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50-60  扶苏穿成宋仁宗太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 "https:">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扶苏穿成宋仁宗太子》 50-60(第1/16页)

    第51章 第 51 章 苏小郎,要帮我保密哦。……

    “奉天承运皇帝, 诏曰:士之成者,唯德与才。德才育者,独学与教。尔国子监掌大宋庠序之化, 朕闻其学子堪为风纪表率, 心大慰之。兹择吉日,亲临监学、观瞻讲筵, 以彰国朝尊道重教之意。”

    宋朝不像后世, 没有公开课这回事。仁宗发了圣旨说要来国子监视察。但他是一国之君,日理万机, 没说具体哪天有时间呢, 祭酒杨安国只好吩咐下去,让监里随时准备着迎接圣驾。

    国子监的风气为之一清。

    具体表现为, 从充作闹钟的大公鸡打鸣开始, 到夜色降临为止,扶苏走到哪里都能看见平日罕见的风景:有cos楚狂人慷慨吟诗的、有手握圣贤书高声朗诵的, 有三二成群、激情慨然议论国事……

    不知道的,还以为现在是魏晋南北朝呢。

    平时也没见你们这么认真啊?

    唯独他身边有一个奇葩, 一点儿都没有即将见到官家的紧张兮兮, 每天只知道抓着他威逼利诱、软磨硬泡:“赵小郎, 好小郎,你就告诉我那道菜叫什么名字吧!”

    毫无自己才是年长者的错觉!

    一连过了好几天,苏轼总算是回过味来:赵小郎既然有能力把那好吃的塞到他嘴里, 又怎么会不知道它的名字呢?一定是他故意在使坏, 勾出自己的馋虫。

    至于为什么呢?苏轼自己琢磨了一会儿。没琢磨出来。但是当赵小郎站在菜苗地边上, 对他露出森森微笑的时候,苏轼一个激灵,什么都想起来了。

    他再也不敢得罪人, 堆着笑、殷勤地接过水瓢,乖乖给赵小郎的菜苗地浇起了水:“你别生气了啊,小郎,这些活放着我来做,我来做?”

    “哦?你是什么事得罪了他呀?”

    “还不是当初出主意诓他种地、想看他出丑……”

    苏轼一边浇水,一边顺嘴回答,说完才觉得不对劲。这人谁啊?怎么是从没听过的声音?他连忙转过头去,只见一个穿着靛蓝色儒生长袍,文气彬彬、气质清贵而威重的人正看着他,笑眯眯地问道。

    “你是谁?”他心里有些警惕,但也有些奇怪。现在的拐子会猖狂到直入国子监么?

    “朕、我是来国子监探亲之人。偶尔路过听到小郎你的话,一时有些好奇罢了。从年龄来看,你就是相国寺勇退西夏使臣的苏轼、苏小郎么?”

    被人当场认出来,苏轼很有些高兴:“对,没错,就是我!”

    肯定不是拐子,拐子哪里会关心圣旨?

    又热情地问道:“你是要探谁的亲?我帮你去找吧,国子监的人我都认识!”

    “多谢小郎你的好意,不过人我已经找到了。”

    来人对着他的身后挥了挥手:“肃儿,过来。”

    他笑着说:“怎么见人还躲了呢?”

    “您怎么一个人就过来了?也不让人准备准备?”扶苏“哒哒”蹬着步子跑来了:“今天不忙吗?”

    文士含着笑蹲下身,一手抚过扶苏柔软的发顶:“还好,不算很忙。毕竟是答应过你的事,朕……我说什么也要做到吧。对了,怎么不喊人呢?”

    扶苏的嘴巴张了张,像是要喊什么,又吞下去了。

    他看了苏轼一眼。掉马也无妨。

    于是奶声奶气道:“阿爹。”

    仁宗满足地应了一声:“嗳。”

    苏轼,苏轼的眼神已经死了。从一开始陌生人和赵小郎的互动中他就能感觉到两人关系非凡。最后这一声“阿爹”更是击碎了他所有的侥幸。他刚才做了什么?当着人家爹的面交代自己欺负儿子的事实。

    好尴尬,好尴尬。

    身为社交恐怖分子的苏轼,生平头一次想在菜苗地里挖坑,把自己整个埋进去。他手里的水瓢颤颤巍巍,僵硬地行了个礼:“……濮王殿下安。”

    说完之后他又觉得哪里不对:嗯?之前不是发现赵小郎是八王爷的私生子么?这个爹又是从哪冒出来的?难道是八王爷的某个儿子,赵小郎其实是八王爷的好大孙?

    扶苏听了却没绷住:“噗。”

    仁宗的面部微妙地抽动了一下,竟是没有当面反驳,只含糊地说道:“我今天非是以此身份来的,你不必对我行此礼。”

    他属于实话实说,苏轼听着就是另一个意思了。他刚松了一口气就听人追问:“所以呢,你想让肃儿出丑,他果然出了吗?”

    苏轼:……救救我,谁来救救我!

    直到小扶苏欣赏够了苏轼的窘态,才轻咳一声为他解围:“可不是么,他出主意,让范师兄懵我,让我用齿耙犁了好久的地。阿爹,你是不知道,齿耙有这——么长的,我拿着转个身都费事。”

    苏轼惊恐地瞪大眼睛:赵小郎,你居然借机告状!

    一瞬间,他的脑海中浮现出无数宗室无视法纪、欺压良民的旧例。难道说,今天就要轮到他了么?

    “不过,喏,阿爹你看,这块地就是我犁的,现在菜苗苗已经长了这么高呢!还有远处的,都是我们国子监的学生自己亲自种的。”

    仁宗讶然不已:“这么多?全部是亲自耕种?”

    “对呀对呀。是我的提议,由范师兄主持,监内师兄们课后齐心协力种出来的。怎么样,厉害吧?”

    至于是被“官家会看到”的大饼引诱的真相,就不必说出口了。他自己解决了膳委会的危机,官家能见到思念的儿子,祭酒杨安国收获了政绩,国子监学生们有面圣的机会,膳堂还喜提两道新菜。

  &nb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