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p; 至于立夏,未出阁要称呼一声“佟姑娘”或是“佟小姐”,寡妇身份叫“佟娘子”,但若是和叶修远成亲,单独的时候可以叫“掌柜”,两人在一起还是要叫一声“夫人”。
这其实也是封建社会对女子的一种苛待,好像女子只能依附男人生存似的。
好在叶修远和立夏都清楚,他们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个称呼就能说清楚的。为了以后这锦南县越来越多的人和事,陆三娘这样的称呼最恰当不过,免得以后还要一个个去给人解释。
“恭喜老爷,恭喜夫人!”新买回来的这些下人也有眼色,顺着陆三娘的话道了恭喜。
是人都喜欢听吉祥话,立夏当然也不例外,眉开眼笑地应了,道:“今天高兴,给你们加肉。改日办酒席的时候再请你们吃糖。”
吃糖是立夏按照前世习俗顺口说的,说完后想起了这世界的糖果几乎还没出现,麦芽糖算是其中主流。
之前的白砂糖还是她用粗糖提炼出来的,看来是该把糖果制作提上日程了。
立夏擅长制作的糖果也是药膳,有止咳平喘的、有清咽利喉的,还有小孩驱虫、止泻……
其实不少药方都可以做成好吃又容易入口的,只不过加了一些成分后会让药效打折,病情恢复起来也很慢。
药膳更多的还是辅助治疗和一个长期的调养,或者说是一种提前预防,并不适合用来治急病。
如果是安顿好了之后,倒是可以试试做成各种糖果,偶尔当做零嘴吃吃,甜甜嘴也能缓解一些小症状,其实还蛮不错的。
立夏想事情的时候就容易出神,陆三娘和叶修远都司空见惯,两人也不去打扰她。
叶修远扶着立夏往马车那边走,对陆三娘指了指那些还等待下一步指令的下人们,陆三娘心领神会,点头让之前便在庄子里干活的人帮忙,静悄悄地将人给带去了小溪边的安置点。
这边的集体宿舍在立夏看来是很简陋,可是在这些买来的奴仆面前堪称豪华了。不仅是豪华,而且坚固又美观,砖瓦结构防风防雨,比茅草屋和木屋不知道好了多少。
现在幸好还抓着夏天的尾巴,温度并不是太低,晚上用一层麻布就能挡住寒气。要是再过一段时日,怕就得准备御寒的被子了。
劳动人民的智慧是值得钦佩的。石头寨的人在山上生活了这十来年,别的经验或许很少,但山林取暖纳凉确实也有不少心得体会。
像立夏画出来的高低床和本来便有的竹床上,便有一种叫“棕垫”的东西,采用的是叠嶂山里随处可见的一种棕树。
棕树在生长过程中会出一层棕色软壳,剔除衔接软壳的枝干,留下的就是一张两尺见方的棕皮来。
从下往上越来越软和,而且最软的那部分可以用来搓棕绳,稍微坚硬点的可以做垫子底层,也可以做鞋底,
棕树青色的叶子用处也不少,可以编织帽子、连接起来当绳子。
棕垫和棕鞋目前是石头镇的最大特产,可以用银钱买,也可以用别的东西换。
张成和陆三娘用粮油换回来不少,溪边集体宿舍和单独的小院子都用上了。
飞云镇的人也没闲着,他们那边山上没有棕树,但有不少桑树,大多数都会养蚕、缫丝,也有人会织锦。
以前他们寨子那么几千口人便是靠着卖丝绸的银钱换一些必备品回去,不然也得像石头寨那样人越来越少。
奈何丝绸在战乱时候的顺庆府根本没什么市场,养蚕、缫丝、丝织又是极为费时费力的活儿,仅仅只能换一些极少的物资而已。
而现在,大炎朝和南蛮议和,也没了战乱。丝织品完全可以往南蛮以及大炎朝更多的地方售卖,商瑾昱成立的商队可是无限量收购的。
当然,短期内依然是以物易物,还有一部分得充作税款。不过,这也比缩在飞云峰上好了太多。
为了不输给马路对面石头镇的人,飞云镇已经有人带着锦南县过美好生活的消息回飞云峰上搬人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https:" >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