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p;彩礼五万八,贷款买的房子折现一半十四万,还有这十万。
    宋秋凤嚯一下站起来,叫林通求宋诗远,“既然谈好了,咱们走吧!曾律师,剩下的事就麻烦你了。”她说着拎起包打开包厢门走了。
    徐山平他妈喊:“哎——这饭钱还没给呢!”
    宋诗远回过头:“谁吃的谁给!”
    曾律师叫徐山平,“还吃什么饭,趁我们还没后悔赶快签字吧。其实你也明白,真要打官司,我们比你拖得起。”
    两天后,事情办妥,花姐叫两姐妹和金姐来她家喝酒庆祝,专门打开了一瓶香槟。
    秋凤喝得醉眼朦胧,“还是姐妹们靠得住啊!男人是什么东西!”
    要不是这帮姐妹帮忙,她一下子从哪儿拿出这么一大笔现金?
    要不是郑姐王老太太仗义,又给她通风报信又请了他们片区的几位民警坐镇,朱姐和她干妈又收留她们姐妹,徐山平领了爹妈和几个叔伯兄弟来可不是光来吓唬人的,她和宋诗远真很有可能还会被殴打被侮辱。
    宋诗远跟余自新汇报时还是忿忿不平,“小妹,当初买小店的时候你说的那些话真是一点不错!”这世道就是这样,女人办事不多想几分,出事的时候就只能哭。还可能会挨打。还可能更惨。
    余自新当初听大姐说的分割方案就担心会有后患,现在徐山平拿钱走人,她反而感到庆幸,“其实这样更好,他们拿了钱回老家,为了面子好看肯定会赶快开店,最好再娶个老婆,双喜临门!以后我们桥归桥路归路,这辈子都不一定再见。”
    现在看起来是大姐吃亏了,不过——哈,这两套房子以后升值十倍不止。
    宋诗远还是气啊,“王老太太和郑姐才跟我们认识多久啊,还会帮着大姐,这徐山平——”
    “行了姐!咱们以后只当没这号人了!大姐这几天怎么样了?还哭么?”
    “哭个屁!她忙着呢!”
    大学开学了,因为忙着处理这事小店却一直没开门。
    徐家一窝子走了,大姐干脆在门上贴了个“店主有喜”的条子,再叫帮工大扫除,敲掉隔墙扩大店面,原先姐仨的屋子当帮工宿舍,粉刷墙壁。
    她还定做了五个吉祥物的人偶服和大脑袋头套,再请人问了个好日子,重新开业!
    金姐等人送了花篮,至于林通求,除了送花篮,他还必须得请醒狮队敲锣打鼓放鞭炮的。
    余自新想象了一下,俩狮子和五个吉祥物大娃娃一起在店门外随着喧天锣鼓蹦跳扭动,深感魔幻。
    三姐妹发家的丸子店隆重重新开张,郊区的丸子工厂也得搞点庆祝活动——鞭炮必须放一放,大红大蓝的丸子广告也涂在厂房侧墙上了,醒目得很!开着车往返G市,在高速公路上就能看见。
    宋秋凤开始了新生活,徐山平那边也一样。
    他们一家六口还没回到老家,从宋秋凤那儿要回了三十万的消息就传回去了。他、他爹妈、他三个堂弟——人多,嘴就杂。
    宋李村的村长李广济消息也灵通,他赶紧跑到宋老爹家,“叔,婶子,你俩别哭丧脸了!你们的好日子,还在后面呢!秋凤这闺女,出息了!”这要么是真当上女老板了,要么是傍上大款了!不然一下子能拿出那么多钱?
    等徐山平六个人回到家,家里天天挤满了人,来看热闹的,来说亲事的,来借钱的。
    就像余自新猜测的那样,十几天后,徐山平又定亲了。
    这次,订婚酒席第二天他就带着未婚妻去乡公所扯了结婚证。
    他听一个堂弟说,要是他跟秋凤扯了结婚证,还能赔更多钱呢!连她跟人合伙开的厂房都有一半是他的!
    第123章 三月和四月   重生后第一场正式考试
    正月过完没几天就是三八妇女节。
    余自新早早做了准备, 在有线电视台打的广告词换了一句“这个妇女节,带你的姐妹来姐妹会所呀!”“也带上妈妈!”“别忘了奶奶和外婆!”
    妇女节这天,三位新新奶奶来会所当嘉宾, 跟大家一起上课聊天, 分享保养经验。
    三位嘉宾现在可火了, 一出场受到老阿姨们热烈鼓掌欢迎。活动结束, 还有人要跟她们合影的。
    余自新坐玻璃墙隔出的办公室里, 看着她们爽朗大笑,心里有点说不清的怅惘,二楼窗外的法国梧桐已经悄然长出新的枝叶, 听说有些地方的早樱已经开了。海市的春天又来了,四季周而复始, 可人生只能往前。
    她回过神,继续跟李霖、孙娜娜讨论新新接下来的计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一个招娣的重生》 120-130(第4/16页)
    新新在海市日化厂的销售代表又增添了一名,业务多呀。最近整天都有外省的供销商打订购热线询问批发价呢,不多招一个人怎么忙得过来。
    两人跟日化厂的人闲聊时“无意间”透露了,新新今年还要开新产品呢,担心发货太慢, 在G市日化也下了代工订单, 小老板春节回G市就是忙这个事情。
    隔天刘玉竹就联系余自新,“小余呀,过年好啊,长远没见了,今年有什么新计划呀?我们早点沟通嘛。”
    余自新去了趟日化厂,想代工一批花露水,“不要很香的,就薰衣草和柠檬两种, 配方越简单越好,加薄荷油,喷上去凉凉的。”
    这要求不高。但要控制每升的成本还要保证品质,那就不容易了。
    换做春节前,海市日化厂肯定不会听她这么多要求,又要每升单价低,又要加薄荷脑,还要气味好,啧——要么做,要么滚。
  &nb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