山坡上绵延的火红枫林,以及殿间小径之上穿插的常青松柏,与枯枝黄叶交相辉映,美不胜收。
薛元音走进大殿旁边庭院,随意抬眼一瞥,窥见青松树与荆木丛之间遮掩的两道身影时,脚步倏地顿住。
其中一道身影她最是眼熟,因为那身鸦蓝色莲纹锦袍,前阵子就被她解开衣领过。
没想到会在这里撞上章景暄,薛元音看向他的对面。
那女子背对着她,远远地看不清脸,依稀能瞧见穿着黄菱花缎面的袄裙,头戴一整套并蒂莲的头面首饰,摸约十五六岁大,光看背影就觉得分外娇俏殊丽。
不知道对面章景暄说了什么,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