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里了,吴氏跟刘氏一起去,其他人就慢慢的往家走,一会儿她们走小路回家,也差不了多久。
这事儿不好跟孩子们直接说,但是思其望了眼她们去的方向,心里琢磨了一下,也有了自己的猜测,多半是去媒婆家里的。
梦环跟她小声的嘀咕,“思其姐,你说奶奶和我娘去干嘛呀?”
思其摇了摇头,“我可不知道,估计是有什么事吧,大人的事咱们也别管,子辰他们几个都跑前面去了,咱们也去追吧。”
“好啊。”
吴氏和刘氏到了张媒婆家里,今日也赶巧了,她刚刚从外面回来呢,这几日去帮着迎亲了,才回家里喘匀了气。
知道她们的来意之后,张媒婆一口应下,“行,您家里现在在万和镇那可是响当当的名声,说什么样的亲事说不到啊?这事儿包在我身上,总能给您二儿子说个好的。”
说完了之后,她又问,“您家里有没有什么要求,要找个什么样的?”
吴氏说道,“贤惠些的,会照顾孩子,会疼人,家中少些牵扯的更好,至于这模样身段什么的倒是不要紧,不瞒你说,我原先那二儿媳妇长相就是个好的,可是现在想起来直后悔,最要紧的还是这人品,会过日子的最好。”
张媒婆点了点头,“行,我明白您的意思了,婶子放心就是,我一定把这事儿放在心上,给您家找一个好的。”
吴氏说道,“这事儿也就拜托给你了,我二儿子命苦,你也是知道的,年轻的时候就摔伤了腿,地震的时候背上又受了伤,现在有点驼背,这些都跟人家讲明白,别到时候弄得场面难看,除了这些之外,他的人品那是能信得过的,还有就是我那两个孙子,小的时候是挺混,现在都已经去学堂念书了,懂事知礼,也是好的。”
“看的时候得问问喜不喜欢孩子,若是个不会照顾孩子的便也罢了,再接个人进门那是想把日子过得更红火,要是进了门之后这里也不如意,那里也不称心,倒添出许多事端来,这门亲事还不如不结,我们这要求是有些多了,你别觉得麻烦才好。”
张媒婆笑着说道,“不麻烦,这些要求再正常不过了,我都记在心里了,一桩桩一件件都会跟人家讲明白的,若是能成就给老婶子回信。”
吴氏笑了笑,“那就拜托你了。”
第484章 挣钱的长生果
吴氏和刘氏离开了张媒婆那里,一路上婆媳两个都在商量这件事,不知道能不能办成,要是能给林长贵找一门好亲事,以后吴氏就能真的放心了,她就怕她百年之后自己的这个二儿子过不了好日子,到时候就算是到了地下,她也没法安心啊。
刘氏一再地宽慰她,“娘放心吧,咱们家没什么坏名声,说出去大家都是竖大拇指的,再加上现在老五也做官了,到底跟以前有些不一样,老二虽然身体上有些残疾,但是踏实肯干,这也是好多人都知道的,但凡是个能过日子的就会答应这门亲事,要是嫌弃这个嫌弃那个,这样的人咱们林家也不稀罕。”
吴氏觉得她说的有道理,便点了点头,“咱们在路上说说也就是了,回去之后可别提这事儿,还不知道到底能不能成,就怕老二提前知道了心里惦记着,最后要是没成,不是让他失望了?”
刘氏应下,“我知道了。”
转眼间就到了五月,林长源又要到县城去指导周边的百姓种红薯,现在红薯藤已经发起来了,下了透雨之后就得抓紧时间往地里种。
这都得要人教的,就算是把办法说出来了,没有个人在跟前指导还是怕出错,一来二去的,如果耽误了时间也就影响今年的收成,先前种下去的那些红薯就浪费了。
同心村各家各户也都在种红薯,先前只有不到一半的人家从林家拿了种子,但是眼看着收成那么好,所有人都想种了。
有些人又来了林家,拿粮食换,有些人就去别人家里换的,左右现在是家家户户都有了。
就连顾平勇也不例外,他现在虽然是消停了,但爱面子的本性还是没有变,就算是在地里种红薯被人看见了他都要脸红一阵,总觉得很丢人。
但村里偏偏就有人跟他过不去,明知道他不想提这事儿,还喊着他问,“顾叔,您家里也要种红薯啊,我还当只种了土豆呢,这种子是哪儿来的啊?莫不是去林家换的?”
顾平勇一家子都在地里干活儿,听见了这话却没人答话,那些人明知道他们不会回答,便在那里自问自答。
一个人问了,另一个人又说,“哪儿啊,没去林家换,你忘了吗?顾二叔家里可种了不少呢,这到底是亲兄弟,直接上门去开口,顾二叔哪有不给的啊?还是种了好啊,这就算是地多也经不起折腾啊,就得种些好东西,日子才过得下去呢。”
“这倒也是啊,我倒忘了这一茬。”
他们几个人说着话就走远了,顾平勇咬牙切齿的将手上拿着的红薯藤往地上一扔,“气死个人了,如今怎么活得这么憋屈?”
云氏在边上安慰他,“好了好了,你别惹事,爹高兴了,这顾氏族长依然是你来做,到时候村里还有人跟你对着干吗?只是眼下呈口舌之快罢了。”
听了他的话,顾平勇心里总算是舒坦了一些,顺了口气,继续干活儿了。
他当然也知道这红薯很好,不过这是林家给大家的恩惠,他就不太能接受,就算是金山银山,林家捧到他面前,他也会嗤之以鼻。
林长源送去的最后一批长生果加起来也有好几百斤了,在县城卖得很好,同福楼就从宋氏杂货铺定了许多。
名声越来越响亮,好多人都去抢着买呢,没多久就把货给买空了。
网?址?f?a?b?u?y?e?ì???ū???ē?n?????????5????????
大伙儿都不认识这个东西,来买的时候没有了自然会问,宋斌也不瞒着,久而久之也就有人知道了,货是从万和镇卖过去的。
这之间也有往来的客商,好多人都一路上询问,想看看到底是哪里有这个东西卖。
这一日周家杂货铺来了两名客人,进了铺子就在议论这事儿,周老婆子在边上听了一嘴,好奇地问他们,“二位客官说的是什么东西啊?我老婆子活了这么大岁数倒没听过。”
其中一人笑呵呵的说,“大娘不知,在县城有一种长生果卖,味道很好呢,先前我买到过一些,用来佐酒再好不过了,再去买的时候就没有卖的了。”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