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现在就算是被抓住了,也该想办法达成自己的目的才对呀,死了算是怎么回事?
天阔怕继续待在这里思其会害怕,捡起地上那封信,关上门,和思其回到了房里。
“别怕,明日将他送去衙门,他本就是贼人,暴毙而亡,只不过是少了牢狱之灾。”
那封信留在手上就是一个定时炸弹,思其让天阔将信给烧了,她在旁边看着,手不自觉得有点发抖。
这会儿不知道已经是什么时辰了,他们也没空去想这个,满脑子都是刚刚那个人的死状。
天阔也有些想不明白他为何要如此,的确是挺奇怪的,本来都说得好好的,那人一心想劝他去京城,突然之间就如此,到底是为什么呢?
思其想着他死之前那个疯狂的样子,突然有个猜想,“他会不会是想用自己的死能让你相信?”
天阔不解的看着她,“相信什么?”
思其顿了顿才说出后面的话来,“相信他说的那些话呀,天阔哥,你信吗?他说你是贵妃之子。”
天阔皱了下眉头,“如此荒谬,怎么可能,我是顾家的孩子。”
思其抓着他的手,“你的确是顾家的孩子,我也希望如此,可是到底如何我们都知道,不对吗?天阔哥,你就真的没想过自己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吗?”
思其其实一直都觉得天阔很不凡,他虽是出身农家,可一群人站在一起的时候,他总是显得很不一样,像是有一种与生俱来的非凡气质。
天阔只认顾家是他的家人,所以他们也从没想过去查明白天阔到底是来自何处,可如今就有这么一个让人不敢相信的答案摆在面前,荒谬,的确是非常的荒谬,可又有谁能肯定的说没有这个可能呢?
若是天阔当真是当今贵妃之子,那又意味着什么?
思其想着接下来可能发生的事,不由得慌了起来,她只希望和天阔过着普普通通的日子。
可一旦和这些事产生了关联,很多时候可就由不得他们了。
本来以为他们只是这天底下一对平凡的夫妻,可是突然之间,未来就充满了许多不确定的因素。
思其和天阔一样,不希望这个答案是真的,可是种种迹象表明,也许真的有这个可能。
原本来她就觉得天阔被皇上派到这个地方来非常的离奇,总觉得这背后隐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
如今又有一个人忽然之间告诉他们这么大的事,若是将两件事情连起来想,可能性又增加了。
他们看着对方,一种对未知的恐惧感突然席卷了全身。
天阔紧紧的抱着思其,“好了,不要想了,赶紧睡觉吧,天色已经晚了,现在不是想这个事的时候,该惹上的麻烦总会来的,躲也躲不过,现在在这里想也没有用处,你说是不是?”
思其在他怀里点了点头,紧紧地抱着他的腰,只要天阔在她身边,似乎也没有什么需要担心的,既来之则安之,总有办法解决的。
这一晚夫妻两人都没睡好,到了后半夜才勉勉强强的睡了一觉,很快也就天亮了,脸色都不是很好。
天阔让衙役将这人带走,就说他是夜里闯进家里的贼人,被发现之后,咬毒自尽,还要经过仵作验尸,除了他们问过他一些话之外,其他的都是真的,也不会有什么麻烦。
那人被带走,家里仔细地打扫过,这件事也就算是过去了,可思其心里始终是有个疙瘩,总觉得好像很快就会有什么大事发生。
第1174章 有心事
那人的事结束了之后,也容不得思其再多想什么,因为秋收已经差不多了,接下来衙门还要忙着将秋收收下来的粮食进行交换,让各村都不吃亏,也不从中钻空子。
这就是工作量非常大的一个活儿了,天阔忙得头昏脑胀,思其当然忍不住去帮他的忙。
涉及到粮食的事,百姓都非常的敏感,但凡是其中有个环节没处理好,就可能引起混乱的。
这才是第一年,要是因为这件事出了什么乱子,以后进行起来可就困难了。
因为每种作物的产量不尽相同,所以价值也有差别,就不能简单的进行交换,必须要将各村收获的作物全都统计起来,再做一个安排,这样一来就不会让人吃亏了。
这事儿忙活了七八日,总算是没出什么乱子,由衙门出面护送粮食,分到村上,再由衙役监督着分给各家各户,每家人都拿到了自家应有的粮食。
往年家种的也就是那么几样,而且产量还不高,忙活了一年,到头来收不了多少粮食,今年可不一样了,看着这些东西心里头就乐呵,这也太多了吧。
这些土豆,红薯,玉米什么的,他们都已经吃过了,味道非常的不错。
虽说没有小麦之类的那么方便保存,可是放在地窖里也能放上挺长的时间了,吃到明年是没有问题的。
而且说这还可以用来喂鸡鸭鹅呢,人吃不完就喂牲畜,反正不会浪费了。
明年还是按照今年这样的办法种庄稼,把荒地再开垦一些出来,就能收获更多的粮食了,大家仿佛看到了希望,这么下去的话,要不了几年,家家户户都是粮余仓满了。
像是棉花这样的作物就不会按照这个办法来分配了,鲁县这地方其实大多数都是挺适合种植棉花的,这由村民自行决定,因为这毕竟不能吃到肚子里,要种多少是农民自己的事,各家种了都是自己收。
衙门也可以负责收购,给他们一个好的价钱,以前他们没种过,今年也是第一年,想不到产量还不错。
在这事儿上思其也费了不少的功夫,要不然大家不会弄,棉花长好了都得坏在地里,那不是浪费东西吗?
这收得也没有多少,毕竟才是第一年,好些人心里没底,家里头就那么点儿地,不敢拿出来冒险,所以没几家人跟着种棉花。
今年给出的价钱还不错,大家看到了好处,明年就会争相效仿,想来产量就会高一些了。
这地方阳光充足,其实比思其家乡那边还适合种棉花的,主要是要让老百姓看到其中的好处,总不能让衙门逼迫着他们种吧?这些都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