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攒够了钱粮就在村里也修建这么几间屋子,到时肯定有很多人羡慕我吧。”
雍伯听着,心里对面前女子的印象一变再变,救下了七郎君的恩人竟是一个十分淳朴的山间农女,说出去谁又相信呢。
不过,家中的郎主和主母应当会很喜欢这样的人,因为救命的恩情只需给些钱粮而已。
雍伯指了一个女使伺候,随后离开。
张静娴垂了垂眼眸,问了女使的名字,“我住在这里这些时日,要麻烦你多提醒我一些礼数和规矩。”
女使名阿洛,不卑不亢地应声,言只要她有请求,可以尽管吩咐。
“好的。”
张静娴笑着回答,看起来自然又随和,阿洛稍稍抬眼看了她一下,安静地退了出去。
房中只剩下她一个人,张静娴找到纸笔将自己进入谢家的路线,大致地描绘了出来。
她可不想真的迷路。
然而,路线图描绘到一半的时候,门外似是响起了很多人的脚步声,虽然听着整齐划一声音也不大,但她断定来人不少于五个。
张静娴急忙站起身,朝门口走去,女使阿洛向她俯首解释,这几个抬进来的箱子是府中为她准备的谢礼。
“七郎君吩咐,娘子可全部收下。”
这只是一部分,稍后各房各院都会送来谢礼,作为最基本的礼节。
“太多了,我这儿也放不下啊。”张静娴脸上露出了真正的惊讶,心里痛心疾首,前世她怎么就犯了糊涂!
若是从头到尾只做谢使君的救命恩人,她该有多么畅快-
略微洗漱过后,谢蕴换了一身衣袍,去拜见自己的父母。
他与父母的关系从前是不冷不热,现在也依旧是这样,一年见上几次面,只需要寻常的问候几句即可。
这次他受伤的消息传遍谢家,也并无太大的变化。
谢蕴的父亲甚至不在家中,去了东山的庄园小住,谢蕴的母亲阮夫人倒是露了面,但在看过他的全身上下,认定他已经安然无恙后,便直接让他回听松阁。
“雍已经同我说过,一位姓张的女郎救了你,你将她收为了宾客。母亲派人同她送去了谢礼,今后她若有其他要求,也可再提。”
阮夫人端庄美丽,说出的话也温柔如水,然而谢蕴很少能从她的身上感受到一分真实的温度,他漠然点头,惯例请母亲保重身体,然后起身便走。
短短一刻钟的时间,母子二人只说了不到三句话而已,至于谢蕴为何受伤,则是一句未提。
他的长兄谢平,他以及阿姊谢扶筠全是阮夫人亲生,可是也仅仅是血缘的联系,而这在世家当中,十分常见。
“对了,七郎,你的阿姊传话,明日会从王家归来看你。”
阮夫人看着他离开,神色不变,淡淡地又说了一句话,提到了嫁到了王家的女儿谢扶筠。
亲人之中,谢蕴和自己的阿姊还有叔父是最亲近的。
闻言,谢蕴的神色有一丝缓和,“我知道了,母亲,明日我会亲迎阿姊归来。”
他不快不慢地走出阮夫人住的庭院,待黑眸不经意地看到倒映着树影的清池时,他脚下一顿,换了一条道路。
人的心冷的太久,总忍不住想寻到一个温暖的地方。
谢蕴面无表情地推开他熟悉的内门,站在那个不知在想些什么的农女身后,俯身压下。
“别动,让我抱一抱。”
他低声说。
第73章 第七十三章 心软。
收下了一轮接着一轮的谢礼后,房中终于无人再踏足,天色逐渐暗下来,张静娴本打算去之前的茅草屋寻黄莺。
然而,橘红色的夕阳洒进来,墙壁上的四个大字很快吸引了她的注意力。
“君子慎独”悬挂在墙壁的最中央,笔触锋利如钩,显眼的令人无法忽视。
张静娴努力回想自己读过的书籍,勉强记起了它的出处,《礼记·中庸》中有言,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意思很简单,君子应该在私底下,无人时也保持谨慎与自律,克制私欲坚守本心。
所以,那个年少时肯将这四个字放在最显眼之处警醒自己的人,他为何没有成为一个君子?
张静娴盯着那四个字,目光失神,总觉得背后藏着无尽的白雾,表面日光普照,实际上阴冷的感觉从指尖扑来,令人全身发凉。
“阿娴,让我抱一抱。”
就在她怔然的片刻,伴随着一道轻柔的嗓音,她的身后骤然压下沉重而冰冷的躯体。
谢蕴很高,抱着她时,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普通的她被阴暗批缠上了》 70-80(第4/16页)
阴影完完全全地覆盖,温暖的橘色夕阳也被他彻底挡住。
他抱的很紧,张静娴的身体猛地一抖,张了张嘴唇,没说出一个字来。
“方才,我按礼去拜见我的父母。父亲不在,母亲端坐在上,好似一尊玉做的菩萨。阿娴知道菩萨吗?那是前朝时从西域传来的佛。”
谢蕴的薄唇贴在她的耳垂,低低地说道,而垂眸如愿看到她的耳垂红透,他又忍不住轻笑。
红的,也是热的,烫的,无比真实。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