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 要不是陈淮当时给她解释了,沈惊春根本就不知道这堆弯弯曲曲的字写的到底是什么。
但显然这群衙役们不知道这是皇帝的私印,一个个脸都吓白了,尤其是孙有才的表哥。
大夏天的直接就吓出了一身汗来,说话的声音都带着颤:“表弟……你……你先抬脚过来。”
孙有才那个体重说难听点,那就是一屁股坐下去估计都能坐死一个人,这匾额这么单薄的一层,哪能经得起他这千斤坠。
“哦豁……”
沈惊春低头一瞧,这匾额本来是黑底金字红章,现在那红章上面印着一个非常清晰的大脚印子。
她叹息一声摇了摇头,十分惋惜的弯腰将匾额扶了起来:“就算大家以前闹了点不愉快,孙公子对我们夫妻有什么意见,冲着我来就是了,这匾额又怎么惹到你了呢,你还非要将这匾踩在脚下。”
孙有才刚才急着往外跑找外援,看到表哥带着人来了早就喜出望外了,连门口站着的沈惊春都没注意到,更别说一块匾额了。
可当沈惊春开口说话,他看清她的脸,心中就被愤怒给占满了,张嘴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假千金养家日常》 假千金养家日常 第76节(第2/2页)
道:“好啊,果然是你这个臭□□,我就说平山村那群怂蛋怎么敢到我孙家喊打喊杀呢。”
他说着看了一眼被沈惊春重新扶起来的匾额,抬脚就要去踹,嘴里还嚷嚷道:“一块破匾额我踩就踩了,你奈我何。”
一身的肥肉看着胖,手脚还挺灵活,孙有才的表哥还没来得及去拉他,就见自家表弟的脚已经冲着那匾额去了。
眼看鞋底就要挨上匾额了,旁边一条腿就斜斜的伸了过来,一脚就踩在了沈有才的踹过来的腿上。
沈惊春这一脚的力气很大,直接踩着他的腿就往下用力压,猝不及防之下,孙有才惯性的被迫劈叉。
杀猪般的惨叫声顿时响彻了整条街道,连孙家院子里传来的打砸声都盖了过去,孙有才更是痛的满地打滚。
沈惊春淡定的收回了脚:“虽然我跟孙公子有些私仇,但我毕竟是个善良的人,总不能看着他犯下大错,他这一脚下去,那可是对天子不敬,不说株连九族,杀头肯定是够了,我这一脚也是被迫无奈想要救他,我觉得孙公子肯定是能理解的吧,你们说对不对。”
对个屁。
找场子就找场子,还带着这块匾额,是个什么意思当谁看不出?
可就算看出来了又怎么样?谁还敢真的对着这块匾额下手不成?
沈惊春身材纤瘦,扶着匾额站在那却有一种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几名衙役扶了孙有才起来,瞧着那块匾有些束手束脚,根本不敢上前硬闯,鬼知道在他们往前冲的时候,那块匾额会不会忽然出现在他们身前。
一时间整条街道上就只剩下了里面的打砸声和哭天喊地的声音。
孙家是个临街的三进院子,家里除了几个主子还有十来名仆人,这些人大多都是女人,几间铺子里的伙计并不住在家里,如何能挡得住平山村这几十名青壮年。
很快,三进院子就被这些人给打砸完了。
一行人满脸笑容的又从里面走了出来。
沈惊春一回头指了指沿街的铺面道:“旁边这间铺子也是孙家的吧,砸了。”
一间猪肉档并不需要那么大的铺面,孙家沿街的铺面直接被一分为二,旁边是自家经营的一间米面铺子。
平山村的人听到沈惊春的话,一点都没迟疑,直接一挥手就要往铺子里冲。
那些衙役到底还是忍不住了,上前怒喝道:“够了,当着公差的面这样打打杀杀,你们眼里还有没有大周律?”
平山村的人被这话说的脚步一顿。
沈惊春微微笑道:“这位官爷可真是老双标了,不过就是平头百姓的一点小摩擦,怎么就上纲上线到大周律了?还是说这小小的祁县,人也分三六九等?孙屠户这样的城里人就能随便到我们村里打打杀杀,我们乡下人进城不过就是摔些东西,这还没动手伤人呢,要说大周律,大哥四哥你们过来一下。”
沈惊秋和沈志清闻言便又反身走了过来在沈惊春身边站定,其他人则冲进了米面铺子开始打砸。
沈惊春指着两人身上的纱布道:“瞧见没?这可是孙家人打伤的,官爷要说大周律,是不是得先将孙家人抓起来问问,他们眼里有没有这个大周律?老话说士农工商,如今科举改革天子隆恩特许商户也能参加科举,但我们这些穷苦种地的也没落到打不还口骂不还手的地步吧?”
“当今圣上更曾亲口说过,农业发展乃是‘立国之本’更是采取了一系列的督促鼓励组织农业生产的举措,我们平山村谨遵上喻大力支持,乡亲们开垦荒田又岂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我家开出六十亩荒地种了农作物,莫非就是为了让孙家这样的人去摧残的么?”
沈惊春的嘴张张合合,语速很快,一段又一段的话直接砸在了这群衙役的脸上,说的他们根本无从辩驳。
不仅平山村的人被沈惊春这段话说的激动不已,连周围在围观的人都忍不住喝彩。
孙屠户在本地也算是个地头蛇,仗着在县衙有关系,常常都用各种手段打击异己,若只是这样倒也算了,偏偏他还干过强买强卖的事,用极低的价格强买了别人的良田。
也就是高县令在任这几年,他安分了些。
谁曾想,这高县令才走,他又急不可耐的跳了出来。
一间米面铺子并没有多大,平山村都是农民,知道种田的辛苦,虽然沈惊春说的是什么都不许留,但他们也只是打砸了屋内的摆设,粮食却是分毫未动的。
砸完了铺子,四十多人默默的站在了沈惊春身后,与对面那十几名衙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