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燕州重逢  指月  【巍澜】同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燕州重逢

    这一番真真假假的迷雾布下之后,赵云澜便开始筹谋整件事该如何处置解决了。

    “烬风,你可知这徐安则在朝中是何背景?”赵云澜问。

    烬风道:“徐家人。从年龄判断,应该是徐老相国的堂孙。”

    赵云澜听闻后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敢在一方州府欺凌百姓、为所欲为而不顾后果的,果然只有徐家人。”

    烬风:“如今徐太后掌权,皇帝又对母亲唯命是从,徐家自然在朝中任人为亲、结党营私。”

    赵云澜起身踱了踱步子,紧皱的眉头一直未曾松开。“照霍参将的说法,徐安则是四年前到任端州知府的,那时我皇兄还未登基,太后也未掌权,按理说他不应该如此大胆。”

    烬风顺着赵云澜的话想了想,觉得有道理。“是啊,如果徐安则是仗着徐家撑腰,四年前,老相国已经退位让贤了,先皇虽卧病在床,但太子尚未登基,徐太后当时还是皇后,他哪来的胆子干出这些伤天害理的事?”

    一旁的霍秉丰忙解释道:“四年前还是梁大人任端州知府,后来梁大人死于瘟疫,辰京先后派过三位大人来接任端州知府,但三位大人害怕瘟疫,在端州呆了不久就找理由回去了。之后,端州知府空置了半年之久,直到瘟疫完全干净了,徐安则才来的端州。”

    从时间上算,徐安则到任端州时,正是赵炎琢缠绵病榻之时。那时虽然太子未登基,但朝中几乎大事小事都由丞相柳全和太子赵云齐共同决策安排,徐太后参与了多少不得而知,但徐安则此人在之前并未得到重用,无端端就成了正四品知府调来端州,这其中要说没有徐家人的安排,确实不可能。

    这样一来便说得通了。

    几日后,门外有人来报,说起义军的队伍在端州往北的出城路上又救下了一批难民,难民中有几个身体还硬朗的,主动要求加入起义军的队伍,下面的人特来向霍秉丰报告,请他定夺。

    若是换了以前,霍秉丰便直接应下来了,如今赵云澜在,他便没有随意应承,而是向赵云澜询问该如何处置。

    赵云澜听闻后回应道:“不论是起义军还是难民,首先都是西陵端州的百姓,起义军不造反便不是暴民,他们是去是留由霍参将自已决定,本王不会管。”

    “是,郡王殿下英明,草民便按惯例安置这些人了。”霍秉丰感激地应了一句。

    随后他命人妥善安置了救回来的难民,又让人把想加入起义军的几名汉子带了过来。在霍秉丰这儿,起义军有起义军的规矩,并不是所谓的山匪或暴民。他以前身为端州护卫军参将,带兵也是一等一的铁面无情,否则也不会成为端州知府最得力的左膀右臂。

    那些人被带到霍秉丰面前后,他按照自已的规矩简单问了一些情况,无非是如何落难至此,为何想加入起义军之类的。他问着,下面的人答着,赵云澜有意无意地听着,并没有人留意到,队伍裏还有楚渊和沈骏的身影。

    楚渊向来机警,被带进屋子后就立刻留意到了赵云澜和烬风,看到他二人安然无恙,楚渊心裏也松下一口气来。

    沈骏与赵云澜也算是一起长大的,两人又是同岁,只不过平时见面的和相处的机会并不算多。沈骏也是进屋就认出了赵云澜和他身边的侍卫,看他二人的样子,似乎并没有受到山匪和起义军的折磨,这也让他宽心不少。

    赵云澜的心思都在自已要计划的事情上,故而并没有对队伍裏的人多加留意,尤其楚渊和沈骏二人都扮作了百姓,不仔细看也很难认出来。

    问话结束后,沈骏等人被带下去休息了。聚留山会管吃管住,让他们吃饱了睡足了,再分发些衣物和兵器,然后该干活干活,该救人救人,后面的一切自有人安排。

    沈骏一直牢牢记着沈巍的交待,确认了昆仑郡王赵云澜的安全,但又未曾向他表露自已的身份。他和楚渊会利用这个机会把“暴乱”的真相查明,给端州和朝廷一个交待。

    接下来的半个多月裏,赵云澜几乎都是夜不能寐的,他要处理的所有事都要计划周全,不能有任何遗漏或闪失。

    表面上,赵云澜仍是要求霍秉丰以自已为要挟与徐安则谈判,逼迫他更改赋税制度,并不再流放难民,退还侵占的田地等。暗地裏,赵云澜则通过烬风传讯,联络上了裴翊以及沈巍派来端州协助他的知州刘松、知县姚琛二人,再安排这些人秘密前往端州府暗访和收集证据。

    赵云澜不方便出面的事,全都由他们代劳了。

    慢慢的,赵云澜也察觉到一些事,比如他在聚留山筹谋划策的这些日子裏,似乎总有人暗中协助,隔三差五地就有奇怪的纸条放到自已的餐盘底部被送进来,写的还都是一些可疑的人和事,或者有用的线索之类。

    送来的纸条并未署名,赵云澜也私下让烬风查问过,但一无所获。有一点赵云澜可以确定的是,送消息的人是友非敌,而且存在于暗中,不便表露身份,所以他猜测这极有可能还是沈巍派来相助于他的。

    夜裏赵云澜被思绪困扰而睡不着时,他总会走到窗边看着桂华流瓦,握着血佩想着沈巍,直到心潮平静、虚室生白。

    霁粼哥哥,虽然你远在燕州,但我知道一定是你在帮我。云澜做的事你看到了吗?我不会被任何人或事所蒙蔽,定会将这端州暴乱背后的真相查个水落石出,绝不辜负哥哥一番信任。

    在聚留山中暗中向赵云澜传递消息的人便是沈骏了。事实证明,沈巍确实没有选错人。自从沈骏来到端州混进了起义军后,他所做的每一个决定都为查明真相起到了关键作用。

    楚渊不如沈骏心思缜密,很多事难考虑周全,所以更多是听候沈骏的差遣而动。他们不但向难民多方打听,也密切观察霍秉丰手下的一干起义军究竟是真的被逼入绝境而奋起反抗,还是真有了谋逆造反的心思。

    半个多月的时间下来,端州暴乱事件的起因以及整件事闹到一发不可收拾的脉络终于清清楚楚地查明了。

    难民、起义军和霍秉丰所说的无出一二,所谓“暴乱”,确实是徐安则之流强加赋税、侵占田地、鱼肉百姓、凌辱妇女等种种暴行所导致的民愤和反抗。

    为此,赵云澜在通过裴翊等人取得了百姓的供词、端州府的税收记录、地契房契以及被扔在乱葬岗的女性尸体等证据后,写下了一封长达十页的奏折,要求贺敏宣带着人证霍秉丰等人迅速回辰京向皇帝汇报。

    “且慢!”

    烬风拿着奏折刚准备下山,就被赵云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